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巢湖未出现大面积水华现象
合肥在线 2013-07-25 02:36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新闻摘要
据市环保部门权威发布,今年以来巢湖未出现大面积水华现象,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频次及蓝藻密度均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湖泊治理历时漫长,一时半会难出政绩,但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不做。”7月23日,在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二期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的一番话,再次向世人表明合肥治理环巢湖生态的坚定决心。继去年11月,总投资逾502.5亿元的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一期项目集中开建后,我市决定再投资534.48亿元开工建设二期项目。
至此,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一期、二期项目建设总投资达到1036.98亿元,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治水之功,利在后人。伴随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我市全面推行了“河长制”,环巢湖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据市环保部门权威发布,今年以来巢湖未出现大面积水华现象,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频次及蓝藻密度均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水质好转巢湖水华大幅减少
蓝藻的生长与水质的总磷、总氮含量密切有关,气温、风力、风向及水体更新程度也影响其生长。巢湖是大型浅水型湖泊,富营养化由来已久。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巢湖就有蓝藻记录,每年5月至11月间,在阳光、水文、气象的综合作用下即可能出现蓝藻。
藻类密度和面积,是水华评定的两个依据指标。据市环保部门权威发布,今年6月,巢湖东、西半湖藻类密度平均值约200万个/升和400万个/升,较去年同期均下降50%以上。4月至6月间,巢湖出现蓝藻水华11次,水华最大面积65平方公里,水华累计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蓝藻水华评判标准,水华程度为轻微水华,水华规模为零星性水华,较2012年同期分别减少7次和130平方公里。
“水华降低是因为水环境治理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今年巢湖湖区总氮、总磷浓度有所降低,有效抑制了蓝藻的产生。”市环保部门分析说。今年1~5月,全市纳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考核的10个断面中有6个达标,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次数、面积和藻密度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综合治理全面改善环巢湖生态
蓝藻减少,只是巢湖水环境改善的第一步。对于巢湖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市委、市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会上,吴存荣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不可能今天治了,明天水就能清,因为巢湖治理是个长期任务,但是只要我们把该做的工作做好了,巢湖的水质一定会有改善,迟早会达标。”
因此,我市并没有就水治水,而是从改善环巢湖生态环境的高度,掀开了治理巢湖的宏伟篇章。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包括水环境治理、农业结构调整、道路交通、绿化造林等多个项目,实现环巢湖生态环境的综合改善。截至目前,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一期7大类113个项目已全面开工,森林增长工程及城乡绿化大会战工程全面完成,生态农业类项目完成投资32.41亿元,建成温控大棚、花卉苗木、蔬菜基地等高效生态农业面积8.08万亩,农业结构调整面积39.62万亩,共整治土地10.37万亩。
即将开工的二期项目,总投资534.48亿元。其中,水环境项目102个、总投资154.45亿元;交通项目17个、总投资146.75亿元;绿化造林项目10个、总投资66.93亿元;拆迁复建点项目6个、总投资35.81亿元;农业结构调整项目5个、总投资114.81亿元;土地整治项目12个、总投资4.71亿元;旅游项目7个、总投资10.96亿元。
千秋工程项目建设实行终身责任制
环巢湖生态治理,将是一项光照后人的千秋工程。为此,对于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我市将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吴存荣要求:“每个项目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是谁,必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并张榜公示,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监督。”
根据计划,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一期项目今年年内主体工程将完工,完成80%的投资量;二期项目年底见形象,明年完成80%的投资量;三期项目将以湖区调水引流和流域面源控制为主,并精心组织实施引江济巢工程。一、二期工程实施后,将实现流域境内有防洪任务河流和受污染河道治理的全覆盖,实现流域境内城区、园区及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的全覆盖。三期工程全面实施后,将实现综合治理措施的全覆盖,巢湖水质改善取得显著效果,达到2015至2020年国控断面水质标准。 ·梁昌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