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锡常要真正团结起来,才是实现一体化的基础。
苏锡常要有清醒的认识,其产业结构和经济科技发展后劲,相比与深圳有着断崖式的差距。只要原因还是三个城市能级不够,无法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与总部经济(科技与金融)。如果苏锡常真正实现全面一体化(等同于合并),其城市能级上一个层次,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对比一下深圳,深圳完全抓住了两大未来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包括信创工程(以国产化操作系统和国产化芯片技术为主),人工智能(算法、算力、数据服务)两大产业,在国内没有对手。一大批优质科技企业全部在深圳(北京上海也有一些)。
两大最强数字化企业中电集团(央企)和华为公司(股份制民企)都在深圳。中电的麒麟操作系统与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中电的飞腾芯片与华为的麒麟芯片,算力芯片GPU有华为的升腾芯片,中电的飞腾GPU芯片等等。
人工智能的算法方面,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华为的盘古大模型,还有各类应用场景模型一半出自深圳企业;数据服务方面,数据集上市企业(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训练),以及未来的各类数据集资产也是一半在深圳。
深圳经济增长已经是两位数,苏锡常还在5%以下挣扎。而且深圳未来几十年可以说在产业、科技、经济上将全面“清场式遥遥领先”苏锡常,如果苏锡常再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及正视自身落后的认知的话。
面对新时代经济转型,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带来,苏锡常根本没有准备好,还在沾沾自喜其GDP如何如何,其实产业结构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
常州所谓的新能源,其实质是老酒换新瓶。新能源包括动力电池、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以及相关产业链,其本身还是传统产业并不是颠覆性的,而常州运气好,抓住了这批增量产业。但新能源已经达到高峰,想要再持续增长10年可能性微乎其微。就说常州新能源汽车的无人驾驶系统吧,也是人工智能应用模型的最典型产业,常州没有一家这样的企业。
苏州所谓的纳米材料以及部分IT传统产业,哪怕是建了几个智算中心,也掩盖不了“成也外资败也外资”的颓势。苏州产业类别极度分散,各个产业集群都有,至今我实在想不出苏州有什么产业名片能叫响全球的,甚至全国都没有,就那个最大的民企恒力搞搞纺织炼化吗?当然苏州这两年已经在奋勇发力了,我在苏州发现了一家做无人驾驶纯视觉大模型的的企业,很快就会上市,而且苏州正在发力人工智能领域,但苏州这么庞大的体量要转型,还是需要有很长的阵痛周期。
再看无锡,无锡相对于苏州常州来说,还算抓住数字化的皮毛。至少还有物联网、芯片、数据服务。就举个数据服务的例子,无锡物联网产业园里面,我居然还发现有几千人规模的数据标注企业,而且还是上市企业落户到无锡的,这在苏锡常产业集群里面还是少见的,这样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无锡能有这样的企业很不错了。同时无锡的芯片产能江苏第一全国前三,但芯片设计还是在上海和深圳,无锡还是承担了芯片封装生产的主要工作,并没有触达设计与市场的两端。
所以苏锡常三市,面对突如其来的数字化工业革命,苏州常州已经彻底落伍,也就无锡可以有点想象空间,但空间并不大,因为城市能级不足,还是停留在中间环节生产端,连数据服务还停留在数据标注这个较为低端的数据制作环节,目前还没发现无锡能利用数据集而产生数据交易的这样资产性平台。我预测苏锡常三市未来十年,无锡的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做的最好,可能经济增长速度会比常州快,常州会比苏州快,这是事实。但无锡与深圳,苏锡常与深圳的产业差距会越拉越大,体现在GDP和财政收入上,深圳将甩开苏锡常更远。
这就是苏锡常的危机。那么苏锡常还有救吗?当然有救,但需要解决以下几个痛点:
1、苏锡常抛开一切芥蒂,彻底一体化或合并,抬高城市能级;
2、苏锡常充分引入高端人才和企业总部;
3、苏锡常交通、金融、财政、民生、科技、产业集群全面一体化,全面分工和互补错开,杜绝同质化竞争;
4、苏锡常从企业到zhengfu,全面放低姿态,虚心向国际领先区域学习,提高科技认知,转变经济与产业理念,从固化的传统智造思维彻底转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思维模式;
5、苏锡常有强大的产业基础,用数字化人工智能重新做一遍,对每一个产业集群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应用细分领域的2B段大模型”,使得苏锡常产业全面智能化,这也是苏锡常最大的优势;
6、苏锡常有海量的工业基数,数字化以后就有海量的工业数据,将苏锡常工业数据全面私有化,形成区域产业数据资产交易平台,这也是唯一能赶超北上广深的最大优势,也是世界级优势;
7、苏锡常产业转型的新质新产力主要攻克“人工智能所有工业领域场景模型”,其次是大力发展“合成生物”,最后抓一抓“新材料”,这是一切工业的基础。
解决苏锡常以上痛点,苏锡常还有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