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ezeshao 于 2016-10-18 09:31 编辑
七座扶梯直达地面BRT站台。
七座扶梯直达地面BRT站台。
从2014年10月19日开工至今,合肥火车站站前综合广场改造两年工期已到,改造如何了?10月17日,记者在施工现场探访获悉, 广场地下结构在全面装修,广场西半幅全面施工,东半幅仅剩上层沥青待铺设。在明年春运之前,施工方将力争所有工程完工。
地上 广场西半幅有望年底前完工
站前广场综合改造建设内容为站前广场改造、站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其中站前广场改造总面积52200平米。17日下午,记者来到站前广场施工现场看到,目前广场东半幅已经对行人放行,广场上不少乘客拖着行李进进出出,还有一些乘客坐在花坛边休息。
未来,乘车来合肥火车站,都要在广场东半幅地面下客区下车,然后购票、进站。送客结束后,出租车则可以通过东半幅的入口进入地下负一层,继续接到站的乘客。而私家车若想长时间停放,也可以进入负一层、或者负二层。
站前广场西半幅仍处于全封闭状态,通过一些围挡,记者进入了广场西半幅。地面上,不少挖掘机等大型机器也在来回忙碌,地面的渣土也还有不少。相关人士表示,广场西半幅有望年底前完工。
地下 负一、二层正在全面装修
此次站前广场综合改造的另外一个重头戏就是“挖地三尺”,其中地下一层35530平方米,主要为枢纽换乘大厅、停车库、出租车候车区;地下二层(集中在东侧)为12000平方米的停车库。目前,地下工程正在进行全面装修。
出站口改造与枢纽换乘大厅对接
长期以来,合肥火车站的出站口位于候车大厅西侧。出站路径是先通过站台的扶梯将乘客引导进入地下的出站地道,再通过出站厅的斜坡段将客流疏导回地面。
从6月中旬开始,施工方对出站口实施改造,出站通道连接站前广场地下枢纽换乘大厅(负一层)水平连通。今后所有从合肥火车站出站的乘客都将从地下一层出站。目前,通道还没有正式打通。
下沉广场西侧出口可通北广场
相关人士介绍,枢纽换乘大厅于地下出站口西侧设置一个露天的下沉广场,露天面积共537平方米,以便改善负一层的通风采光及消防疏散条件。下沉式庭院面向检票等候区一侧为玻璃幕墙及疏散口。
该下沉广场内设扶梯及垂直电梯,今后乘客可以直接上到广场西半幅地面。 记者注意到,在下沉广场的西侧,预留了一个出口。“今后这个出口也将打通,乘客可从这里步行通向合肥火车站北广场。”
7条自动扶梯直达地面BRT站台
今后,火车站出站客流在换乘枢纽大厅通过检票闸机之后,东侧有多个出入口,从北到南依次通向的是出租车候车区、社会车辆停车场、还有地铁站。
若想省钱,公交车是个不错的选择。枢纽换乘大厅西侧,7条自动扶梯已经安装就绪,等待后期的调试。相关人士介绍,出站乘客登上扶梯之后,可以从负一层直达地面的BRT公交站(岛式站台)。届时在负一层,每个电梯入口处还将设置公交车线路提示。
地下两层均有停车位
地下一层当中,出租车车道和蓄车区的面积为7700平方米,可同时满足80辆出租车续车和24个上车位。车库和车道面积为13000平方米,可提供250个车位。地下二层全部为车库,可提供240个车位。
建设方相关人士建议,对于出租车来说,即停即走没影响。而地下停车库将会实行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由运营企业报批决定。不过,从经济和运转的角度来说,不提倡社会车辆长时间停留在地下车库。
动态 地铁3个出入口或率先投入使用
建设方相关人士透露,上级建设部门要求,整个站前广场综合改造工程越快完工越好。不过从现在来看,难度不小,通风、供电、电梯、人防等设施安装完成后,还要调试、验收。为此,建设方将力争明年春运之前,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1号线合肥站共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分别位于站前路与胜利路交口的东、西两侧,站前广场东半幅、西半幅。乘地铁到合肥火车站来坐火车的话,今后可以从广场东半幅和西半幅的出入口上来。
按照计划,轨道交通1号线在今年12月底将开通试运营。建设方相关人士透露,1号线开通试运营后,设置在站前路与胜利路交口的东、西两侧的出入口,站前广场东半幅的出入口,都有望率先投入使用。
景观 地面景观经济适用力求美观
建设方相关人士表示,合肥火车站不仅是城市交通的枢纽,更是城市的客厅。为此,站前广场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必须展现出合肥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为此在地面景观打造上,讲究经济、实用的同时还力求美观。
迎宾大道在空间上与站房建筑和中央花坛形成对景关系,笔直的迎宾大道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纵深视线感。整齐的两排树阵以美丽、高雅的造型与站房建筑、迎宾路和中央花坛遥相呼应。两侧布置景观灯柱,丰富夜间灯光效果。
对于进站及集散区,建设方将场地进行艺术上的划分,整个广场以绿化植物为主,打造乘客可以在此休息停留的树池。中间有一个大的中央花坛和一个方形的植物带。整体的设计布局纵深感与铺装平行,形成强烈的视觉感。
休闲活动停留区,属于站前广场的入口区,也是一个对外展示、对内引导的空间。为了让人流快速通过,所以仅在这个区域的两侧设置了树池座椅。将所有景观元素都以钟表的方式串联在“表带”上,提醒乘客时间上的警示。
晨报首席记者 方佳伟/文 星级记者 李福凯/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