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晨

[鸠兹古韵] 芜湖老街巷(二):芜湖古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4: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3 16:05 编辑

浮桥街



浮桥街,沿河路-环城南路,此街因靠浮桥(弋江桥前身)而得名。这座浮桥叫通津桥,芜湖下属多个分关,其中一个分关叫南关,在青弋江的南岸。由河北到河南,必须经过通津桥。通津桥在长虹门即南门外,“联舟为梁,横亘长河,以通往来,盖境中要路也”。这座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联舟桥在清乾隆七年即公元1742年时因损坏而重建,被当地人称之为浮桥。吴敬梓在他的巨著中写了芜湖的浮桥,写了浮桥口的街市和店铺,写了浮桥口一带下层人物的衣着穿戴和婚嫁死葬风俗,与《芜湖县志》所载芜湖风俗如出一辙。没有寓居芜湖和细心观察的经历,是难以有如此神来之笔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5: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浮桥街边的老宅(拆迁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5: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家闸



罗家闸原名罗家巷,最早见于乾隆《芜湖县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巷,南起萧家巷,北至环城北路,全长330米,宽3米,据《芜湖市地名录》一书记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因罗姓人家在附近建起一处水闸,故得名罗家闸。此前,还一度更名为“芜采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5: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社稷坛遗址(已拆)
     
社稷坛遗址位于罗家巷内(现已拆除),是祭祀土地神(社神)和谷物神(稷神)的场所。根据中国封建社会的惯例,建城必建社稷坛,不仅首都建有社稷总坛,各州、府、县等也均修建了规模不等的社稷坛。
汉代以后,对社稷的祭礼已经逐渐演变成对国家命运的祝福,今天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就是明清两代国家级的祭祀场所。芜湖也有一座社稷坛,它位于今天的罗家闸39号附近。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记载:“社稷坛在县东北一里,春秋仲月上戊日祭。”由此可知,芜湖的社稷坛在每年的农历“立春”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即所谓的“春社”、“秋社”之际进行祭拜土地神和谷物神。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每年的“春社”和“秋社”都是一年中极为重要的祭祀活动。人们已经把社稷坛的祭祀等同于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正因如此,在建造社稷坛时,往往是不计工本,不惜代价。
芜湖的这座社稷坛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世居罗家闸的老人回忆,直到民国初年,社稷坛依旧保存完好,四周是青砖砌成的围墙,围墙内侧还建有庑屋七、八间,供人休憩之用。社稷坛的正中间是一平台,四周是汉白玉石砌成的栏杆,坛高约两尺左右,有半个足球场,当时祭祀主要就是在这上面进行的,社稷坛毁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兵燹之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5: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3 16:13 编辑

泾县会馆旧址(部分)






泾县会馆界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5: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家闸西边紧邻城隍庙和县衙署,东西南端曾是地方审判检察所(法院)。在街道中部西侧,曾有一处房屋十分显赫,前后三进,头进有门厅和厢房,继为大院,再为二进,中间为大厅,两旁是厢房,后接天井,三进为带楼的厅房,房屋高大,颇为壮观。这就是有名的“泾县会馆”。
   泾县会馆创办于清道光年间,原在薪市街,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泾县会馆迁到罗家闸,《芜湖县志》记载:“泾县会馆在城内罗家闸,道光间泾邑商人多就北门外卉木庵为会议地。嗣以兵燹庵废。光绪初由泾邑旅芜士商捐赀建筑,馆内经费有田房各租并置有义地,以为芜力返葬之家扦葬棺柩。光绪三十三年以耕余别业房租就城内薪市街开办泾县公学一所。”泾县会馆的建筑虽不如广肇会所、潮州会馆等气派,但在占地规模上要比这两个会馆大得多。它东到井巷、梧桐巷;西至罗家闸,南到芜采营,北至井巷。
   民国十四年(1925)旅芜泾县私立小学迁入泾县会馆,有学生近百人。它的前身是由泾县旅芜同乡会始创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泾县公学,最初校址设于薪市街,后更名为泾县旅芜高等小学附设国民学校。1957年2月人民政府接办后,改名罗家闸小学。泾县会馆的馆舍大部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以后陆续被拆除,只有一段长约二十米的走廊因被民居所占用而侥幸地保存下来。此外,还有一块泾县会馆的界碑也被保存了下来,如今它已成了罗家闸小学围墙的一块界石。这块有着百年历史的界碑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但依旧可以辨认出“泾县会馆堂界”字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5: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恨水旧居(已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5: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恨水旧居屋外的民国时期界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5: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3 15:54 编辑

                                           《小说大家张恨水的芜湖情结》

      张恨水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一共出版了120多部小说及大量的诗词、散文、游记等,近4000万字,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他不仅属于多产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素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堪称著作等身。
  23岁之前的张恨水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然而,自从1918年来到芜湖,在《皖江日报》上连载了他的第一部长篇言情小说《紫玉成烟》后,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说起张恨水的芜湖情结,还得从九十年前的那场“五四”爱国运动说起。
                                                                  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强烈要求废除窃国大盗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卖国条款《二十一条》,归还一战时日本从德国手里夺去的山东占有权。芜湖以高语罕为首的一批进步师生,也积极投入到这场爱国运动之中。农历五月初三晚上,有人在中山路上散发抵制日货传单。于此同时,长街上也有人在传递“鸡毛报”,内容主要为:“抵制日货”、“打倒商会”、“共御外辱,不卖日货”等。“鸡毛报”上角贴两根鸡毛,下书“如不传递,男盗女娼”,这是当时出现在芜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传单。初四早晨,中山路的电线杆上钉了许多日本货的草帽、草席,草席上还画着人,人喊着:“如用日货,天诛地灭!”等等。这样一来路上行人越聚越多,并对着日本“丸三药房”举行示威,药房玻璃也被人击碎了两块。
  随之而来,出现了更多手写标语,这大多出自高语罕、卢伯荪等革命人士之手,而大量刻印的传单则来自《皖江日报》社。当时《皖江日报》社的主编张九皋和副刊编辑张恨水,一个是爱国人士,一个是热血青年,国难当头,他们除了刻印传单,还在报纸上发表小品文支持学生运动。“五月初五上午,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开进芜湖,在街头耀武扬威,当行进到'丸三药房’门前,日军高呼'日本帝国万岁’三声。这时张恨水吃了两杯雄黄酒,爱国热情不禁沸腾起来,举着旗子和报社职工一起跃到街心,山呼'中华民国万岁’……”张恨水的行为自然被芜湖人称为“爱国义举”。但是,他在芜湖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不仅是领头在街头示威,而是他的长篇言情小说《紫玉成烟》每日在《皖江日报》上连载后,获得广大读者喜爱,从而一举成名。
                                                              二
  张恨水自小长得圆头胖脑,说话声音洪亮。成年后,依然是浓眉大眼,身手健捷。然而,就是这样一介武门之后,年少时竟然沉溺于《西游记》《东周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
  说起张恨水的文学情结与机缘,还得从癸丑年说起……
  1913年张恨水在上海认识了郝耕仁,并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苏州读书时,又结识了刘半农、徐半梅、黄秋士、铁化佛等人。张恨水晚年尚说,是郝耕仁改变了他的人生。郝耕仁是安徽怀宁石牌人,比张恨水年长10岁,前清秀才,老同盟会员。郝耕仁笔名大癫,为人狂荡不羁,极爱饮酒赋诗,而且写得一手好魏碑。自从认识张恨水后,他便不遗余力提携这个小老乡。
  宣统二年(1910),资深报人谭明卿、张九皋在芜湖创办了《皖江日报》,并于当年农历11月20日正式出版。报纸为对开版面,每日发行。《皖江日报》以服务大众、鼓吹民主人权为宗旨,所以特别注意聘请革命人士或同情革命的仁人志士担当主笔与编辑。郝耕仁于1912年被张九皋礼聘担纲主笔。不久,他在芜湖结交了一大批进步人士,从此,报纸的文采更加丰饶,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更为浓厚。
  1918年春,郝耕仁意欲南下革命,于是便写信给张恨水,要他到芜湖来,接替自己副刊编辑的职务,张恨水顾虑自己年轻又没有经验,不知是否能够胜任。郝耕仁则在信中鼓励道:“他们信得过我,自然也信得过我推荐的人。”于是,张恨水凑了三元川资,来到芜湖《皖江日报》走马上任,做了副刊编辑。这年他23岁,从此开始了他的报人生涯。所以,张恨水常说是郝耕仁先生指引他走上了新闻与文学创作之路。
  其实,早在苏州蒙藏边疆垦植学堂时,张恨水就写了两则短篇小说:《旧新娘》和《桃花劫》。寄到《小说月报》编辑部,几天后,接到主编恽铁樵先生亲笔回信:“稿子很好,意思尤可钦佩,容缓选载。”张恨水一时大喜。小说后来虽然没能发表,但是恽先生的亲笔信还是给他打足了气。可以说,张恨水来到芜湖后,他的才华才得到了真正的发挥。他在《皖江日报》上连载的《紫玉成烟》是他长篇言情小说中的处女作,也是他走向成名的起点。
                                                               三
  郝耕仁到广州不久又回到了芜湖《皖江日报》社,往日经常给《皖江日报》投稿的一批革命青年自是异常高兴。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在提倡白话文,反映社会生活与讨论婚姻自主方面均有着太多的共同话题。“五四”运动爆发后,郝耕仁将副刊版面改名为“皖江新潮”,以示支持学生运动。为支持学生反帝示威游行,总编张九皋甚至与工商界暗中联系发动全埠罢市。郝耕仁与芜湖的高语罕、钱杏邨(阿英)、蒋光慈、李克农、李宗邺等人一同成为安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他们向大众传播新思想的同时,张恨水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并为他日后创作《皖江潮》积累了很好的创作素材。
  由于张恨水的加盟,报纸影响越来越大,发行量亦逐渐增多。张恨水一人经常在报社里忙碌到深夜,乐此不疲。为此,张恨水曾撰文述及他在《皖江日报》和郝耕仁共事时的一则趣事:因为编报,所以常常要工作到深夜。有一次郝耕仁到编辑部去找小老乡,看到他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就顺手拿过纸笔,在编辑桌上填了半阕《丑奴儿》:“三更三点奈何天,手也挥酸,眼也睁圆,谁写糊涂账一篇?”被嘲谑的小老乡也不赖,即于纸角答了半阕:“一刀一笔一糨糊,写了粗疏,贴也糊涂,自己文章认得无?”写罢,两人相视大笑。
  1939年好友郝耕仁在凉州病故后,张恨水哀恸不已,于1940年3月21日在重庆《新民报》上发表《哀郝耕仁》一文,对郝耕仁的道德文章表达出无限敬佩之情。而郝耕仁在给他的最后一封信中说的“少壮革命,垂老投荒”八个字,使张恨水感触尤深,终生难忘。为悼念故友郝耕仁,张恨水后来还把他这位引路老哥写进了小说《八十一梦》中。
  1919年秋,张恨水辞去《皖江日报》的工作。虽然他在芜湖获得了很大成功,尽管报社同仁再三挽留,他还是当掉皮袍,又向一位卖纸烟的桂家老伯借了10块大洋,搭上津浦列车一路北上,到那一心向往的京城做“北漂”。彼时的张恨水已经小有名气,在《皖江日报》又有知遇之恩,为什么要一心离开芜湖,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呢?
                                                              四
  原来,那时《皖江日报》和《工商日报》主编同为张九皋一人,由于这层关系,《工商日报》驻京特派员王尊庸对张恨水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他的文采也非常赏识,于是便劝说他到北京去发展。张恨水一家16口人,自从其父去世后,就全靠他一支笔维持生计。芜湖虽好,毕竟还是养家更重要。
  初冬的北京,丹桂飘香,层林尽染,是北京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所谓“已凉天气未寒时”,不冷不热,无风无尘,张恨水一下车就喜欢上了北京。当晚,他住进宣外大街一家安徽会馆。会馆原是各省市同乡会为进京举子会试而设的免费“招待所”,民国后,变为同乡人流落在京的免费公寓,并为单身住宿者提供廉价伙食。
  翌日,由同乡王夫三先生引荐,张恨水认识了上海《时事新报》驻京记者秦墨哂先生,秦先生表示欢迎他来工作,但是薪水很低,每月只有大洋10元。初来乍到,骑马找马,张恨水当场就应诺了下来。靠着秦先生先借给的两个月的工资,他交付了会馆里的伙食费,又寄还了桂家老伯借给他的钱,这样,在北京总算是有了一个着落。
  初期打工,薪水微薄,加之刚到北京,举目无亲,因此,闲暇时刻,张恨水便想到自己在芜湖的所见所闻,便准备以芜湖学生运动为题材写一部小说。于是,乘工作之余,就在会馆里继续他的小说创作。由于小说背景是“五四”运动,题材又取自芜湖,因此便用《皖江潮》作为小说名。每日电报发文到《工商日报》社,隔日,芜湖读者即可看到张恨水的新作。《皖江潮》在《工商日报》连载后,广大市民竞相争睹,很快成为该报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久,又被芜湖进步学生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后一时在社会上获得强烈反响。
  张恨水的小说不但故事性强,书中凡涉及情与景的地方,都喜欢用诗词铺垫,因此也显得十分优雅耐读,所以他的拥趸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据说陈寅恪身染重疾,双目失明时,就请好友吴宓借来《水浒新传》,每天叫人读张恨水的小说成了他在病床上的惟一消遣。这是题外话。
  1920年,张九皋辞去《皖江日报》主编职务,专心《工商日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同时聘请张恨水为《工商日报》驻京特派员,负责每日电讯等事宜,张恨水的稿费收入自然也陡增了许多。此时虽说张恨水已离开芜湖,但他的芜湖情结依然还在延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恨水因病再次经南京来到芜湖,住弋矶山医院休养。当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后,张恨水才溯江入渝,依依不舍离开芜湖。
                                                              五
  张恨水的一生经历了清王朝、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新中国多个历史阶段。在他生活的七十二年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巨大的社会变迁又和他坎坷漂泊的一生紧紧地交织在一起。解放后,只有少量作品在香港再版,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被看作是边缘式的人物,因此,他的坎坷多于传奇。
  1948年,张九皋用张恨水的书名写成七绝一首:“啼笑秦淮一世家,烟沉玉紫感年华;春明双燕归来日,太平九九梦生花。”今天看来,也可算是对他创作生涯的一个绝妙小结。然而,不管怎样,张恨水的芜湖情结依然值得我们研究并加以记录。
                                                                                                                                                        龚英柏(著)



民国章回小说家张恨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6: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3 16:02 编辑

    张恨水(1895~1967)现代小说家。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1895年4月 24日出生于江西。 因其父曾在江西上饶广信税务当职员而在上饶出生。并在上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童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记》、《东周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
    青少年时期主要在江西读私塾。自幼喜读《三国志演义》、《红楼梦》等古典章回小说,后来又读了许多林(纾)译小说和《桃花扇》、《长生殿》等传统戏曲作品,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兴趣。19岁时,因不满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在江南一带流浪。并开始发表一些文言和白话的章回小说。1919年,他从芜湖到北京从事新闻工作。先在《益世报》做校对,后在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做编辑。后又被邀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在新闻界几年,知道了不少社会情况,这促使他创作长篇《春明外史》(1924)。这部小说在报上连载57个月。作品以主人公杨杏园的恋爱史为贯串情节,承袭近代谴责小说的格局,对军阀显贵的腐朽生活,遗老遗少的捧角狎妓,尔虞我诈的社会骗局进行了某些揭露,但主要是偏重于私生活的糜烂方面,作家既抱鄙夷态度,却又夹杂着猎奇与赏玩成分。
 青年时期的张恨水成为一名报人,并开始创作。他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其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到1919年为止,这时期创作的作品,如《青衫泪》、《南国相思谱》等,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均可列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中。
 1924年4月张恨水开始在《世界晚报·夜光》副刊上连载章回小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风靡北方城市,使张恨水一举成名。1926年,张恨水又发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把张氏声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啼笑因缘》,这部小说至今已有二三十个版本,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至此,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说的人也知道这个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戏的人也知道梅兰芳一样。
 1934年,张恨水到陕西和甘肃一行,目睹陕甘人非人类的艰苦生活,而大受震动,其后写作风格发生重大变化,士大夫作风渐渐减少,开始描写民间疾苦(如小说《燕归来》)。抗战爆发后,他将很大精力放在写作抗战小说中,其中最受后人重视的是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抗战胜利后,他的一些作品致力于揭露国统区的黑暗统治,创作了《五子登科》等小说,但均未产生重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政府对张恨水的生活有所安排,每月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费用,但他毕竟是在病中,无法写作,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而家里人口又多,开支还是很大的。他便卖掉了原先的大院子,换了砖塔胡同43号的一处小四合院(也就是如今的95号)。这个院子不大,但还算规整。三间北房,中间是客厅兼饭厅,西屋是卧室,东屋是张恨水的书房兼卧室。院里还有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是家里其他人住的地方。张恨水的身体在慢慢恢复,他又恢复了写作,陆续发表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
  1966年,“文革”爆发,胡同里有很多人家被抄家,红卫兵也曾闯进过这个院子。张恨水从书柜里拿出文史馆的聘书,很认真地告诉红卫兵,是周总理让他到文史馆去的,红卫兵居然信了他的话,退了出去。然而他的书实在太多,难免有属于“四旧”的东西,为了免得招灾惹祸,本想挑些破书烧了,也算作个样子。但是挑来拣去,哪一本也舍不得。孩子想藏在床底下,张恨水说怕潮;塞进米缸里,他又怕脏。搞得筋疲力尽,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最后,终于决定,还是放回书柜里,在玻璃柜门上糊上白纸,就算是藏好了。所幸后来并没有人来抄家。
   1967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早晨,张恨水正准备下床时,突然仰身倒下,告别了这个他曾无数次描绘过的冷暖人间,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位于罗家闸的张恨水旧居(已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2: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8 15:05 编辑

官沟沿



历史上,芜湖城垣范围狭小,雨水多随地势自然流向青弋江。其东北角地势较高,雨水经夫子庙西侧,自东内街起,越儒林街,在金马门处注入大成殿前的泮池,最后注入青弋江,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水系。久而久之,在今天的官沟沿附近便汇成一条沟渠,与道路相交之处加盖青石板,百姓称之“官沟沿”。
  官沟沿一带逐渐成为居民聚集之地,建国后改明沟为暗渠,官沟沿也失去原本的含义,渐渐演变成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巷……
    芜湖是“首俯长河,尾踞高麓,大江顺流于傍”。旧县署居于鸡毛山之畔,城垣范围狭小,雨水多随地势自然流向青弋江。其东北角地势较高,雨水经夫子庙西侧,自东内街起,越儒林街,在金马门处注入大成殿前的泮池,它为泮池提供了大量的水源补充,泮池溢出之水最后流入青弋江,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水系。久而久之,在今天的官沟沿附近便形成一条沟渠,后在沟渠两侧砌上青砖护堤,宽深均为1.2米,长360米,与道路相交之处加盖青石板,百姓称之“官沟沿”。在官沟沿的东边,原本建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粮仓———常平仓。其作用是:丰收之年从民间征粮入仓,若遇灾年时则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当时在芜湖县城周边除了常平仓外,还建有数座这样的粮仓,如水际仓、备用仓、预备仓、马田贮稻仓、衽仓、丰备仓等。据民国八年(1919年)《芜湖县志》记载:“常平仓即南察院旧基,乾隆二年详建仓廒二十五间,咸丰间毁。”此后官沟沿一带逐渐成为居民聚集之地,建国后改明沟为暗渠,泮池逐渐为淤泥堵塞,建国后被填平,后成了市十二中的操场。官沟沿也失去原本的功能,渐渐演变成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巷,这条街巷也就约定俗成地“就地取名”:官沟沿。




官沟沿与肖家巷岔路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2: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湘小筑



    “青湘小筑”位于官沟沿28号,是一座二层青砖小楼,处在附近的大片平房中,显得鹤立鸡群。这幢房子是文笔师爷汪心境于民国初期建造的,当时的门牌号码为官沟沿26号。

  

    一眼望去,青湘小筑依旧满眼的民国风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3: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心境,字耀青,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此人才思敏捷,文笔极好,芜湖知名律师陈亚山开出高价,请他做了自己的文笔师爷,许多官司就请汪心境代拟状词。汪心境兜里有了积蓄之后,便在官沟沿建起了这座二层小洋楼,距陈亚山在儒林街34号的府第不远。

  “青湘小筑”坐西朝东,正门前原有道一影壁,青石基座,正中间雕有一个巨大的“福”字。影壁又称照壁、萧墙,成语中就有“祸起萧墙”一词。可惜,这道影壁在1957年官沟沿道路扩建时被拆除。
  “青湘小筑”正门上方有一个青石制成的长方形内嵌式匾额,石匾正中镌刻着“青湘小筑”四个大字,暗嵌汪心境的字(耀青)和籍贯(湖南)。汪心境这位文笔师爷,果然文字功底不差,颇有文人的闲情雅致。门厅后面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北为主体建筑,楼上楼下的布局大体相同,中间明间是客厅,东西两侧次间是卧室。这座小洋楼所有门窗上的玻璃全是彩色印花玻璃,这些都是汪心境特意在上海订购的,在当时可是稀罕之物,能引来众人好奇而羡慕的目光。
  “青湘小筑”的房檐从屋顶伸向屋外,这种建筑样式叫“庑殿顶”或“四阿顶”,是古代建筑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房顶样式,只能用于皇家建筑。民间把这种屋顶叫做“四沿齐”,又因整个建筑的形状很像一枚官印,所以又叫“大方印”。民国以后,民间方才敢用,但能建“四沿齐”的,除了有钱之外,仍需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否则还是不能建的。这种建筑样式在民国初期曾盛极一时,这样的房子芜湖古城内还有几座。若是雨天,雨水从屋檐四周齐刷刷地流下来,房屋四周仿佛挂上了一扇晶莹剔透的垂帘,确有一番别样的诗情画意。
  抗战爆发后,汪心境并没有像陈亚山那样留在芜湖,成为日伪的鹰犬,而是离开芜湖,逃到了西安。仅此一点就说明,在民族大义面前,汪心境比陈亚山要明理刚正得多。汪心境临行前,以700元的价格将此楼暂时抵押给泾县人查福之,查福之当时在大砻坊一带开了一家不大的米行。汪氏离开芜湖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最后客死西安。1955年,汪心境的女儿从西安托人在芜湖登报出售此房,刘荣福、刘荣春兄弟俩看到广告后,以100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座房子并一直居住至今。
  在“青湘小筑”山墙上,至今仍有两处用白石灰粉刷的痕迹,一楼北山墙,另一处在西山墙。其背后还有一段屈辱的往事。那是抗战期间,芜湖古城内驻了不少日本军队,其中一队日军占据了官沟沿26号。为了防止中国军民偷袭,日军在二楼临街的西墙上钻了两个观察孔,白天从两个观察孔中严密监视着街上行人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谁行踪可疑,立即实施抓捕,甚至立刻开枪杀戮。他们又在一楼北向的山墙上凿了一个可容两个人进出的洞,以防遭到突然袭击时能及时逃脱,可谓机关算尽。如今,山墙上的两个观察孔早已被封上,山墙上的大洞也已用青砖重新砌好。经过60多年的风吹日晒,这些痕迹已然模糊,若不了解这段历史,即使从它旁边走过也很难注意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23: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顶帖是美德!芜湖版欢迎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3: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家大屋

    沿着官沟沿往北走,开始是一条笔直的马路,但行至官沟沿19号门前,却突然拐了一个接近90度的大弯,折向东面。如此一来,这幢建筑高挑陡峭的山墙,宛如一柄利箭直冲青天,使赵昌鉴宅的外观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
    官沟沿19号的附近最初是一些茅草屋,为尚氏兄弟所建。哥哥尚长庚拥有瓦屋四间、草屋三间,弟弟尚长寿拥有草屋五间。民国三年(1914)6月,时为北京大学教师的张有诚先生分别以龙洋150元和180元的价格买下这块地产,重新建起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幢建筑。但张有诚本人并不居住于此,建房是为了出租收益,看来这位张有诚先生还是一位很有经济头脑的文化人。1938年,肥东县人赵昌鉴带着一家老小从家乡“跑反”来到这里,租下这座房子,又省吃俭用,买了1台织布机,在这里开起了机坊。1950年11月15日,赵昌鉴以693万元(旧币)的价格将房子买了下来,他在租住了12年之后终于成了这所房子的主人。



  赵昌鉴后人将当年买房的房契精心保存至今

  赵宅坐西朝东,两进式平房。第一进是黑漆木门外包铁皮,檐柱上端原来均有雕刻精美的装饰。厅堂青砖铺就,南北两面各有1个厢房。南面的封火墙原本比现在要高出很多,墙上有3扇用青砖砌成的铜钱形窗户,俗称“金钱窗”,这些“金钱窗”既美观漂亮,通风透光,又寓意招财进宝,财源滚滚,为主人做生意讨个好口彩。
  两进之间是一个天井,由青石条铺成。天井中间有个大大的凹坑,1938年日冠侵占芜湖,这里成了专门钉马掌的地方。日本人在天井中间栽下一根圆木,每天都有战马被牵到这里,换下旧马掌,再钉上新马掌。时间长了,地面便磨成了一个很大凹坑。
  天井的东南角有一口水井。在江南一带,老宅内掘井自用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眼井却有些特别。别处水井的井圈都青石凿成的,此井圈却是水泥制成的。水泥在今天是最常见不过的建筑材料,但在20世纪初期可是个新鲜玩意儿,由外国进口,被称为“洋灰”,只有像张有诚这样见过世面的人才能用上这稀罕之物,这在芜湖同时期的水井中,可能没有第二处。
  赵家大屋靠近后门的一间房间里,当年还留有一处很隐蔽的小门,若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据居住在这里的一位老人回忆,抗战爆发后不久,一对年轻男女来租住这间小屋,他们对外称是新婚夫妻,但租住之后行踪不定,不久即神秘消失。芜湖解放后才知道,他们是秘密从事抗日活动的中共地下党员。当年官沟沿一带地形复杂,道路四通八达,这里的确是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的理想场所。如今,这扇小门虽已被住户用砖块封堵起来,但痕迹依然清晰可辨。
  从一条不起眼的沟渠演变成一条熙熙攘攘的街巷,官沟沿不经意间成为芜湖古城嗣变的一道印记。老城渐行渐远,伫立喧闹的街市,瞥过老屋下一个个大红的“拆”字,相信官沟沿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2-27 05:57 , Processed in 0.07706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