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ovelli 于 2017-10-10 19:56 编辑
美国的人口图。如果每一个1KM的土地完全没有人居住,就标为绿色。大约47%的美国国土是无人区。
和农田,农民,农业国相联系的,第二步是“集市”。
所谓“赶集”,这是一个无比重要,却又逐渐被淡忘的词。
每一个农民都需要赶集,通常是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二次庙会。
小农经济虽然自给自足,但毕竟还是有商贸需求的。
例如平原地带,粮食多而柴火少。山丘地带,柴火多而粮食少。
“柴米交易”,即使在最原始贫穷的地区,也是广泛存在的。如果再算一些土家织布,贸易就很丰富了。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赶集”的特征。会发现每一场赶集,步行最多二三十里地。脚程大约是二至三小时。
因为赶集需要考虑“经济性”。早上出发,晚上回来。单程二三个小时。已经是极限。
“赶集”的需求,商业的刺激,诞生了一批村镇。
譬如上海南汇,下辖宣桥镇,六灶镇,大团镇,万祥镇………
每一个镇,都有自己的人口聚集。还有一定的商业,饭店供销社大卖场。
这些“镇”的兴起,就是因为附近农民需要赶集,交易和市集的需求。
平均每个镇50平方公里。
将这个思路,继续再外沿,外延,外延,我们一步步向前推算。
交通工具的发展,会不会使得中小村镇消失。
答案是,是的。
2000年后,中国进入工业化时代,其中之一标志,是汽车产量的突飞猛进。连续突破了100万辆,200万辆,1000万辆的大关。
随着汽车的遍地,路面急剧硬化。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四方。
居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熟悉地产的人,敏锐地感觉到:地段不值钱了。
因为以前上海郊区是真不值钱。你给员工分房,分一套张江或者莘庄的房子,人家宁可和领导闹翻。也死活不要这套。
不是不要,是真心没法要。
1990年代,上海平均上班通勤时间1.8小时。在这么巨大的牺牲之下,城区边界仅到内环线。
一种以Bus为核心的城市交通,他就是那么慢。
起早贪黑,住到10KM边缘也是极限了。
住到莘庄张江,每天上下班2.5小时。不是不想要,是没法活。
但是交通工具的技术发展,彻底颠覆了这一切。
首先是轨道交通,其实是城市高架桥。最后则是汽车的普及。
汽车普及以后,人们普遍发现,20~30KM根本不算事嘛。
如果我们对“合理通勤”的定义,是每天1.5小时单程。
则汽车的1.5小时,往往可以开出去30~40公里。“城市”的概念,因此极大延伸。
不到十几年的时间,中国十大城市,纷纷长到了30KM的边界。
庸人只看眼前,哲人举一反三。
在“汽车文明”颠覆了城市内部地段之后。也有有识之士想到,“高速公路”便利,会不会颠覆“省会—地级市—县镇”格局。
造成三四线城市的空心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