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2025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经济城建发展综合(禁止政治人事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6 15: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00066 于 2025-3-26 15:25 编辑

我还是给个别楼友提个醒,
我们杭版从来没讨论过杭州民企超不超深圳的话题,其实根本不关杭州的事,
那个版人气活跃,一天一个话题,有人带节奏扯到杭州和深圳,不要参与进去,明天那里又扯到其它话题了,
其实人家只是对比杭州和深圳,相比某版要理性多了。

最关键那里是高楼迷总版,万一你言论过头,给你吃个IP封号,这辈子跟论坛就绝缘了。
有心自己的城市,杭版里多宣传宣传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捷会见美国科恩集团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泰尔一行

       26日上午,省 长刘捷在杭州会见了美国科恩集团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泰尔一行。罗伯特·泰尔表示,愿积极发挥企业所长,协助和推动更多跨国企业来浙江投资兴业、共享发展红利。卢山参加会见。

       刘捷代表浙江省 委、省政 府对罗伯特·泰尔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当前浙江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高能级开放强省,为广大外资企业来浙发展提供巨大市场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长期以来,科恩集团积极推动中美友好和经贸合作,协助一批跨国企业走进中国。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科恩集团和跨国企业之间的人员往来和务实合作,在互惠互利中实现共赢发展,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ELU.AI(原力无限)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全栈布局具身智能产业

       钛媒体消息,ELU.AI(原力无限机器人)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力鼎资本、杭实产投、兴泰资本等,以及天使轮投资方创世伙伴创投持续追投。

       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三大方向:强化AI决策系统。优化机器人智能决策链路,提升AI Agent在复杂环境下的场景泛化能力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处理效率,让具身智能迈向更强自主性; 推进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研发:在现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通过面向不同场景深化产品力,推进下一代智能机器人产品的研发; 加速全球市场布局:推动具身智能在智慧出行、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智慧能源等关键行业规模化落地,实现技术价值的全球转化。

       与此同时,ELU.AI正式宣布品牌升级,未来将聚焦AI智能机器人、行业AI Agent和类脑智能三大核心领域,旗下将涵盖原力无限(INFIFORCE)、原力光年(LIGHTFORCE)和原力万象(UNIFORCE)三大子品牌,分别专注于智能机器人、行业AI应用和机器人大脑,构建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生态体系。

       ELU.AI由阿里巴巴前副总裁白惠源博士创立,她在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深耕多年,既具备深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又拥有丰富的产业落地经验。作为一位极具科学家特质的企业家,白惠源博士在创立ELU.AI之前便已取得了卓越的创业成就,并提出了“AI Agent EPOCH进化论”,系统地描绘了AI从涌现(Emergent)、感知(Perceptive Stage)、协调(Orchestrating Stage)、认知(Cognitive Stage)到和谐(Harmonious Stage)的演进路径。

       她曾指出:“每个阶段都标志着人工智能与人类互动方式的重大飞跃。这五个阶段不仅展现了技术的进步,更揭示了AI如何逐步融入并重塑我们的社会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ELU.AI的核心团队汇聚全球顶尖AI科学家,硕博比例高达70%,成员来自清华、浙大、北航、哈工大、斯坦福等顶尖学府,并曾就职于阿里巴巴、华为、百度、腾讯、吉利、蔚来等科技巨头。团队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控制系统、VLA等前沿领域积累深厚,已申请核心技术专利百余项,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ELU.AI的技术实力已在实战中得到验证:其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多Agent协同决策系统响应速度提升87%,神经符号混合推理引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超出行业平均水平3倍。依托完整的全栈技术体系,ELU.AI构建了软硬一体的具身智能架构,使AI智能体具备更强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实现了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加速了AI全面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18: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5-3-26 18:09 编辑

“上天”“入地”“下海” AI驱动中国科学创新加速前行

       从河北兴隆观测站,到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冰川,再到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表面……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团队,正以AI重构科研范式并取得现实突破。未来已来,在国 家“人工智能+”行动的号角下,这场始于技术、终于认知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人类探索世界的范式。

       2025年政 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人工智能不是一次工具的革命,而是一次科学革命的工具。”AI技术能力的突破,正在重塑科学研究的方式和边界。作为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在这一轮科技创新变革中进一步拓展大模型在深空、深地、深海等国 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领域的应用,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端高效转化,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耀斑,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近年来,为了破解耀斑爆发之谜,学者们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用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开展研究。然而,随着观测数据的不断积累和数据特征维度的不断增加,模型拟合与模式发现对算法规模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模型,能预测太阳耀斑吗?

       中国科学院国 家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以“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正在探索用AI技术向太阳这颗火热的恒星寻求更多科学要义。金乌·太阳大模型应运而生。在Qwen2系列模型的基础上,,国 家天文台科研团队通过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训练模型“能够理解、回答太阳物理问题”和“能够认识、分析太阳图像”等基本能力

       在耀斑预测方面,研究团队以SDO卫星公开数据、怀柔基地35厘米磁场望远镜数据和夸父一号(ASOS)全日面矢量磁像仪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进行训练和测试。最终模型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尤其是在X级耀斑的预测上,达到了95%的准确率和100%的真实阳性率。

       对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来说,做学问、做研究是他们的本分,分担国 家重大任务是责任,为国民经济服务是目标。在追日问天的同时,阳光下泛着冷冽蓝光的青藏高原冰川,西太平洋的南海碧波之下,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在不断坚守国 家生态安全屏障。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同时也是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之一。过去五十年,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幅度是同期全球平均值的2倍,这不仅改变了冰川等固态水与湖泊、河流等液态水的库存比例,还因区域大气环流的变化重塑了青藏高原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面对这一现实挑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阿里云自主研发了首个专注于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水-能-粮多模态推理大模型——洛书。该模型集成训练并整合了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可解释AI驱动水能耦合模型“思源”,通义千问最新推理模型Qwen-QwQ和通义千问多模态大模型Qwen2.5-VL。

      洛书模型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时空特征注意力算法。融合该算法的思源模型在青藏高原复杂水文环境下的多点模拟准确率高达98%,在未见数据上的泛化能力更超越了许多传统水文预测方法的模拟水平,此外,相比传统水文模型耗时数周乃至更长的调参成本,其训练只需花费3个多小时。

金乌网络结构图。阿里云供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18: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视线转向南海碧波之下。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拥有广泛发育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本身能够高分辨率记录气候环境信息,也是研究过去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全球变化的优良载体。

       然而,当前珊瑚礁研究面临诸多挑战。传统方式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容易出错,已成为制约珊瑚礁研究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杨红强研究员团队依托十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开启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研究范式转型。他们发现,大模型在图像和视频处理领域已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尤其是在图像识别与分割任务中的成熟应用,为智能化分析珊瑚礁影像数据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基于此,研究团队联合阿里云Qwen2-VL多模态大模型,开发了名为“瑶华”的珊瑚礁多模态大模型。该模型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对珊瑚种类、覆盖率及底质组成的智能识别与健康评估。目前,“瑶华”已在11万张照片对43个珊瑚属的识别任务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准确率高达88%,效率较传统人工判读提升数十倍。

       展望未来,通过将珊瑚礁研究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瑶华”有望推动珊瑚礁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传统的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进而为脆弱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开辟创新的路径。

       科研是基础创新的来源,是国 家竞争力的体现。中国科学院与阿里云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双方通过云计算、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加速科研范式变革,推动大模型在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中的深度融合。

       目前,阿里云正以AI为中心,全面重构底层硬件、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与AI场景有机适配、融合,加速模型开发和应用,并为全国超过50%的985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提供技术体系支撑,深度参与教育科研创新。在普惠的AI基础设施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能够拥有和科技巨头一样的计算平台,突破科研算力供需不匹配、资源分散、梯次覆盖不足的现实问题,让研究真正进入计算驱动的时代。

       与此同时,以通义模型开源家族为基底,中国科学院体系正在形成跨学科交叉创新、开放开源的科学创新模式,并催生出独特的"大模型裂变效应"。从天空到海洋,从冰川到珊瑚,从自然到社会人文,开源基座与垂直场景的化学反应,使得科研领域的垂直模型研发周期缩短60%以上。这种"通用能力+领域知识"的双轮驱动,正在成体系地孵化科研大模型矩阵,不断拓展科学研究边界。

       未来已来,我们正在见证科学范式变革,而这次,中国科学家站在了浪潮之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8: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云赶紧上市吧,还有Deepseek也上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18: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8月29日,在2024数博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该大模型以视觉、多模态及自然语言等通义系列模型为基模,结合RAG检索增强等技术,于阿里云百炼专属版进行微调及训练。目前在月球撞击坑年代和形态判别上,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准确率已达到80%以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活动的快速推进,探测数据呈井喷式增长。科学大数据已然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目前在数据管理方面,我国已经取得先发优势。在数据应用方面,我国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基于阿里云通义模型构建的月球专业大模型将大大加速海量数据的处理,帮助科研工作者挖掘新的科学发现

       据介绍,目前月球专业大模型的最佳落地场景是月球撞击坑识别。人类对月球地质演化的研究除了探测返回的样品,主要依靠撞击坑识别等月球地质对象的研究。撞击坑的大小、深浅、形状等特征,是研究月球地质演化的重要依据。据统计,目前月球上直径一公里以上的月球撞击坑数量已超100万个,直径一公里以下的撞击坑数量至今无法确定。如果完全依赖人工,完成所有月球撞击坑的识别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应用极大提高科研效率。科研工作者只需输入月球撞击坑图像和相关问题,月球专业大模型即可调用通义视觉、多模态模型,从17种多模态数据中(包括光谱、高程、重力等数据)判定该图像对应的模态类型;通过检索知识库、调用通义语言模型,月球专业大模型可回答该撞击坑的形态、大小、年代等相关问题,并给出推理过程。

       中国科学院地化所研究员刘建忠介绍,在月球撞击坑识别上,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准确率已达到80%以上。“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准确把握,大模型不仅可以对撞击坑进行分类,还可以解决一些目前仍未解决的科学问题。”

       接下来,月球专业大模型将嵌入“数字月球云平台”,推动“月球云平台”智慧化升级。“数字月球云平台”由中国科学院地化所牵头建设完成,是国际上月球探测数据最全,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以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云平台,它将与FAST等大科学装置一同成为科研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我国月球与行星科研创新加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8:5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66 发表于 2025-3-26 11:35
库克闪现浙大,苹果向浙大捐赠3000万元支持教育编程。

国外领先科技公司开始关注到浙大的进步?

早在2016年,库克曾在社交媒体发文,恭喜浙江大学团队开发的Tipix App,荣获当年移动应用创新赛冠军。

2021年11月,浙江大学与苹果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成立浙江大学-苹果公司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成立后聚焦科研、教研及人才培养,推进了多项科技项目合作、承办了第七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等产学协同活动等。

2022年11月,浙江大学-苹果公司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次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与苹果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出席会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8:5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大河坎 发表于 2025-3-26 18:57
早在2016年,库克曾在社交媒体发文,恭喜浙江大学团队开发的Tipix App,荣获当年移动应用创新赛冠军。
...

以浙大的实力和声望,苹果这样的公司还不至于现在才注意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8:5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宣布向浙大捐赠3000万元

3月26日上午,苹果CEO蒂姆·库克闪现浙大紫金港校区,参加移动应用创新十周年活动。当天苹果公司还宣布向浙江大学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支持教育编程。
苹果将与移动应用创新赛的合作伙伴浙江大学共同设立Apple移动应用孵化基金,提供最前沿的技术培训,包括app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商业运营等专业课程。据了解,Apple移动应用孵化基金设立之前,苹果在过去十年里共向浙江大学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开展移动应用创新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9:0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大河坎 发表于 2025-3-26 18:59
苹果宣布向浙大捐赠3000万元

3月26日上午,苹果CEO蒂姆·库克闪现浙大紫金港校区,参加移动应用创新十周 ...

之前就捐了5000万,苹果还是挺够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9:0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库克现身影视飓风,还见了知名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据快科技报道,3月26日,多位疑似影视飓风的员工在网上发帖称,苹果CEO蒂姆·库克(TimCook)来影视飓风了。从晒出的照片来看,库克与影视飓风创始人潘天鸿同框,还与大家拍摄了大合照。#库克参观影视飓风#

影视飓风员工表示,“第一次亲眼见到大佬,拍到合照签到名还给他演示了App。”“TimC.和TimP.TimCook来我们公司了!还要到了签名开心开心。”

报道中提到,目前,影视飓风在B站拥有1099.2万粉丝,是B站2024百大UP主、2023年度最高人气奖UP主、2022年度多元创新奖UP主。

除了影视飓风之行,库克还见了另一位知名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何世杰),何世杰向库克展示了自己用记忆金属精心制作的一盆花,两人还在西湖边共同享用了下午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9:0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大河坎 发表于 2025-3-26 19:02
库克现身影视飓风,还见了知名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居然见了这两位,有点意思。没见党 政官 员,没见科技精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9:1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称零跑汽车中标红旗 G117 项目采购,交易金额并不小


IT之家3月26日消息,财联社从中国一汽方面获悉,红旗品牌G117产品整车联合开发及平台许可费技术采购已成交,成交人为零跑科技。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交易金额并不小,项目或采用零跑最新的LEAP3.5自研技术架构。”

IT之家查询发现,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3月3日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战略合作分两个维度,一是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通过双方的技术融合共同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双方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通过资本合作,使双方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中国一汽称,双方将高效协同,共同推动战略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则表示,与一汽集团的合作将在零部件采购方面率先落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9:1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马与阿里巴巴合作,加速AI大模型“上车”


3月26日,宝马集团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

此次深化战略合作,主要聚焦在AI大模型、智能语音交互等前沿技术领域。基于通义大模型和斑马元神AI,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采用宝马与阿里共同开发的AI引擎,计划搭载于中国生产的BMW新世代系列车型上,预计2026年在中国市场交付。AI引擎支持的智能座舱及智能出行交互场景,将于今年4月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9 16:15 , Processed in 0.05206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