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22 05: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常州古城厢图截取白云溪部分(河道水色是我涂的)
常州原来有条白云溪,位置在今天常州市中心的唐家湾、前后北岸历史文化保护区一带。白云溪的形状,是由河道分岔形成的三角地带,旧时称为“尖”。上图标有“孙氏馆”的那块即白云尖,我在图上将河道上色后就看得很清晰了,那儿像是毛笔尖。所谓尖,便是两河汇流呈尖形处,也称为“半岛”。白云尖是明清以后“常州三尖”(白云尖、八字尖和乌沙尖)中硕果仅存者。
白云溪的河道分叉,是因为当年城中开挖了一条新河——顾塘河。本来从城西水关人城的西蠡河,流到顾塘桥时,因“地格势禁,不可前往”,就折向北入关河去了。宋代知州李余庆于庆历三年(1O43),他提出在“小营前”开挖一条新河,沟通外子城河与前河漕渠,这就是“顾塘河”,“经大市益引惠明水东注之漕渠。郡人既以漕渠为前河,遂指顾塘河为‘后河’,以其在互市间,故亦日‘市河’云”。
后河向东穿城出东门入运河。此处位于后河北岸,旧称北岸街。新中国成立,后河填没,原北岸街逐称“前北岸”,东通县学街的路因位于前北岸之后而称“后北岸”。也有另一种说法,前后北岸的“北岸”由“驳岸”而来。据《武进掌故》记载,前后北岸明末清初时称为顾塘尖。其南面临顾塘河,顾塘河又称市河,也叫后河。其北面临白云溪河,其西呈尖端状,是顾塘河与白云溪的连接处,其东与县学街接壤,形成三面环水,一面着陆,呈半岛状的尖。尖的西南端有一顶石桥叫顾塘桥,斜跨在顾塘河上,当年除了东面的县学街外,这座桥是人们出入半岛的主要通道。道光《武阳合志·坊厢》仅记载“北岸”名称,不分前后。清光绪后才称前、后北岸。因当时居住在这个尖上的人家,大多是名人府第和世代簪缨的仕宦之家,其宅门大都是南向朝着顾塘河,后门通到白云溪河边,故前后门沿河均筑有驳岸,前门所在地称“前驳岸”,后门所在地称“后驳岸”。太平天国以后,逃亡在外的人纷纷返里。居民把兵火后的断垣残壁、碎瓦砖砾,垃圾废物纷纷倒入河中,白云溪南坡终于填高成陆,附近的平民百姓便在此搭盖浮房成家定居,遂形成街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