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21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三环路,2012年全线通车,福州中心城区路网的重要布局。

【中心城区从二环到三环的跨越】
2012年1月2日,福州三环路全线闭合通车。从二环到三环,是福州城区路网战略的重要布局。如今,三环与现有二环及城区主干路网构成“两环十射”格局。向外,三环和机场高速、绕城高速和福银高速、沈海高速连接,从城区驱车20多分钟就能上高速公路。
马尾大桥、新洪山桥、环岛路等一批快速路网及过江大桥也在加速建设。马尾大桥是连接仓山、马尾的重要跨江大桥。昨日上午,记者在北接线施工现场看到,一座座多边异形的“大脚”伫立江中,颇有气势。“现在跨江段桥梁已全面转入上部结构施工,北接线正加快箱梁施工。”业主单位市城乡建总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张良介绍,马尾江滨路上下高速路的Y、Z匝道桥梁段已顺利实现贯通,南接线工程征迁工作已完成大部分,桩基全面进场施工。“力争明年底大桥全线建成通车,让闽江两岸交通更加通达。”
一样的攻坚场景也在仓山区环岛路工地出现,该道路火车南站到螺洲大桥段主线有望年底通车。作为连接螺洲大桥和马尾大桥的重要城市快速路,全长6.479公里的环岛路将建设螺洲立交和站前立交2座互通立交、纵三高架和福峡高架2座分离式立交,还将配建车行人行地道及人行天桥等。环岛路建成通车后,车辆经火车南站、螺洲大桥前往上街片区将不用等候福峡路的红绿灯,行驶更加便捷舒适;作为福州的南大门的重要道路,厦门、莆田等地的车辆经环岛路进入福州市区也会更方便快捷。
【“接二环连三环”通道建设】
在完善对外交通的同时,我市不断完善中心城区主、次干路路网和拥挤路段的改造,通过“接二连三”通道及中心城区路网建设,让城区交通更加通达。“现在上琴亭高架快多了!”市民黄永锋家住五四北,在火车站附近上班,每次回家的拥堵一直让他颇为“恼火”。自城区六大治堵项目之一的二环五四路口改造工程启动以来,黄永锋盼了又盼。本月初,新建成通车的D匝道(火车站右转出城匝道)让他的回家路顺畅了。
在“接二连三”道路建设上,2015年2月,福湾路主线高架和双湖互通立交正式通车。福湾路主线高架成为二环接三环首条全程无红绿灯的快速路,南二环到南三环的车程不到5分钟,进出福州南大门更便捷。去年7月底,全长1.54公里的南台大道北段顺利通车,实现仓山老城区与南二环的快速连接,有效缓解首山路、则徐大道、福峡路等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远洋路、化工路、站东路、白湖亭立交等的建成通车,都让环射路网的功能更加完善。
为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速补好道路建设短板,去年10月起,我市启动了首批城区治堵六大项目建设,分别二环五四路口改造、华林高架跨站东路工程、尤溪洲北桥头互通立交改造、西岭互通及连接线工程、江厝西路延伸段和浦上大道(闽江大道—金洲南路)改造。目前,各项目进展顺利,除二环五四路口实现首条匝道通车外,浦上大道(闽江大道—金洲南路)主线也已顺利改造完成,实现通车。
此外,为加速片区发展,北江滨CBD下穿通道、鹤林路、火车站片区“五纵八横”主干路网正加速搭建,让一张张发展“蓝图”化为生活实景。
【进出城通道节点提升改造】
除了加速织好城区路网,为提升城市品质,我市还全面实施了城区进出城通道关键节点提升改造,围绕400多个项目及13条主要进出城通道进行,让市民的回家路更舒心更安全。
螺洲大桥穿越龙祥岛和塔礁洲,是福州最重要的南大门。如今行驶在桥面上,感受到的是平整的路面、粉刷一新的桥梁。桥下则是宜人风景。此前,由于众多重型载货车辆频繁通行,螺洲大桥沿线负荷较重,出现了坑洞、波浪等现象。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沥青路面坑洞、跳车等问题进行修复。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进出城通道关键节点提升改造共涉及7个高速口周边道路,除螺洲大桥沿线外,还覆盖了桂湖高速口进出城通道、绕城高速和机二高速进出城通道、福州高速口进出城通道、福州南高速口进出城通道、福州西高速口进出城通道、荆溪高速口进出城通道,均在5月底完成提升,消灭“病害”。
“配合城区亮化提升改造工程,琴亭高架、解放大桥等关键节点也都靓起来了,让市民感受更美更通达的福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http://news.fznews.com.cn/shehui/20170820/5998cef8d321f.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