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32986|回复: 627

千年梦回 - 杭州西湖成功申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5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4日,世界读懂了西湖。

巴黎时间下午5: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执行主席戴维森·赫本敲响了手中的小锤。

这一锤,代表了一个杭州人期盼了多年的结果——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锤音刚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有成员国代表为西湖送上了热烈的、长时间的鼓掌。

西湖,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

从今天起,西湖,杭州人心头最柔软的这一汪盈盈碧水,最珍贵的这一片青山绿谷,被送上了世界的大舞台,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这一刻的杭州,已近深夜。在这个莲叶荷田田的初夏,湖上那一层层浓得化不开的绿色,那盛放的粉红色荷花,正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不知道各国代表们能不能感受到这股清香呢?

15分钟顺利过关

16个国家代表的唯一提问是:祝贺西湖

西湖的审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会议厅中进行。

这个会议厅的结构与我们的省人民大会堂很像,会场呈一个扇形,分上下两层。会场主体结构采用灰色的混凝土和原木,很简洁,也很有设计感。

由21个成员国代表组成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坐在会场中央,以主席台为中心,依次围坐着成员国代表、项目申报国代表和工作人员。

会议现场设有两个大屏幕,用英文和法文显示会议的最新的进程。

杭州代表团于巴黎时间下午3点入场,在等待2个小时后,5点40分,大屏幕上出现了西湖的地图和照片。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资深专家苏珊·丹尼尔用英语介绍了西湖的普世价值以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初步评估意见。

伴随着苏珊的讲解,会场上巨大的屏幕用英文和法文逐一展示西湖的地域图和实景图片。

“接下来,各国代表会将就自己关心的内容,提出问题,一般来说争议越少的项目,花费的时间就越少,祝福西湖!”坐在我旁边的荷兰观察员说。

5点40分,大会执行主席请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对项目发表意见或是看法。

现场,俄罗斯、约旦、瑞士、尼日利亚、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爱沙尼亚等16个国家的代表就西湖的问题举手发言。

非常有意思的是,所有国家发言是——杭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我们要祝贺中国、祝贺杭州、祝贺西湖。

现场还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插曲,当来自瑞士的代表祝贺杭州西湖时,戴维森·赫本主席风趣地说:“你怎么把我该说的话都说了,祝贺的话不是应该留到最后,由我来说吗?”

大会主席随即请报告人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意见。然后,大会再次征求代表意见,大家的回答是:祝贺杭州。

大会主席宣布:杭州西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时,法国时间下午5点55分。

从审议到通过,只用了15分钟。

“审议时间与西湖差不多的项目很多,但是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多国家观点如此一致,赞美一个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童明康向杭州人民表示祝贺

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

西湖申遗成功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童明康代表中国政府发言。他说,今天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今天西湖得到了全世界的热情关注,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西湖文化景观代表了景观美学的追求与理想,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以及广大国际同仁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大家对杭州西湖景观的充分关注和全力支持。同时,他向为西湖文化景观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杭州人民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西湖成型于2000多年前,我们有信心让西湖的辉煌和美丽再延续2000年。他在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及缔约国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后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履行《世界遗产公约》,为世界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杭州进入了“后申遗时代”

六大承诺保护西湖

申遗结果出炉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给代表团发来贺信。

在大会现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西湖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高兴地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今天,在杭州5000年建城史,将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西湖申遗终于成功了。此次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共杭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委,衷心感谢关心支持西湖申遗的中央领导,衷心感谢帮助指导西湖申遗的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打下扎实基础的杭州市老领导、老同志,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献计出力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特别要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作出无私奉献的800多万杭州人、新杭州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是西湖申遗的无名英雄、保护西湖的最大功臣。

王国平说,申遗不是目的,保护西湖、造福后代才是目的。我们要借助西湖申遗成功的东风,更有效地保护好西湖。西湖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已经存活了2000年。西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保护西湖的历史。保护西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我们将继续秉承“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理念,兑现六大承诺:“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我们相信,杭州将会一诺千金,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我们深知,西湖是杭州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我们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更加努力地保护西湖这个杭州城市的“根”与“魂”,把自然景观更加美丽、人文景观更加丰富的“东方文化名湖”传承给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会执行主席宣布: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西湖申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鸳鸯戏水  

西湖文化景观所在地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面环山,东南面海,出于浙西丘陵山区向杭、嘉、湖平原沉降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常年湿润,植被类型从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湿地过渡。

西湖景观申报范围由温湿的气候和多样的自然环境为动物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据统计,目前景区内有鸟类193种,兽类16种,爬行类26种,两栖类11种,鱼类51种,无脊椎动物1000余种。

西湖周边植被茂盛,物种极为丰富。申报范围内目前有种子植物184科739属1369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9属28种,被子植物150科675属1272种,蕨类27科45属68种。

西湖周边古树名木众多,大多与宗教寺院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灵隐、天竺、吴山以及孤山一带。总计共有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25株,其中包括香樟69株、枫香11株、苦槠2株、银杏13株,其他如楸、珊瑚朴、龙柏、沙朴、腊梅、花楸、黄连木等共22个树种,这些古树名木共同见证了西湖周边在历史时期植被茂盛、植种丰富的良好自然生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群山-西湖周围的群山属于天目山余脉,是因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古泻湖周边的褶皱山,峰峦层叠起伏,自然风光秀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周围的群山属于天目山余脉,是因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古泻湖周边的褶皱山,峰峦层叠起伏,自然风光秀美。湖西的群山是西湖主要天然水源的发源地,其中发晕的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溪、长桥溪、九溪等溪流,是西湖的重要水源。自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清代(公园19世纪)的两千余年间,伴随着西湖东岸的人类聚居和城市发展,西湖周边的群山也逐渐受到开发,成为文人名士的游赏、居住地和佛、儒、道等文化和宗教活动的开展地,西湖群山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西湖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要素。根据西湖上的景观视域所及范围,涉及的西湖群山总分布面积300多公顷。

    西湖群山按文化活动开发沿革和相对于西湖的地理方位,可分为北山、南山两套峰峦系列,以湖西侧的最高峰天竺山为界。根据山势高低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由沿湖的孤山、丁家山和夕照山构成,海拔高度均在50米以下,第二层次主要由海拔在50米至150米左右的山体构成;第三层主要由海拔高度在150米至250米间的山体构成;第四层次由西湖群山的外圈山峰构成,海拔高度多在250米至400米间。

    西湖群山根据岩性差别又可分为两类:其中第四层次属高丘陵地形,岩性较硬,不易风化侵蚀,峰峦挺秀,溪涧纵横;海拔较低的内三层属低丘陵地形,山体多为向斜山地,易受水流溶蚀,天然溶洞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水域宛若一幅山水画
西湖水域宛若一幅山水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晚静默的西湖

西湖水域原为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后在长江和钱塘江的大量泥沙冲淤下,逐渐变为泻湖。大约在2600年前,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堵塞了湖与海的通道,又使其变为淡水湖泊。经历代人工疏浚治理,演变至今。

西湖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面积559.30公顷。湖面东至湖滨路,南到南屏山、夕照山、九曜山,西到玉岑山、吉庆山、丁家山、三台山,北濒栖霞岭、葛岭和宝石山。

全湖被孤山以及人工建造的白堤、苏堤划分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小南湖五个水面,各湖水体通过桥洞相互沟通,形成“湖中有湖”的格局,增强了水体景观的层次感和含蓄性。沉静而优雅的湖水,是联系堤、岛、桥、涵、塔、寺、园林等景观构筑的重要景观要素。

西湖水域位于杭州城西,在城市水源补给、生态调节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人们在此历代栖息生活的保障。在持续至今的西湖疏浚过程中,西湖水域的城市功能从农业灌溉、城市用水演化为生态功能和观赏功能,体现了人类聚居地选址、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科学性,始终体现出中国追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价值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3: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山_2008 于 2011-6-25 13:59 编辑


山与水呈现出水墨画般的层次感-三面环山一面城

山与水呈现出水墨画般的层次感

西湖山与水的空间尺度给人以舒适、亲切的感受,既宜于游览,又便于观赏,具有天生自然的精致和细腻;同时,依傍于湖山之侧的城市,与湖山形成了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西湖的湖、山、城整体的景观空间特征,呈现出人与自然的独特的整体感和亲和感。西湖的山水空间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征,高度契合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山水模式,而被历代推崇为反映中国山水美学思想的典型景观和山水人居的典范,维系和传承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水丰盈平静,呈现出与岸无间的亲和感。

西湖的群山虽体量精致、却层叠绵延,视觉空间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感;西湖的水域规模适中,自湖上四望,湖岸可辨,视觉空间上具有适宜的围合感和尺度感;同时,湖水的丰盈与平静,还呈现出湖与岸无间的亲和感;湖东的城市界面则临湖带状展开,舒展而充满动感和活力,形成了湖东一抹鲜活独特的风景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4: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具有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景观空间特征。

群山以湖面为中心,层叠连绵地在北、西、南三面环绕着西湖,状如马蹄;湖东则为平坦的土地,座落着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杭州城。群山环抱着湖、古城依傍着湖,三者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一方面形成了立体、丰富的景观空间,另一方面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的和谐共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4: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堤身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5)。现堤全长2797米、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左右。苏堤上有六座始建于北宋的单孔半圆拱石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4: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堤是西湖上东西向的长堤,与断桥相连。白堤西与孤山相连,距湖北岸约300米,距湖南岸约2000米,分湖面为北小南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20)。现堤全长987米,宽33米。

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可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堤上内层是垂柳,外层是碧桃,春天是观赏最佳时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7 17:41 , Processed in 0.07901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