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317|回复: 32

[原创] 庐州府学的书香,转眼已飘千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 21: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时期,合肥城里中正中街的西头,有一所学校,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抗战开始后,迁至安徽立煌县,改名为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学,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合肥原址。
解放后,1956年,合肥市政府在此地设立一所完中,定名为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
一所中学,在如今,普通的就如大厦里的一块砖。但在民国时期一直到解放后五十年代,能上中学的人可不多,就甭说女子中学了。
那时候小学,上完初小上高小,上到四年级考试,要拿初小毕业证的,考试过了就继续上学,再考试拿高小毕业证,,没过关的要留级,有高小文化水平的人,在当年可都算是有文化的人了。
那么,这里为何会有一所中学呢?
当年,古老的庐州城里,曾经遍布了大大小小的书院,最早的景贤书院就坐落于此,也是合肥城大名鼎鼎的学宫,可谓历史悠久,历经沧桑。
府学的书香,转眼已飘千年。
今天,你如空暇时间来到此地,原址上那弥漫千年的书香,定会丝丝地沁入心扉
下面,用图文来叙述,老合肥文庙的前世今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州府学”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宋朝时一度改为景贤书院,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重修改为学宫。据有关文献记载,明朝时,四川省西充县人马金就任庐州知府后,特别重视教育,发展了景贤书院,培养才子。《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文说:“马金所至有惠政,民庙祀之。”时称“天下清廉第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21: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之前好像发过吧,也是这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庐州府学”几经兴替,屡遭战火。1853年,太平军进攻合肥,一把火将“庐州府学”焚烧殆尽。后来,还是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重新将其修复。说起这段历史,不得不说到李府和“庐州府学”的历史渊源。李鸿章20岁时被庐州府学选为优贡,当时,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在京为官,他立即来信催促李鸿章北上准备来年的顺天乡试。李鸿章不负父望。第二年乡试一举高中,但1845年的会试却落了榜。在父亲李文安的介绍下,李鸿章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为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开始,曾国藩并没有轻易答应李文安收李鸿章为弟子,要先看看李鸿章诗文功夫再说,李文安于是送上儿子的近作,其中有一首写到: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之前好像发过吧,也是这里的
hfrzhanghao 发表于 2013-12-1 21:24


现在配上前几天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国藩看后觉得李鸿章有大家气魄,称其“才可大用”。1847年,李鸿章考中丁未科二甲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以24岁的年龄便走完了八股考试的全过程。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这位李大人的是非功过,但这位从“庐州府学”走出的“李合肥”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为当时的合肥人争了光,以至于有民谚云:会说合肥话,就把洋刀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学兴起后,“庐州府学”已经是一座空壳了。1929年,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迁入,当时曾以“朝曦读书会”运动响应东北义勇军抗日斗争而闻名一时,据说,安徽省委原第一书记曾希圣夫人余淑就毕业于合肥女中。抗战时,学校迁安立煌县(今天的金寨县),改称“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学”,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合肥,几度易名,至1956年创办完中时方定为“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虽然校名屡经更迭,校园数次搬迁,但优良、严谨的办学传统却流传至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合肥四中采访时,恰逢雨天,天空中飘洒着蒙蒙细雨,给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学宫赋予了略显神秘的色彩。说它古老,当然是指它悠久的办学历史;说它年轻,是因为今天的学宫建筑是2001年才新建的,一位网友这样描写游览时的景象:移步学宫,古朴、雅典的古建筑群赫然入目,穿青石鼓,拾级而上,临“泮池”,过状元桥,驻足大成殿下,左顾右盼,见书亭、状元井和合肥市政府历史遗迹标志碑矗立在万绿丛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特意向民俗专家牛耘请教什么是泮池,他笑着解释说,所谓泮池就是学宫前的水池,也叫泮水。后来借指学宫,清朝时把考中秀才称为入泮。
    牛老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拜谒文庙的情景,首先进棂星门时要行礼。棂星原本称灵星,是主管风调雨顺的。宋代时,儒家把孔子与天相配,所以孔庙中都筑有灵星门楼,用以祭祀孔子。演变到后代,人们觉得把祭祀灵星当作祭祀孔子十分勉强,又见门的形状好像窗棂,就把“灵星”改为“棂星”了;然后是过状元桥,规矩是依此而行,暗喻可以源源不断地考中状元;再是向大成殿里供奉的孔子牌位磕头,求其保佑求学顺利;最后是爬“笔架山”,并从状元井里汲一瓶水,传说饮后可以文思泉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笔架山的旧址就在学宫的西北角部分,是一座风化岩垒叠起来的小土山,《县志•傅郭城图》标注为“笔架山”。有关专家介绍,笔架山原是潜山的一部分,从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和现存的地形地貌分析来看,历史上潜山的占地范围大致上应西起今环城西路的东侧,东边接近六安路的西侧,北起淮河西路南侧,南至安庆路北侧的范围内,这座小山自公元585年建立金斗城以来,历经近1500年的雨打风吹,加上地理环境变迁和人为挖山平地搞建设等因素,遂逐渐形成了“笔架山”和“卫山”两个相互独立的小山头。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笔架山已经只是一个小土包了,高约5米,宽约25米,上面还有一间小房子。20世纪80年代建设城隍庙又占用了一部分。其余部分,于1986年建设蒙城路时铲平。后来,合肥四中在笔架山的遗址上建起了教师宿舍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文庙,许多地方都有,那里是古代的官办教育机构,和私学一起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翻查史料,“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中国古代教育,除了私人广设教坛以外,官学教育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包括中央官学教育和地方官学教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文庙的入口处,合肥市人民政府竖立了一块碑刻,上面详细地介绍了文庙的来龙去脉:“学宫,宋时为景贤书院,清乾隆年间重修改为学宫,即文庙。前至前大街(今安庆路),后至后大街(今淮河路),自南向北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桥、戟门、月台、大成殿、明伦堂等,另有配殿、礼门、崇圣祠等附属建筑,大成殿中供至圣先师孔子位,两厢配颜子、孟子等人之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所谓文庙,就是学宫,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学的办学形式。自西汉景帝时文翁在蜀郡设学宫开始,天下郡国皆设学宫。至汉平帝元年(公元3年)开始建立了地方学制度。按制度规定,郡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名称即由此而来。东汉出现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学衰废,“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地方官学繁盛。府州县学的学生一般系下级官吏及庶民子弟,所以内容虽以《九经》(三礼三传易书诗)为主,但要求较低,只要达到通一经或“未通经,精神聪悟,有文词史学者”,即可毕业。宋辽金时期,除辽金亦设有地方学校之外,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经管方面有如下特点:首先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员,各路置提举学事司,掌管路州县学政;第二,实行三舍制度(上舍、内舍、外舍);第三,划拨学田,保障经费;第四,教学内容以“经术衍义训导诸生,掌其课式之事,而纠正不为规者”,与汉唐以来的地方儒学别无二致。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各路府州县内,均有相应学校,但事实上有名无实,并未普遍设立。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即在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最盛时期,全国共计有学校1700余所。清代基本上沿袭明代学校的规模。
    今天,中国的家长尤其重视孩子的教育,了解一点中国的教育发展脉络,应该不无裨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历史上的景贤书院规模宏大,自南向北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桥、戟门、月台、大成殿、明伦堂等,另有配殿、礼门、崇圣祠等附属建筑,大成殿里供奉至圣先师孔子位,两厢配颜子、孟子等人之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4 01:27 , Processed in 0.04753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