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美食者 于 2017-7-13 18:37 编辑
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
3月28日上午,由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在泉州迎宾馆举行。国家工信部、福建省经信委、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及泉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发布会。
这是继去年11月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后,泉州市政府首次正式对外发布《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会上,国家工信部规划司一处处长贺晓文宣读了国家工信部关于泉州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批复。福建省经信委副主任兰文、泉州市长康涛分别在会上讲话。
“泉州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城市,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并安排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下一步,省级切块专项资金将继续对泉州市予以重点倾斜,同时将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专项、资金等资源支持泉州。”兰文表示,根据要求,示范城市将于3年后进行验收,希望泉州以此为契机,在未来三年里应把握试点示范工作要点、开辟泉州特色发展路径、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在更高起点上做好试点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
泉州市市长康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的殊荣来之不易,泉州将努力朝着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轻工装备产业基地、整合资源打造跨区域协同合作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大规模推进传统产业数控化与智能化改造、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等七项任务而努力。
泉州市是全国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11个城市(群)之一,对泉州而言,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是个系统工程。根据《实施方案》,泉州将围绕“一个核心目标、两大发展方向、三个实施途径、四大发展支撑”的总体思路,朝着建设制造强市阔步前行。一个核心目标,即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两大发展方向,即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产业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三个实施途径,即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四大发展支撑,即创新支撑、政策支撑、载体支撑、项目支撑。
泉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大市,传统制造业发达,形成纺织服装、石材、水暖卫浴、食品等10多个产业集群。一直以来,泉州主动对接、大力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后,迅速响应,在福建全省率先发布并实施《泉州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提升质量与品牌、服务型制造为三大主攻方向,进行探索产业转型升级。
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泉州考察时,鼓励泉州在“中国制造2025”中走在全国前列。随后,工信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将泉州“数控一代”纳入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编入全国典型案例,从项目计划、经费安排、创新资源上给予扶持。
2016年9月初,工信部联合国家制造强国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中国工程院部分院士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现场考察、评估泉州“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创建工作。不到三个月时间,泉州正式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准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
多年来,泉州始终专注实体经济,目前全市已有1800多家规上企业参与数控一代、智能一代工程,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40%。这些企业减少劳动用工30%,国产替代进口的装备降低成本50%,缩短产品开发周期40%。与此同时,泉州还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推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三大质量”全面提升。目前,全市拥有省政府质量奖企业4家,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705项,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此外,泉州的服务型制造,占比越来越重。去年全市电商交易额2817亿元、增长39%,快递业务量增长45%,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全市90%以上制造业企业“触网”,演绎“互联网+”制造多样精彩。
截止目前,全国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城市,分别为泉州,宁波、长春、沈阳、武汉、青岛、吴忠、成都,以及苏南五市、珠江西岸、长株潭等城市群。
综合来源:人民网、东南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