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9 1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迎来“两会时间”:超1/4委员不住酒店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今正式开幕
合肥在线 2015-01-19 04:05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19/014433000.shtml
压缩会议住地避免给交通“添堵”、超1/4委员不住酒店、提案交办首选“电子提案”……合肥市正式迎来“两会时间”。1月18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会议,透露出今年会议的六项新变化。根据议程安排,1月19日上午,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正式开幕,会期共4天。
变化
压缩会期 几项议程晚上进行
昨天开始,合肥市政协委员们陆续前往住地报到,“两会时间”再次到来。
“跟去年相比,今年会议的变化之多超出往年,共有六处。”昨天上午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市政协秘书长袁文长表示。
首先是参会委员规模上的新变化,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有超过620名委员将积极参会、建言献策。袁文长介绍,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相比,今年合肥市政协委员的总人数增加了9名,委员规模达到623名。同时,今年还将增选十三届市政协副主席。
除了参会委员人数调整外,今年的会议日程也更为紧凑。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的会议时间上也有变化。“过去一般是四天半,甚至是五天和五天半的会议时间,特别是有‘选举任务’的情况下不会少于5天,但是今年会议的时间进一步压缩为四天。”袁文长表示,今年的日程安排中,好几项重要会议都放在晚上举行。
超1/4委员不住酒店 会议住地压缩至2处
今年上会的委员们住哪儿?为了避免给市内交通添堵,今年超过1/4委员不住酒店,会议住地也压缩为2处。
“今年政协委员们的住地也作了调整,由往年的三四个住地压缩到两个。”袁文长介绍说,以往的两会时间,政协委员们都会被分散在市区三四个住地,人数多时还安排过5处住地,由于参会时间与市民上下班相近,因此接送车辆不可避免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今年委员们的住地压缩为两处,而且都在政务区附近,一是方便他们就近参会,另外也免去了来往车辆的接送。”
昨天下午的报到现场,根据会务人员的统计,超过160名委员选择了不住酒店。“今年会议住地成功‘瘦身’的最大原因,正是超过1/4委员不住酒店由此‘腾出’空间,原则上工作人员不再安排住宿。”
提案交办首选“电子提案”
往年,报到现场设置的“纸质提案提交处”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委员们一并提交的“纸质版提案”常常让工作人员犯难。而今年,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的“电子提案”成了委员们的首选。
“通过大半年的努力,合肥市政协参政议政交互平台已经正式上线,提案交办、会议通知以及会议组织全部通过这个平台来运行,委员们通过网络就能收到会议通知,大大提高效率。”袁文长表示,“合肥市政协参政议政交互平台”的上线正在改变着委员们建言献策的方式,今年会前已经收到400多份委员提交的“电子提案”。
酒水不上桌、纪念品不进会场和住地
去年开始,“无烟会议”成了市“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的共识,今年在节俭上要求更甚。根据会议要求,今年的市“两会”不安排任何宴会活动;不加餐、桌上不摆放酒水;同时严禁纪念品、礼品、赠品进会场和住地。
会前400多份“电子提案”已提交
想联名提案,委员们通过“参政议政交互平台”就能相互@
晨报讯 想要联名提案,政协委员们通过“参政议政交互平台”就能相互@,延续前两年“无纸化提案”的倡导后,今年“电子提案”的提交成了合肥市政协委员们的“首选”。1月18日下午是合肥市政协委员们的报到时间,住地现场设置的“纸质提案提交处”两个小时内只收到3份纸质提案,而会前已经有400多份“电子提案”提交完成。
昨天下午开始,600多位市政协委员分别在两个住地报到,拖着行李箱、手上提电脑几乎成了委员们亮相的“标配”。与往年一样,领取参会证、办理食宿后,委员们最后还要经过“纸质提案提交处” ,但记者发现,这个环节却与往年有很大不同,不见积压成堆的委员提案文稿,工作人员也不像以往那样埋头忙碌将纸质提案录入电脑。
“就在今天报到之前,提案组已经收到了400多份委员提案,而且都是电子版的。”大会秘书处提案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要求,这次会议的提案截止时间为1月20日中午,政协委员可以在会前、会中、会后直接通过“合肥市政协参政议政交互平台”提交提案,昨天中午之前,已经有400多份电子提案提交上平台。“委员们建言献策更方便了,同时也提高了提案质量,我们住地现场设置的‘纸质提案提交处’两个多小时只收到3份纸质提案。”
“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能直接查询到提案的提交与交办情况,比如是哪个部门办理的、办理结果如何都一目了然。”报到现场,“轻装上阵”的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合肥市委专职副主委林莉就为“电子提案”点赞。“更便捷的是,如果我们想找联名委员,直接通过这个‘参政议政交互平台’就能@到想找的委员,比往年电话联系方便得多。”她介绍,委员在“参政议政交互平台”上报提案时,可以自由选择联名人员名单,如果有委员附议就会短信通知到人。“操作起来很便捷,最终提高的将是提案办理的质量和委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效率。”
现场
残障明星 新任政协委员
曾挑战珠峰大本营成功; 首次参会带来完善无障碍设施相关建议
晨报讯 1月18日下午,合肥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到大会报到。50多岁的纪建宇摇着轮椅抵达,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他是今年新增补的委员,却也是晨报的老熟人,去年我们就报道过他的故事。
他叫纪建宇,巢湖市人,今年53岁。年幼时,因患上小儿麻痹症,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双下肢重度残疾,自此开始坐在轮椅上。虽然出行只能靠轮椅或双拐,他却完成了许多常人不敢想象的挑战。
登黄山,自驾周游亚欧十国,穿越青藏高原、登上珠穆朗玛峰大本营,他一次次完成自己的梦想之旅。如今,身为合肥市残联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的他,觉得身上的担子也重了不少。他以增补的方式,当选合肥市政协委员。
此次第一次参会,他就带来了自己的提案,呼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无障碍公共交通工具和设施,方便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
“我深切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便,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纪建宇告诉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几天前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想了很长时间,“这次参加两会,要好好地讲一些自己的切身感受。”
纪建宇说,合肥市目前有残障人士37.48万,其中肢体残疾的就有9万人,改善残障人士的生存和生活状态,非常有必要。合肥要建设“公交都市”,无障碍必然是重要一环,但纪建宇发现,目前合肥市有部分公交车、站台都不具备无障碍设施。
为此,纪建宇建议,合肥市今后购置公交车时增加一定比例的无障碍公交车,“市区主干道每条道路上不少于两辆无障碍公交,并做好标识和配套建设,方便残障人士、老人、儿童等群体出行。”
现在合肥市不少大型商场内,已经有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卫生间,但有些车站的配备还存在着不足。纪建宇希望,车站方面应该对此予以重视。
“除了坐公交车费力之外,打出租车也会遇到拒载的情况,不是别人不愿意带,而是根本不好上车。”纪建宇还希望,合肥市能出现无障碍出租车。纪建宇认为,作为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合肥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应走在全国前列。
回复
政务中心今年还将
新增300个免费停车位
去年提案落地回访,委员很满意;今年会有更多银行网点成环卫工人爱心驿站
56个银行网点成为环卫工人的爱心驿站;合肥市政务中心新增了305个停车位……2014年这些我们身边的变化,都源自政协委员们的建议。当初提交提案的委员们,对提案的落实情况还满意吗?1月18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对话了两位委员。
委员声音:市政务中心办事停车有点难 答复回音:两批新增605个停车位 第一批305个已落实
回放:随着政府窗口服务效能的提升,市民到合肥市政务中心办事越来越便捷。但人流量的增加,也导致了往来车辆的增多,车多位少、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合肥市政务中心停车紧张问题,张华庆委员提出了“关于解决市政务中心停车难的建议”提案。
答复: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准备,2014年8月份,合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启动了政务综合楼周边4个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工程。
进展:2014年11月底,4个生态停车场已经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次共计增加了免费停车位305个,为前来办事的市民提供了便利。
追访:“从提案确定后,我就一直在跟踪此事的落实情况。”1月18日中午,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联系上张华庆委员时,他直言自己对去年提案的落实情况很满意。当得知自己这个提案获评2014年优秀提案时,他更是非常欣慰。
“在市政务中心新增的车位当时提议是605个,第二批300个免费停车位会在今年春节之后陆续开建,2015年底可以投入使用。”相信这两批600多个停车位全部投入使用后,会为来政务中心办事的市民提供更多方便。
委员声音:环卫工缺个地儿吃热饭喝热水 答复回音:8家银行56个网点成环卫工人爱心驿站 今年更多网点加入
回放:合肥市的环卫工人有两万多名,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需要长时间在路面作业。特别是冬日的雨雪天气,清洁难度增大,不少环卫工人会早上就携带午餐上路,中午没有加热的地方,常常只能冷饭冷菜地凑合,一天下来有时候连口热水都难以保障。为此,在2014年的两会上,合肥市政协常委王阳提出了“关于增设环卫工人暖心驿站的建议”。
答复:对于该提案,合肥市城市管理局发展规划处答复称,2012年全市环卫工人休息驿站仅54处,发展到现在,休息驿站已经达到近200处。其中,蜀山区城管局在道路边租赁房屋设置环卫驿站,下一步,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蜀山区做法,让一线环卫工人拥有休息的固定场所。
而经过充分宣传发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科技农村银行等8家银行共56个营业网点,被确定为合肥市首批环卫工人“爱心驿站”。2014年9月10日,这些爱心驿站正式挂牌后,开始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开水、热饭、避暑、取暖、避雨等服务,受到环卫工人的欢迎。
追访:1月18日中午,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再次联系了市政协常委王阳。她告诉记者,“我对去年的提案落实情况非常满意。”每年委员的提案都不少,但有些操作起来也有困难,没想到自己的提案成真。
王阳表示,去年这56个设置在银行网点的爱心驿站只是个开始,今年还会有一批银行网点加入到这个爱心工程当中来,会有更多的环卫工人能够改善日常工作条件。
■相关新闻
33件提案被评为2014年政协优秀提案
1月18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合肥市政协获悉,在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共收到提案631件,经审查立案629件,分别送交87家承办单位办理。最终,部门反馈的书面意见共1000多份,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8.7%。
目前,2014年政协优秀提案已经揭晓,共有33件提案入选,内容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诸多领域。
声音
废弃厂房能否改建体育馆免费开放
政协委员建议更多废弃厂房“活起来”
晨报讯 废弃的厂房闲着也是浪费,不如改造一下,让它成为体育馆,员工可以在里面打羽毛球、乒乓球。1月18日,合肥市政协常委张华庆告诉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自己公司春节后将投入800万,改造一个废弃的厂房成体育馆。他对此充满期待。
废弃厂房改建为体育馆“活起来”
合肥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体育场馆的数量已经不少。除了芜湖路省体内的各大运动场馆之外,阜南路上的合肥市体育馆人气居高不下,而位于政务新区的奥体中心,也拥有众多高档的体育设施。
不过,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免费对外开放的,张华庆介绍,“周末打一场球,个把小时场地费就要好几十块钱,让人难以接受。”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开发的呢?为此,身为一家塑业科技公司负责人,他想到了利用本单位的一家闲置厂房,改造成为体育馆。
“目前,公司已经规划了28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当中将铺设标准的羽毛球场地、购置专业的乒乓球台。”张华庆称,这样一来住在公司的员工,下班后也有了一个可以活动筋骨的地方。
从丰富员工的业余活动来说,这算是个“福利”。体育馆的改造计划今年春节之后就动工。按张华庆的想法,“到时候,体育馆平时供员工使用,周末免费对周边居民开放。”
建成更多场馆让市民“动起来”
市民参与各类体育项目的热情越来越高,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加快社区体育活动阵地的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健身娱乐呢?
国内不少城市都有将废弃厂房改造成室内运动馆的成功先例。可喜的是,在合肥市,已经有不少地方通过把废弃厂房以私人外包的形式改建成现代化专业的羽毛球馆,让周边老百姓有更多的健身场所。
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了解到,科学大道、北一环、铜陵路上都已经涌现了不少这样的场馆,而且人气旺盛。不过,在张华庆看来,从便民惠民的角度出发,这些场馆如果不外包出去的话,可以采取工作日只收取成本费,双休日免费对市民开放的做法。
为此,今年他有了一个新的提案,建议民营企业将自有的废弃厂房或者空地,改建体育馆免费开放,“让更多的市民花较少的钱,走进体育馆。”张华庆提出期待。
本版稿件采写:晨报记者 刘梅梅
晨报星级记者 方佳伟 摄影:晨报记者 卓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