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2199|回复: 28

打造“一路一河一湾”新亮点:云梨路总部经济带,大运河城市风光带,苏州湾高端商务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9 1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ILAUSHAN 于 2019-7-19 10:37 编辑

吴江开发区城市格局:打造“一路一河一湾”新亮点






2018年至2020年是吴江开发区用奋斗实现梦想的三年,这三年中,必须实现产业层次、城市功能、文旅品牌、民生福祉和干部能力“五个更大提升”,其中“城市功能提升”备受关注。


城市能级关联一个城市的格局。2018年,吴江开发区出台了《城市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描述:建设“大交通”“大城市”“大产业”“大生态”“大文化”,努力成为苏州的最大城区板块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纵深所在,彰显宜居宜业宜游的内在品质。设定的目标是:尽快启动科技新城核心区建设,以与国家级开发区相称的标准确定城市功能,以产城相融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流产业城市,实施商贸、文体、智慧管理、专业会展中心及创新创业综合体等功能载体建设。同时,营造引进一流人才、承载一流产业的城市环境,为百姓提供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品质。


为达成“计划目标”,吴江开发区正加快推进科技新城片区、云梨路沿线片区、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居住功能四大提升工程,以“一路”(云梨路总部经济带)“一河”(大运河生态文化和城市休闲风光带)“一湾”(苏州湾高端商务城及休闲片区)为重点,加快产城融合。


同时不断完善融资促进机制,探索采取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快启动国际人才公寓、行政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科技新城中小学、科创半岛等工程方案设计。紧紧抓住苏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机遇,细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前瞻性谋划。


吴江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还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以亩均效益倒逼机制和市场化手段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263”专项整治行动为主抓手,坚决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至目前,化工集中区废水废气在线监控系统已建成投用,12家电镀企业全面关停,完成1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加大黑臭河道整治力度,统筹抓好“三水同治”“河(湖)长制”等工作,建立了主要河湖管理档案信息,实现基础数据、涉河工程、水域岸线管理、水质监测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方面,积极推进主干道路、河道、公园广场等绿化建设改造,做好沿街小品、绿化的提质增优。结合雨污分流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多项举措使生态文明成为城市发展的总基调,并将生态因子注入城市环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吴江区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之一,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不少“杀手锏”,优平台、聚资源、强产业、纳英才……2019年,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将区域发展的大格局进一步落地落实。


产业格局:“三大梯队”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民生用品“2+4产业”齐头并进的吴江开发区,年工业销售额已跃上1500亿元能级。


在“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下,吴江开发区通过“引入大树”,让大项目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通过“育苗造林”,抓好现有企业的培育和智能改造提升,让一批企业“老树发新枝”,让中小微企业“新树深扎根”,并尽快长成参天大树。


大企业、大集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吴江开发区以大开放视野集聚大项目,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双招双引”强磁场效应,引入了如京东方(苏州)生命技术产业园、玖恒新能源、稻谷人工智能等重要项目,并为重点项目提供“一企一策”服务,着力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


2019年,吴江开发区在产业布局上将达成“三个梯队”的发展目标,新增销售额超200亿元企业1—2家,超100亿元企业2—3家,重点支持亨通、通鼎等企业跻身世界一流,形成“第一梯队”;实施“新地标”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鼓励迈为股份、赛伍股份等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做大做强,形成“第二梯队”;引导一批中小微企业更加专注于“专精特新”,鼓励微康生物、明志科技等企业当好行业“单打冠军”,形成“第三梯队”。同时全力支持重点优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走资本、技术、人才相结合发展之路,积极推动台企上市,达成3—5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0家以上,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吴江开发区板块”。



政策格局:大手笔奖励高质量发展


5月,***印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这对开发区各方面的发展无疑是重大政策利好。不久前,吴江开发区出台了“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创新、产业升级。此次出台的政策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加码,共计安排奖励扶持资金1.5亿元,鼓励扶持实体企业上规模、换装备、提质效、优资源、快上市。加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的政策奖励资金,吴江开发区今年安排财政资金总计2.2亿元,重磅奖励高质量发展。


此次出台的政策将原来的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机器换人”专项资金奖励和企业资本运作发展奖励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归纳完善,形成了《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工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资本运作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这3个政策已经开始实施,其中,安排了8000万元奖励企业经营贡献、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安排了5000万元扶持智能装备类企业发展壮大、加速智能化改造;安排了2000万元奖励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随着科创板的启幕,吴江开发区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科技+基金”项目落地评审机制(试行)》政策,抓住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对接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政策红利。政策明确,凡评审通过项目可以享受在载体空间、产业化用地、政策资助资金、融资等方面的奖励扶持。该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区内企业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才格局:优质项目纷纷开花结果


早在2017年底,吴江开发区就与东方国资共同发起设立了创新产业投资母基金,该母基金规模为50亿元,为开发区企业科技创新建立了一个更大平台。


开发区科创园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孵化器的功能。50亿元产投母基金的杠杆作用,强化了园内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科创园通过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争做研发型企业等,加快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自然,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多年来,吴江开发区扎实实施“人才生根”战略,聚焦“高精尖缺”,为引进高端人才搭建好平台,不断深化“科技+项目+载体+人才+金融”模式。今年,又创新出台“人才+科技+基金”项目落地评审机制,在全省率先探索以政策形式明确并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创新工作机制。据介绍,项目落地评审机制加强了项目的风险管控。在与项目前期充分接洽、评估的基础上,将信息汇总到开发区人才办,由人才办牵头,对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每两月组织开展一次集中评审,降低**决策风险。今年一季度,新批外资项目8个,增资项目3个,伊派斯、富莱荣等优质项目入驻。项目落地评审机制同时提升了审批效率。利用项目评审会可一揽子了解项目落地所涉及的土地申请、厂房租赁、税费减免、科技申报、人才认定、投资申请等政策,让项目准入“串联”变“并联”,为人才支撑型、科技创新型、资本看好型项目开辟一条快速落地的“绿色通道”。目前正加快推进京东方3D玻璃盖板、德国半导体、美国旭化成锂电池隔膜等一批项目洽谈落地。此外,通过项目评审会的优质项目,在人才公寓、研发厂房、标准厂房租用等方面享受租金先缴后补的减免优惠政策,还可优先申请不超过500万元的股权投资,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开发区人才、科技等优惠政策和财政奖励政策。


“思鲈人才咖啡”是吴江开发区创立的人才服务品牌,吴江开发区将游子怀乡情结注入其中,通过一杯现磨的“思鲈咖啡”,给人才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打造温馨的“人才之家”。目前,“思鲈人才咖啡”正与“思鲈财智联盟”协同创新,形成两大人才服务平台,集吴江各企业以及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猎头公司、人才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之力,在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和政策措施上下功夫,共同探索引进人才、服务人才的道路,抢占引进人才、服务人才的制高点,助力打造人才创新高地。


去年,“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松禾资本离岸创新孵化器”揭牌成立,这是吴江首个聚焦国内重点招商区域的离岸孵化器——依托松禾资本及松禾创新孵化器在珠三角的资源,把吴江开发区的孵化器建在深圳,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场地、资本及一站式、专业化的孵化服务。


截至目前,吴江开发区拥有人才资源总量6.7万人,高层次人才6600多人,技能人才2.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500余人,新增重点产业紧缺人才300余人。“高精尖缺”人才集聚,累计引进和培育国家级人才计划20人、省“双创人才”30人、省“双创团队”3个、省“双创博士”8人、享受*****特殊津贴人员1人、省“外专百人”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14人、省“科技企业家培养对象”1人、“姑苏人才”48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团队1个、苏州“海鸥计划”33人、吴江科技领军人才174人,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苏州市外国专家工作室10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0: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吴江开发区区域发展格局全面落地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梨路总部经济带最早13年就提出了

现在又重新开始推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0: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一波招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0: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位发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吴江:给“母亲河”一个响亮的回答


运河风光

古栈道

平望古镇

运河大桥

震泽古镇

    蜿蜒千里的大运河,造就了一幕幕绚丽灿烂的历史篇章,也孕育出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运河城市,堪称一条“母亲河”。
    是她,滋养了吴江江南水乡的精致细腻,以及吴风越韵的大气古朴,塑造了鲜明的城市特质。
    是她,给予了吴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运河古纤道、退思园和宋锦这3个世界文化遗产,由此产生的文化自信激荡至今。
    是她,挺起了吴江沿运河发展布局,造就“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电子之城”“光电缆之都”等城市名片。
    当前,苏州市吴江区围绕保护、传承和利用,多方发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大运河吴江段打造成风景秀丽的生态带、底蕴深厚的文化带、韵味浓郁的旅游带、质效并举的经济带,力争给“母亲河”一个响亮的回答。
    保护遗产, 炼就鲜明特质
    两岸绿意葱葱,商船往来如梭,漫步在吴江南郊的运河古纤道上,旖旎秀丽的风光令人舒心惬意。
    这是江南运河上唯一现存的古纤道。2011年起,苏州文物保护部门对古纤道展开保护性维修,最大程度还原了古纤道历史风貌。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运河古纤道也成为其中的遗产点之一。
    大运河吴江段总长42.74公里,占大运河苏州段的一半以上,沿线文化遗产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天光水色,一望皆平。平望是古运河苏州段保留最为完整的古镇之一。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曾这样评价道:“平望是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中,传统运河空间尺度保存最好、城镇与运河空间联系最为密切的一座。”
    日出万匹,衣被天下。从最初的一个小小村落,发展成为集市,再成长为丝绸大镇,运河水滋养着“绸都”盛泽成为中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
    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基础上,吴江又深度挖掘和展示文化价值,不断丰满运河文化带内涵,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延伸拓展。
    古镇震泽,是蚕丝文化的发源地。清光绪年间,震泽镇所产辑里湖丝曾在纽约万国丝绸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目前,震泽镇聚集了百余家丝绸企业,形成江苏全省仅有的丝绸全产业链,这也成为吴江大运河文化带的一个显著文化标志。
    目前,大运河吴江段沿线共有国家登记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4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7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89处,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105处,另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09处。此外,有非物质文化遗产69处。为加强对运河沿线文物的统一管理,吴江建立了点、线、面结合的文物保护网络,以每个点为单位进行保护,各区镇建立了日常巡查制度,同时重点做好智慧文物监测。
    呵护生态, 描绘城市底色
    在吴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文脉梳理提升了大运河的“气质”,生态保护则擦亮了大运河的“颜值”。
    大运河吴江段沿线生态资源丰富,以农田、湿地、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以及原生的乡村建筑景观为主。吴江以系统化思维整治水环境,优化运河两岸风貌,让人们能够走近运河、亲近运河,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之美。
    一揽子举措,体现吴江呵护运河生态的决心——
    以松陵戗港为中心,积极探索“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新模式,打造中国江南鱼米之乡生态博物馆;
    结合全区“河长制”建设和治违、治污、治隐患等“三治”工作的开展,加快对运河两岸违法码头、违章搭建、违法占用等“三违”行为的整治;
    以重点水利工程为抓手,推进运河沿线堤防加固等沿线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吴江还将着力实施一批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周边绿化,并结合运河沿线景观,将运河两岸打造成展示吴江特色的景观风貌带和生态文化带,着力构建“大运河生态景观长廊”。
    一组数字,体现了吴江保护运河生态的成果——
    2018年,吴江投入约7亿元,治理黑臭河道98条;整顿和关停落后产能企业144家,累计淘汰喷水织机5.1万余台;投资约6.6亿元,完成城乡农村接管项目366个;清理重点河湖违停船只1000多条,取缔非法码头174个;累计打捞蓝藻、水葫芦超过10万吨……在吴江,人们枕河而居,徜徉于悠闲美好的慢生活中。
    与此同时,吴江还成立了由区委**任组长、全区17家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大运办,从各相关单位抽调骨干人员进行实体化运作,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区镇之间、各板块条线之间的沟通联系协调机制。
    文旅融合, 拓展发展空间
    4月25日晚,2019苏州创博会分会场暨中国·吴江运河文化旅游节在吴江区平望镇开幕。现场,举行了2019年度文体旅融合活动发布、第二届中国(平望)运河青年文创挑战赛启动、首届长三角运河名镇龙舟邀请赛发布、平望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推介、吴江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揭牌、平望农文旅战略合作项目发布以及通运康养系列文创产品发布和文创产品秀等多项活动。运河文化旅游节期间,平望会陆续举办10大主题活动及70项精彩纷呈的子活动。以此为起点,平望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锁定民生导向,讲好“运河故事”,激活全域旅游,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行走于大运河吴江段,可以看到,沿线城镇立足自身优势,传承运河文化,寻找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共同绘就一幅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运河繁华图”。
    在古镇同里,这里完好地保留了旧时江南水乡风貌,着力打造景区与社区完美结合的模式。景区内生活着的近万名原住民,成为水乡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向游客展示着原汁原味的江南特色。
    在吴江最南部的桃源,依托5万亩水乡森林、11.5公里大运河生态优势,打造经济实力和环境魅力俱佳的水乡森林小镇。
    在毗邻上海的黎里,以文旅小镇为建设目标,积极参与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并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墟山歌融入旅游项目。同时,结合本地民俗,主推梨花节和“显宝”系列活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毕生追求,正在吴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变为美好现实。看不尽的运河风光,讲不完的“运河故事”,成为吴江奋进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2:2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吴江科技城在那个片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2:5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花港崛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4: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湾高端商务城及休闲片区就是指花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5:0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九楼寒山闻钟回复说吴江科技城片区是同里地铁站附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5:0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九楼寒山闻钟回复说吴江科技城片区是同里地铁站附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6: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v36 于 2019-7-19 16:56 编辑

新华日报头版报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0 22: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湾是现在已经启动的苏州湾总部经济区吗,绿地那一片?还是新的花港一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0 22: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sv36 发表于 2019-7-19 16:54
新华日报头版报道

吴江厉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0 23:0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lzhao1988 发表于 2019-7-20 22:00
一湾是现在已经启动的苏州湾总部经济区吗,绿地那一片?还是新的花港一带?

花港,因为是开发区搞得,你还别说就目前来讲,吴江开发区,对不住国家级这个名号,面貌堪比城乡结合部,同接壤的吴中经济开发区就搞的还可以,起码有几个点是不错的,一个吴中太湖新城,一个尹山湖,一个城南,起码那边有幢200米以上的高楼,吴江开发区是得好好规划建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8 01:05 , Processed in 0.04735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