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项经济指标全市“领跑” 固投对全市贡献率第一
日期:2015-5-12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一季度,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步提升,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94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引资总量(不含滨湖新区)79.73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不含滨湖新区)6493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27.6%。一季度,我区GDP、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等8项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城区第一。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在滨湖新区徽州大道与南京路交口,合肥光谷金融港正加快建设,该项目不仅是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还将成为合肥第一座金融主题产业园,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分批交付使用。此外,万达文旅城、绿地中心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加快建设,正引领着包河大步跨入全省“现代服务业第一强区”。
在经济新常态的考验中,我区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季度,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8.5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位居全市城区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2%,成为拉动我区GDP增长的主力军。服务业中,金融、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18.1%、14.9%和16.6%,其中,尤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最为迅速,一季度全区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5.2%,高于全市增速35个百分点。
固投对全市贡献率第一
在滨湖车辆段铺轨基地,轨道车载着一段地铁轨道,紧张地进行铺轨作业,为轨道1号线2016年正式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地处全市大建设的主战场,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高位高增长。
今年以来,我区继续落实大项目调度、领导包联服务、土地建设规划联席会议和经济运行调度会“四大制度”,出台《关于聚焦重点领域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聚焦现代金融、现代商务、高技术服务、都市工业、新兴文化、高端生活性服务六大重点领域,着力建设滨湖新区、高铁片区、包河经开区、生态旅游核心区、广播影视基地、老城区六大板块,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季度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94亿元,占全市比重为19.6%,较2014年提升0.79个百分点,对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7.2%,较2014年提升20个百分点,贡献率位居全市第一。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在繁华大道及纬一路沿线,我区已聚集保时捷、奥迪、捷豹、路虎、特斯拉、宾利等40多种品牌汽车4S店,仅限上汽车企4S店就达到39家,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一季度,占我区零售额最大构成的汽车类累计实现零售额29.4亿元,同比增长16.6%,占合肥市该类值零售额的30.7%。一季度,累计零售额达到亿元的汽车企业有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共实现零售额13.2亿元,拉动总零售额增长2.4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至2014年,总量从211.1亿元增长到306亿元,新增限上企业88家。我区还不断培育特色街区等消费增长新亮点,今年还将完善升级罍街二期、中隐于市、庐城后街三期、金水坊等项目,稳步推进万达万年埠、绿地半生缘等项目,重点谋划塘西河北岸中山路沿线特色街区及苏拐、塘拐项目,力争建成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街区。(张欢 李文琦)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