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1日获悉,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显示,北京是位居全球第一的科研城市,居于其后的城市分别为纽约都市圈、大波士顿地区、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巴尔的摩-华盛顿地区。在全球10强中,东京位居第6,巴黎第8,其他均为中国和美国的城市。这显示了中国和美国在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上的主导地位。
1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展示了全球城市在科研表现上的变化,并指出,有可能影响到这些城市科研发展轨迹的潜在社会因素。
自然指数追踪了全球82种高水准科研期刊所发论文的作者信息。根据自然指数,除北京之外,中国还有多个城市在过去6年里对高质量科研的贡献不断增加。在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共有10座中国城市:北京(第1)、上海(第7)、南京(第12)、武汉(第19)、广州(第25)、香港(第26)、合肥(第27)、杭州(第33)、天津(第35)、长春(第42)。美国有19个城市位居全球科研城市50强之列。
当日出版的增刊着重介绍了开普敦、旧金山、慕尼黑、武汉和圣保罗这5座全球科研城市,揭示这些城市在保持其科研热点城市地位时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旧金山高涨的住房价格可能会损害其作为创新引领者的地位;武汉则受压于中国城市之间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
据悉,如今,科研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至2013年期间,德黑兰、武汉和广州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有超过500%的增长。自然指数也显示了类似的趋势。
北京位于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的首位,但在过去6年,其贡献份额正流失给南京、武汉和广州这三个“后起之秀”。武汉在全球位居第19位,在中国居第4位。但过去6年中,该市在自然指数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全球前20强的其他任何城市。这表明高质量科研的分布趋于更均衡,而不是只集中于几个热点城市。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说:“在观察全球科研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时,当地因素与全球趋势都起着相同的作用。本期增刊揭示了一些值得政策制定者和科研机构密切关注的问题,如高涨的房价、社会不平等、设备获取的便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