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29 21:54 编辑
芜湖与运漕 芜湖,这座长江南岸的城市,与运漕仅有二三十里水路之遥。清光绪二年(1876年)根据中英《烟台条约》芜湖开辟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外国商品开始大举登陆皖江沿岸,各种洋货和京广杂货沿着水路进入皖中、皖西地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芜湖普安公司新办快轮业务,用内燃机小火轮取代传统的木帆船,在运漕与芜湖、运漕与南京、运漕至合肥之间载客带货。这使得另一个重要商埠城市南京与运漕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当年运漕的大米一部分销往芜湖,一部分销往下江的南京、无锡等地。而丝绸、洋货则由杭州、无锡、南京大量运往运漕,再转销到巢湖流域其它集镇。因此,芜湖、南京两大通商口岸对运漕的强力辐射作用十分明显,这两大商埠的货物运往运漕不仅比之其它江北集镇更便捷,运费也更低廉,这就使得运漕在商品价格上比江北其它集镇更有竞争优势。 几乎和芜湖对外开埠的同时,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向朝廷上折,奏请将镇江七浩口米市迁至芜湖。镇江早在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中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比芜湖早了18年。李鸿章奏折中说芜湖、巢湖一带是著名的稻米产区,芜湖水运条件便利,况且江苏一省之内已有无锡米市与镇江米市,两市距离相近,时间长了会“互为负累”,建议将镇江米市迁往芜湖。凭李鸿章的身份地位,奏折顺利被慈禧太后准旨。李鸿章又通过广东人氏张荫桓,做通了镇江米市中广帮、潮帮的工作,七浩口米市开始向芜湖大迁移。李鸿章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帮助安徽发展经济,惠及故乡百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其家族利益。因为他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几乎全家在芜湖,芜湖米市的兴起给李氏家族带来滚滚财源。
芜湖米市每年出口大米约300至500万石左右,1918年后,一度年出口大米激增至800万石,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芜湖米市强大的吞吐能力,依赖于周边稻米产区丰足的粮源。江北的泛裕溪河流域,四周是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的圩田。早在明代初年,这一带就大兴土木,围堰筑堤,形成旱涝保收的圩田。明万历年间含山杨柳圩有田达13.3万亩,到清光绪三年全县有圩田130处;无为在清光绪十一年时有圩田406处;庐江在清嘉庆年间有圩田86处;和县在清道光年间有圩田148处。巢湖东大圩、西大圩有田7万多亩,庐江同大圩有田12万多亩。广阔肥沃的圩田盛产优质稻米,这就为运漕作为芜湖米市在江北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粮源,故而当时就有“装不尽的三河,运不完的漕川”之说。运漕不仅有几十家粮行,而且收购价要高于周边地区,因此裕溪河一带农户都愿意将大宗粮食运到运漕交易,甚至连三河的小米商们也将粮食发往运漕销售。运漕的粮食不仅大量供应芜湖,下江的南京、无锡、常州,甚至上海也常年来运漕收粮。每当新稻登场之际,下江一带的米商纷纷携带汇票坐着小火轮来到运漕坐地收米,为了照顾地方利益,他们并不直接出面收米,而是委托运漕本地的大粮行代为收购。
米市的兴旺,使得集镇人气激增,人流量增大,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兴起。据民国2年《安徽通志馆采访表》统计,运漕拥有工商户800多户,从商人员2400多人,其中米行40多家,牙行38家,服务业80多家,作坊27家,手工业61家。当时镇上成立有米业同业公会,布业同业公会,烟草业同业公会,杂货业同业公会,京广货业同业公会,漕酱水业同业公会,山窑磁器煤铁业同业公会,茶浴业同业公会。百业兴旺的局面使得古镇金融、邮政、交通、文化、宗教各方面也随之发展。如光绪二年英国商人在镇上开设“洋油栈”供应煤油照明;光绪二十八年运漕开通小火轮载客;同年运漕设邮政分局;民国元年安徽中华银行在运漕设分行;民国4年交通银行在运漕设汇总所;民国6年运漕创办“乙种商业学校”,为各商号培养财会人员;民国16年运漕成立“圆明电灯公司”,用柴油机发电照明;民国19年运漕设县立图书馆;民国26元年中央银行在运漕设办事处;民国22年运漕邮政局升为二等乙级邮局。因此,清末芜湖米市的兴起带动了运漕的繁全面荣,使得古镇迎来了继明代盐引岸之后,第二次大繁荣并达到了顶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