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还有这么个“神秘山洞”?藏下了整个汉阳兵工厂
2021-05-27 10:41 来源: 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调整字体
如果在地图上搜索“武昌区”
会有一个神奇的发现
在江夏区的腹地
竟藏着一处“世外桃源”
这里,属于武昌区
它赓续着百年汉阳造的辉煌
也萦绕着白云黄鹤的余韵
这就是武昌区石洞街
一个挥舞着“文艺复兴”旗帜的复古地
一个绝大多数武汉人都未曾涉足的“神秘之地”
百年辉煌汉阳造
130多年前,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在汉阳龟山脚下创办了“汉阳兵工厂”。
从此,一杆枪,终结了飘摇的封建王朝,打响了反抗蒋家王朝的第一枪,成为抗战胜利的主装备,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军队。
一个厂,浇铸了中华民族的品牌,诞生了武汉地区最早的产业工人,开创了中国工业的传奇。一部“汉阳造”的发展史就是近代中国工业进步的见证史。
1952年,为了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工厂实行战略搬迁,从武汉繁华市区整体迁到武昌县石洞地区,社会事务由武昌区和工厂管理。
全厂职工牢记使命,忠诚使命,以高昂的革命激情,投身于我国国家建设中。
1957年3月,武昌区人民政*府在石洞地区设立石洞街办事处,石洞地区成为武昌区管辖的一块“飞地”。
1958年,工厂的地方厂名正式命名为国营武汉长虹机械厂并沿用至今,成为重要的保障力量。
工厂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职工,他们从这里开枝散叶,去向更广阔的天地。
无论他们身在多远的远方,总是不断地从互联网、朋友交谈中尽可能地搜寻关于石洞街、关于工厂的蛛丝马迹。
也许,一张老照片就能让他们热泪盈眶。
千年遗迹白云洞
厂区仿佛一块被时光老人遗忘的宝地,那是历史的见证。
而白云洞景区则是石洞街献给江城的“祖母绿”,所有历史的、文艺的、绿色的、人文的内涵都被埋藏在角落里,静待有心人去探索发现。
白云洞是一座天然大溶洞,贯穿这石山,全长300余米 。
相传此地为白云仙子居住之地,又说昔日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并留下“白云黄鹤”之说,白云洞由此得名。
洞口顶镌刻的“白云洞”三字,为明代兵部尚书熊廷弼所书。
白云洞庭院式大门的门前有两尊石狮春风满面,迎送八方游客。
进入白云洞前院,假山连绵,流水潺潺,石凳凉亭,丝毫不逊于苏州园林。
洞中幽暗,里面有泉水淙淙。
点缀着色彩斑斓的照明光,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照耀下,白云洞化身一座艺术雕塑迷宫,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洞中有洞,洞名也讲究,比如“勇夫洞”和“懦夫洞”,懦夫洞则极浅,而勇夫洞却深不可测。
还有七星谭洞、牛鼻子洞、黄道士洞、黑龙洞,像误入《西游记》一般。
中洞是一长形天然通道,洞壁全为钟乳石,灯光一照,龙鳞剔透。
夏天的时候,洞口挤满了纳凉的居民,这里比吹空调还凉快。
继续往里走,便能闻到一股酒香,原来里面是个暗藏的酒窖。一排排酿酒缸整齐地码着,强迫症看了都要说一声舒服。
走近了看,每个罐子上都写着酿造的日期,随着时间的发酵,越发散出沉淀的余香。
前洞殿有一尊石佛,佛像披着袈裟,面容庄重,双足踏于莲花座上。据考证,白云洞在唐代为佛寺,是武汉地区唯一有遗迹可循的石窟寺。
当时,此地为武汉地区佛教活动中心,并被作为祀神祈雨的场所。
白云洞后山的平地处有一个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也叫兵器展览馆。
该馆收藏有轻重机枪、地雷、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导弹、水雷等1000多件现当代兵器,可谓收藏丰富。
这些展出的不少武器曾在现当代战争史上有过精彩表现。特别是墙上国防教育史料和照片,现在很多都难以找到,特别有纪念意义。
穿过这段“烽火岁月”,拾级而上,登上白云亭,凉亭的六根柱子别具特色,都是炮管制作而成。
若还有余力,可行至不远处便是网红打卡点——八分山绿道,观景台上,江夏半城风光尽收眼底。
历史上的一次偶然回眸,石洞姑娘、白云洞、汉阳造从此同心跳、共命运。
白云古洞,在这里守护千年,是石洞姑娘的青春秘诀。
汉阳造的精神,在这里绵延了三个世纪,是石洞姑娘的活力之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石洞姑娘重整行囊,悄悄披上文艺复兴的新衣,新一轮的机遇与繁盛即将被孕育……
她说:“请别忘记我,我是武昌的石洞姑娘。”
(来源: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