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eggieg 于 2020-6-11 08:47 编辑
前言
城市半径,既是城市刻度,更是生活坐标。每个城市或都会有 “摊大饼”式的扩张之路,扩张发展之后,会勾勒出一幅怎么样的城市的轮廓,他的边界又在哪里?
什么是城市半径?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是以市中心为圆点向外扩展开来。市中心或可参考市**所在片区(老市**所在地,新址不考虑),例如北京市**(旧址)在天安门附近,南京市**在玄武湖附近、成都市**(旧址)在天府广场附近。那么合肥市中心,可认为是老市**所在片区,即市府广场。 市府广场夜景图
那么,何为城市半径?滴滴出行2018年公布了一个“出行半径”排行榜,即以市中心为原点,90%的打车族,生活在一个半径内,这亦被当做是城市的一般通勤距离,基于滴滴出行半径,可以圈住90%出行路线的这个圆的半径是城市出行半径,出行作为经济活动的映射,城市出行半径可视为城市半径。
现在,合肥的城市半径有多大? 先来看下,滴滴数据显示的全国各大城市城市半径是多少。 城市半径排行榜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北京的“城市半径”是31.7km,居全国第一,其次是上海30.8km、深圳30.5km、佛山30.3km、广州29.8km(广佛一体化,假设看做一个城市), 那么则刚好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可见城市版图的扩张是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结果,城市的发展框架与经济发展呈密切正相关。
再来看榜单上,合肥的城市半径,16.4公里(居42位),是否与现在合肥城区发展边界相吻合呢?
1、看滴滴出行大数据绘制的“城市星云”图 合肥“城市星云”图
可以看出,合肥的“城市星云”图呈“一心两翼”结构,一翼向南滨湖方向,一翼向西高新方向。中心城区很强,两翼正在逐步完善加强,城市发展整体倾向西南区域,这也是目前合肥产业集聚、人口流动最频繁的区域。
2、看具体合肥城区卫星图(取近似位置) 16.4公里城区边界(近似位置)
通过卫星图看城区建成现状,16.4公里范围内,东北新站少荃湖北、东南滨湖卓越城暂未规模建设开发,西北岗集处于起步开发阶段,基本可以认为,滴滴数据得出的合肥城市半径16.4公里,与目前实际情况基本符合,16.4公里内,几乎包括了市区全部人口密集区域。(东南、西北方向暂未开发建设,故大致标识)
但是,16.4公里,城市半径排名全国42位,显然与合肥目前的经济发展(GDP9409.4亿元,全国第21位)不匹配,这也说明合肥的城区发展还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未来,合肥城区边界会在哪?
合肥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城区发展也将“大饼式”扩张,那么,超过16.4公里,城市半径会是多少,城市边界会到哪里?
参考一:一线、新一线城市发展半径
今年,合肥被评为新一线城市,那么结合一线、新一线共19个城市的城市半径,来看下合肥城市半径处于什么水平。 可以看出:
1、城市半径与城市经济基本上成正比,但差距没有想像中那么大,一般不超过30公里,并不是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半径就会越大。超过30公里半径,通勤时间就超过人们普遍的承受能力。
2、城市若GDP未达到万亿量级,城市半径也相对较小,在20公里以内,东莞因处珠三角,与深圳联系紧密,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故城市半径28.8公里,相对近一线城市水平。
那么30公里,或许是目前城市框架发展的近极限,而合肥的16.4公里显然还不够,随着合肥经济快速发展,GDP将突破万亿,并且合肥向东看,追赶南京、杭州,城市框架也将不断拉大。
滴滴测算的城市半径、基于汽车出行的半径,而非轨道交通的出行半径。随着轨道出行正在超越汽车出行,成为主流的出行方式。或许若干年后,中国城市全面进入轨道交通时代,30公里这个“城市半径”有望再次被突破,但目前来看30公里可视为极限边界。
参考二:远期合肥市空间规划(2017-2035)
当一座城市的中心城区发展到瓶颈的时候,向外拓围以寻求发展空间,是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
2017年底,合肥市空间规划(2017-2035)公示,合理划定合肥市主城区以及四县一市空间开发边界。 主城区范围包括合肥市辖区,以及与其紧邻的肥东县(店埠镇、撮镇镇、桥头集镇),肥西县(上派镇、桃花镇、花岗镇、紫蓬镇),长丰县(双墩镇、岗集镇)的9个镇,范围内国土面积2661平方公里。
2661平方公里,我们来做个计算:
假设城区面积是2661平方公里,求城市半径是多少?
S=πr2
2661=3.14*r2
r≈29.11
而29.11公里也刚好符合上述根据一线、新一线城市半径推出的现阶段城市极限半径30公里。这也印证了合肥经济快速发展,传统主城区范围偏小,不能满足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9个镇纳入主城发展,扩大了城区的发展面积是十分必要的,当交通更为便利后,三县9镇迅速融入到市区生活里,联系也进一步加强。
参考三:远景合肥轨道交通规划2050
3月26日合肥批复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2号东延线、3、4号南延线、8号线一期使得三县通行地铁,加强城市外围组团(三县)与中心城区之间联系,5月份机场S1号线的确定,加强了西北方向的空港、岗集区域与主城区的联系,以上线路在主城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地铁交通网络,构建出城市快速通道,加速主城空间布局结构的实现。 再来看下远景地铁规划线路图(部分线路走向微调),各方向的地铁线路终点通行主要片区。
通过上图可以到,在地铁2050年远景规划中,东、东南、西北、北四个方向地铁规划已基本实现,而西、南、西南、东北方向暂未实现,西南方向仍可想象。 基于上述,将三种参考放在一张图上。
30公里城区边界(近似位置)
通过这幅图我们可以发现,以上三个参考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多处重合在一起。
综合来看,未来15-20年合肥城市半径为30公里较为科学,基本囊括了合肥未来城市框架,东至肥东和睦湖、东南至巢湖边界或长临河、南至滨湖珠江路南,西南肥西产融示范区、西至小庙运河新城,西北至空港,北至北城高铁站,东北至新站少荃湖北。
简述八大方向边界:
1、东:和睦湖东部新城(已开发近5年)、2号东延线已实现,且受高速路阻隔,预计向东难以跨过高速,东边界至和睦湖东部新城;
2、东南:生态保护红线,难以拓展开发,或延至长临河,但与市区难以成片连接;
3、南:生态保护红线,地铁15号线可期,预计向南至滨湖深圳路周边,又称珠江路南区域;
4、西南:地铁9号线可期,西南副中心核心区-肥西产融示范区;
5、西:地铁6号线二期,西部新城-小庙运河新城;
6、西北:两湖生态保护红线,大科学装置,发展受限,且S1号已实现,预计西北边界至规划空港小镇;
7、北:北城新区(已开发近10年)、地铁8号线已实现,预计向北最远达到罗集水库周边;
8、东北:地铁9号线可期,受高速路阻隔,预计边界在三十头水库,核心在少荃湖北;
由此,东北新站少荃湖、西边小庙运河新城、西南肥西产融、南边珠江路南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城市发展的框架也并不是各方向均衡延伸,西南仍是合肥城市的主力发展方向,未来合肥的城市边界或将一路南下与西进延伸。
结语
“城市半径”是一个动态概念,城市经济在发展,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也在加速,随着交通技术的升级,不断扩大我们的活动区域,城市半径也将随之扩大,但是在目前特定的发展阶段,城市主要的活动区域还是相对有边界的,期待合肥的30公里。
©版权声明:部分信息、图片来自公开网络
个人猜想推测,可留言探讨!
微信公众号:【阅见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