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公交一直备受诟病
对比 2001 年和 2010 年市域居民出行调查结果,非机动化出行比例由 2001年的 56.9%下降到了 2010 年的 50%左右,摩托车出行由于受到禁摩政策的影响,由 2001 年的 25.2%下降为 2010 年的 11%~13%,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由 5.2%增加到了 15.9%~19.6%,公交出行比例也由 5.3%增加到了 15.1%~18.3%,增幅略大于小汽车出行的增幅。
东莞市现状居民出行结构处于均衡发展模式状态,其中公共交通出行约20%,非机动化交通出行约 50%,小汽车及其他机动化出行方式约 30%。
根据东莞市交通发展战略测试结果,东莞市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采取适当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从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降低小汽车的使用频率,形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慢行交通”的低碳交通发展模式。
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中,5 条城际线经过东莞,分别为穗莞深城际线、莞惠城际线、佛莞城际线、中虎城际线和虎岗城际线。
 穗莞深城际(广州—东莞—深圳):为珠三角东岸城际客运主轴,本线经过东莞主要镇区,衔接深圳机场,经过深圳西部滨海新区延伸至深圳福田中心区,将广州、东莞、深圳三个城市轨道网衔接在一起。
 莞惠城际线(东莞—惠州):本线为东莞和惠州间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再通过穗莞深城际,进一步加强了惠州、东莞与广州间联系。
 中虎城际线(中山—南山—虎门):本线为珠海、中山、江门与深圳、东莞、惠州间开辟了新的通道,进一步加强了珠江口两翼的联系,对珠三角两翼地区在经济上互补发展作用重大;同时,主要承担东莞与珠三角区域各大城市客运交通联系功能。
 虎岗城际线(虎门—龙岗):部分利用城市规划的 12 号线通道,沿龙平西路、龙平东路、深惠公路至坪山。本线为中山、江门和长安、虎门至东莞和深圳东部地区提供了新的便见通道,减少了对深圳主城区的交通压力。
 佛莞城际线(佛山—东莞):佛山至长隆段与广佛线与广佛环线共用通道,向东经石基、莲花山,过珠江至东莞境内,在洪梅与穗莞深城际、莞惠城际衔接,并通过穗莞深、莞惠城际与深圳、惠州沟通。本线主要承担佛山、广州南部地区与莞城及沿线客流,加强东莞与广佛大都市区的交通联系,融入珠三角轨道路网体系中。
东莞市域范围内,5 条城际线共设置城际车站 22 座,其中 3 座主要城际枢纽,分别为望洪城际站、长安厦边站和长安金沙站,望洪城际站为穗莞深、佛莞和莞惠三条城际线换乘枢纽,长安厦边站为穗莞深、中虎和虎岗三条城际线换乘枢纽,长安金沙站为穗莞深和虎岗城际线换乘枢纽。与铁路衔接的城际站包括东莞南站(虎门火车站)、东莞东站。
穗莞深城际线共设车站 10 座,分别为中堂站、望牛墩站、望洪城际站、洪梅站、沙田站、厚街站、东莞南站(虎门火车站)、虎门商贸城站、长安厦边站、长安金沙站。
莞惠城际线共设站 11 座,分别为望洪城际站、道滘站、东莞新城中心站(西平站)、东莞东城南站、寮步站、松山湖北站、大朗站、常平城际站、东莞东站、樟木头站、谢岗站。
佛莞城际线共设站 2 座,分别为望洪城际站和麻涌站。
中虎城际线共设站 1 座,为长安厦边站。
虎岗城际线共设站 2 座,分别为长安金沙站和塘厦南站(或凤岗北站)。
城市轨道:
(1)1 号线
1 号线是一条西北-东南方向的直径线,全长 69.6 千米,设站 24 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 3 座。
 功能:连接西北片区、中部片区和东南片区,加强了各片区与中心城区以及沿线各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 途经城镇:麻涌、望牛墩、洪梅、道滘、万江、南城、东城、大岭山、松山湖、大朗和黄江 11 个镇区。
 线路走向:以麻涌西站为起点,途经广麻公路、望沙路、水乡大道、万江大道、鸿福路、八一路、莞长路(G107)、建设路、新城大道、松佛路、富民大道、公常路至黄江南站。
 与区域交通枢纽衔接:1 号线与穗莞深城际线在望洪站衔接,与莞惠城际线在东城南站衔接。
 与周边城市轨道网衔接:在麻涌西站预留延伸条件,延伸至黄埔客运港站,与广州 5 号线衔接,延长衔接段长约 5 千米,根据与广州市发改委沟通意见,1 号线可向西跨越珠江经黄埔客运港在夏园站广州 13 号线、5 号线换乘的方案;在黄江南站预留延伸至深圳条件,与深圳轨道交通6 号线在光明新区站衔接,延长衔接段长约 8 千米。
(2)2 号线
2 号线是一条由北部-西南方向的切线,全长 55.7 千米,设站 23 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 2 座。
 功能:连接西部城镇密集带,加强城区与厚街、虎门、长安之间的联系;为沿线城镇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与珠三角区域轨道交通枢纽衔接,支持东莞与广州、深圳和香港的区域合作。
 途经城镇:石龙、茶山、东城区、南城区、厚街、虎门和长安 7 个镇区。
 线路走向:北起新东莞火车站,向西途经莞龙路、东城中路、东莞大道、莞太路、连升路止于长安新区东站。
 与区域交通枢纽衔接:2 号线与穗莞深城际线的东莞南站(虎门火车站)衔接,与莞惠城际线的西平站(新城中心站)衔接。
 与周边城市轨道网衔接:2 号线长安新区东站预留向南延伸至深圳的条件,与深圳 10 号线、6 号线和 13 号线衔接,具体衔接方案待深圳 10号线、6 号线和 13 号线的线位方案稳定后再进一步研究。
(3)3 号线
3 号线是一条西南-东北部的切线,全长 66.2 千米,设站 24 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 2 座。
 功能:促进东莞市东西部交通联系,加强松山湖与长安、常平的联系,并通过区域轨道交通枢纽东莞常平站、东莞东站沟通与外界的联系。
 途经城镇:长安、大岭山、松山湖、大朗、东坑、常平、桥头和企石 8个镇区。
 线路走向:西南起于长安新区南站,途经新沙西路、靖海中路、S358、长青西路、德政中路、莞长路(G107)、新城大道、常平北环路、口岸大道、常东路、大东路、东平大道,止于企石博厦站。
 与区域交通枢纽衔接:3 号线与穗莞深城际线的长安金沙站衔接,与莞惠城际线的松山湖北站和东莞东站衔接,与广深铁路的东莞常平站和京九铁路东莞东站衔接。
(4)4 号线
4 号线是一条位于东南部东西方向的切线,全长 26.8 千米,设站 9 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 1 座。
 功能:促进塘厦片区与其他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增加城市凝聚力;以轨道交通引导具有后发优势城镇的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途经城镇:黄江、塘厦和清溪 3 个镇区。
 线路走向:线路始于 1 号线黄江中心站,经清龙路、塘龙路、清塘路、清凤大道、聚富路、康怡路,止于清溪汽车站。
二、市域补充线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补充线方案由 5 条市域补充线路构成,总长 177.7 千米。
 补充 1 号线:全长 54.1 千米,加强城区与周边镇街的联系,覆盖主要客流走廊,加强了城区与生态园的快速联系,主要途经中堂、万江、莞城、东城、寮步、茶山、石排、麻涌等镇街。
 补充 2 号线:全长 30.0 千米,加强西北部片区城区组团与石龙组团的联系,覆盖主要客流走廊,主要途经万江、高埗、石碣、石龙等镇街。
 补充 3 号线:全长 40.3 千米,加强了东莞站与各镇街的联系,同时加强了生态园与各镇街的联系,主要途经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桥头、常平等镇街。
 补充 4 号线:全长 33.2 千米,加强了东北部片区和东南片区的联系,加强了东莞常平站、东莞东站与各镇街的联系,覆盖了东莞东部南北向的客流走廊,主要途经常平、樟木头、塘厦、凤岗等镇街。
 补充 5 号线:全长 20.1 千米,加强西北片区、中部片区与东北片区、特别是重要区域交通枢纽新东莞站和东莞东站之间交通联系,主要途经寮步、常平等镇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