|
发表于 2017-5-30 23: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蛮腰是如何稳如磐石的?
2017-05-30 南方都市报
600多米高的广州塔自2010年开放以来,经受了强台风及地质环境的考验,如此细腰是如何做到防风防震、稳如磐石的?
“科研工作者最重要是专注,像广州塔我们做了几年也没有什么报酬,但是你如果不是咬着牙,可能就做不下去了。”教师节前夕,中共广州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组织多家媒体走进广州大学工程抗震中心,看看结构减震控制领域专家、广州塔减震控制负责人谭平是怎么为广州的地标建筑保驾护航的。
多年研究 稳住细腰广州塔
600多米高的广州塔自2010年开放以来,经受了韦森特、天兔、妮坦等超强台风及地质环境的考验,如此细腰是如何做到防风防震、稳如磐石的?
谭平是“小蛮腰”减震控制的技术负责人,他和团队苦修多年成功研发了主被动复合调谐控制技术,“稳”住了“小蛮腰”。
“其实很不容易,研究团队花了几年时间。”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大学工程抗震中心,谭平站在一堆建筑模型里说,“整个设计方案需要克服的问题非常之多,在实验阶段的调试工作就花了接近两年的时间”。
“广州塔最脆弱的地方就在于细腰处,好几次的抗震模型中都在这个地方出现了问题。”谭平说,由于广州塔结构体型的独特性,对竖向重力荷载较为敏感,需要采取技术措施,避免控制系统在主塔结构上附加质量。
“这是什么概念呢?台北101大厦在控制装置方面采用的是悬吊式T M D技术,所占空间将近五层楼之大,耗费数百万美金。但广州塔只有38个楼层,根本不具备安置条件。”谭平说,在空间环境受限的条件下,团队最终想出了一个方案:把塔内原有的消防水箱的质量变成整个减震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团队还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级主被动复合调谐整套控制装置,为国内首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整套控制系统经受了多次强台风的考验。该项目创造经济效益达到1.96亿元,其中广州塔的主动控制设计荣获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好房子地震并非那么恐怖
2008年,汶川地震让不少人家庭破碎。如何将地震的损失降到最小?谭平说,地震并没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地震导致的人员伤亡,90%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要想降低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最关键的还是要建安全的房子。”谭平说。
2006年,谭平和团队申请了一个“村镇建筑简易隔震技术”的项目,使用该技术,就能确保房屋不会整体倒塌。谭平和他的团队在映秀镇的重建中,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新的高性能低造价的村镇隔震成套技术和新材料,建成了6层楼房,历经了此后多次强弱不一的余震及泥石流的考验。
“科研时间越来越长,工作量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却供不应求。”谭平说,随着国家重点项目的增加,科研中心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每天工作16个小时都不够,而科研人员却越来越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