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浒墅关实施文昌阁环境提升
千年大运河,文化永流传。悠悠运河,流淌千年所经之处,有着道不尽的繁华与荣光。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苏州府司马林良铨以乾隆皇帝南巡时,赞美浒墅关文昌阁“昌阁风桅”为依据。把浒墅关之景归纳为“八咏”,传颂至今。
文昌阁既凸显了运河城市厚重的历史记忆,又表达了运河区域的文化特征和象征意义。随着“运河十景”建设启动,作为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的文旅载体也是整个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去年起,浒墅关对文昌阁历史古迹进行全面的环境提升,项目完成后将呈现一个全新的文昌阁升级美丽图景。
据介绍,此次提升改造重点针对基础设施及生态修复,包括配套建设道路、交安设备、绿化、管线、照明等方面。同时,强化文昌阁文化轴线,打造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文化场景。
星星点点散落在运河两岸的文物和遗址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文昌阁的修复提升,不仅是打造运河文化的展示、休闲及体验空间,也是推动运河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目前项目景观修复已完成50%,绿化完成80%。徜徉在此,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灿烂的运河文化在时光里获得新的生命力,愈发欣欣向荣。
浒墅关文昌阁倚阳山、临运河、四面环水,真山真水中包含着山川灵气,旧时的涉旅交通依靠水、陆、交通工具也只是舟楫车马,而文昌阁在当时便成了集水陆交通于一体的枢纽。南来北往,千帆竞发,波光云影,笔墨传情,运河沿岸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如今,随着浒墅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进,这些运河沿岸的名胜古迹先后得到修缮保护,大运河沿岸将展现出更盛往昔的繁荣,一幅繁华的历史风俗画卷正向我们徐徐展开。留住传统韵味、焕发古镇生机,让“运河古镇”底色愈发鲜亮,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浒墅关文昌阁将迎来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机遇,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新兴增长带和地标性文化“符号”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