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angguo

[规划] 《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全文发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2、电子商务。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联动、创新发展”的原则,依托产业优势,完善支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招大扶强,推动应用创新,实现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支撑体系、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逐步建成2-3个产业集中度高、带动力强、在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集聚区,使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成为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到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零售额超过700亿元。到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零售额超过1000亿元。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零售总额超过1600亿元。

  (1)培育经营主体。支持基础好、潜力大、成长快的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合肥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和分支机构,培育若干个有较强竞争力、在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围绕合肥家电、汽车、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整合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资源,创建若干个全国同行业领先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整合政府、通信运营商、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资源,建设集网络监管、政策发布、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支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示范企业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认定一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形成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园区)、示范企业引领发展的局面。

  (2)提升应用水平。推进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鼓励龙头企业以优化供应链为核心,加快制造业高端化进程。推进商贸业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店和网店的有机融合。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多部门联合通关服务综合试点。大力实施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鼓励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支持建立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电商企业在便民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养老服务等领域扩大电子商务应用。

  (3)促进产业集聚。按照“产城一体、差异发展”的原则,支持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白马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电商谷等建设,构筑集商品贸易、物流仓储、融资支持、研发创意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公共服务配套,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楼宇经济。依托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创建互联网金融集聚区,促进金融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专栏8  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合肥)动漫创意电子商务产业园、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滨湖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合肥华南城电子商务园、安徽白马电子商务产业园、巢湖经开区安徽电商谷等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通过扶持重点领域、培育骨干企业等途径,不断丰富和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到2015年,我市双软认定企业超过700家,拥有3-5家具有较强带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特色明显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核心集聚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到2017年,双软认定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拥有5-10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达到国内一流软件城市水平,在智能语音、物联网、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到2020年,双软认定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从业人员突破30万,拥有1-2家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2100亿元。

  (1)加快推进软件开发和应用。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支持美亚光电、巨一自动化、工大高科等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促进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物流、管理环节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强化继远软件、科大立安、皖通科技、三立自动化等企业在电力、公共安全、交通、水利等行业应用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鼓励四创电子、科力信息、安徽浪潮等企业在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教育、卫生、金融等方面应用开发中寻求突破。

  (2)开展信息增值服务。大力发展涵盖信息传输、数据内容和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业。以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为载体,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在合肥共同研发原创数字内容产品、动漫游戏、3G网络游戏,培育网络游戏产业新的经营模式和服务业态,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发行运营平台。依托龙讯半导体、同智机电、华恒电子等企业,围绕家电、汽车、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消费电子等产业对MCU芯片、IGBT器件、智能功率模块的需求,引导本地企业设计芯片产品,提高集成电路本地化配套率。

  (3)加快语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部省院市合作机制的优势,加快推进语音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车载终端、语音教学考试平台等研发产业化项目,以“百亿企业、千亿园区、千亿产业”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政策配套、示范应用等途径,打造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重点推进汽车、家电、呼叫中心、教育等领域的语音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吸引20-30个语音研发中心或生产线项目落户语音产业园。

  (4)推进行业应用。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生产领域的带动作用,在家电、交通、物流、制造等行业形成领先的服务产品。有效发挥移动互联网对生活领域的提升作用,深化面向餐饮、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等应用,重点发展移动支付、移动娱乐、移动阅读、移动资讯、移动搜索、移动位置等服务。推动移动互联网在教育、交通、公共安全、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提升移动教育、移动办公等应用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4、物联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逐步实现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到2015年,建立完备的物联网行业细分、认定、评价体系,突破若干物联网技术关键环节,推广10-20个示范作用显著的物联网项目,培育5-10家产值过亿元的物联网企业,物联网产业年产值突破80亿元。到2017年,在物联网示范应用、核心产业、关键技术、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将合肥打造成中部一流的综合性物联网技术应用城市,初步形成年产值150亿元的物联网产业群。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年产值超300亿元,物联网技术融入城市运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将合肥打造成产业化应用好、专业化能力强、市场化程度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物联网经济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专栏9 现代服务业物联网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智慧合肥”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合肥市物联网政务平台、新型物联网通信网络、物联网软件中间件研发、皖通科技车联网信息采集平台、朗坤物联网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森力电子智能车联网信息化服务系统、维天运通路歌管车宝系统等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5、文化产业。

  构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龙头企业为骨干、产业基地为载体、重大项目为支撑,结构合理、整体协调的文化产业格局,将合肥打造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化资源聚集中心、文化产品生产流通中心、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中心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2015年达到8%左右,2017年达到10%左右,2020年达到12%左右,文化产业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

  (1)壮大产业体量。数字出版产业。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合肥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内容+平台+终端”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内容制作与加工、数字阅读终端设计与制造业,打造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动漫游戏产业。围绕国家级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国内外动漫企业与本地企业、电视芯片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和运营在线、离线视频游戏。提升动漫渲染等共性技术,加强动漫企业技术装备支撑。支持合肥广播电视台开设动漫频道,推动传媒企业与动漫游戏企业合作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围绕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延伸影视产业链,引进一批国内知名影视企业、影视领域投资机构等各类主体,推动广播影视产业集群发展。创意设计产业。通过引进和培育,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媒体创意、生活创意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创意的产品转化率。

  (2)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高新技术在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在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传播力。促进院线经营、文化旅游、票务销售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标准化。加强仿真雕刻技术、仿古处理技术、工艺品模型制作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石雕、木雕、砖雕等合肥特色工艺品业中的应用。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一核两环三区多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智能语音、创意设计)发展核,重点发展巢湖特色文化体验环和外围生态文化旅游环,逐步建立包河数字影视产业功能区、蜀山电子商务产业功能区、庐阳文化休闲功能区,在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县(市)区布局若干重要的增长点,推动合肥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

  (4)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出台合肥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重点发展以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智能语音等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施园区间的战略联盟,以集约化经营和规范化发展策略,带动相关产业及其后续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加快建设开放、快捷、专业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面向创新的公共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和技术人才储备交流平台,提供可共享共用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信息资源、中介服务,降低园区文化创意企业的创业和运营成本,放大集聚和规模效应。


专栏10  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国家广电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滨湖文化综合体项目、中设创意产业园、包公故里生态文化园、巢湖市巢父生态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二期工程、铭传文化生态园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空间布局

  根据我市“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整合空间资源和发展要素,实施“提升中心城区、拓展南北两翼、推动东进西出”战略,积极构筑“一核引领、多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一)一核引领。

  主城区为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以发展金融、商贸、中介、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着力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加快商贸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医疗服务、家居养老等行业,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引领全市乃至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多区联动。

  综合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轨道交通和商圈格局等各种因素,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的整体规划。未来几年,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高端服务业要素集聚和服务企业的集群发展,逐步形成若干个层次清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

  (三)集聚区规划布局。

  1、旅游集聚区。

  (1)三河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集聚区。利用肥西三河古镇自然人文优势,开展特色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万年禅寺二期工程,启动郑善甫故居修复工程。建设花灯馆、碑石园、根雕馆、奇石馆,开发游客互动项目,向游客提供农耕、农家生活体验。充分利用三河清平十里葡萄长廊、万亩荷塘和广阔巢湖水面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古镇文化游、乡村游、生态游,打造三汊河生态湿地景观带,延伸三河旅游产业链条。

  (2)庐江旅游休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合肥南部副中心的定位,在规划、建设和发展上与主城区实现等高对接。利用庐江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合肥南部商贸物流副中心。以汤池温泉旅游开发为龙头,建设庐江南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全面开发庐城人文旅游,大力推进冶父山、环巢湖等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3)中庙旅游休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巢湖优势,打造大型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游艇俱乐部、高级养生度假酒店以及画廊、酒吧、茶吧、餐饮、教育培训机构等休闲度假行业。以度假旅游为重点,建设中庙特色商业街区。

  (4)巢湖半汤旅游休闲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巢湖半汤温泉优势,以温泉洗浴为中心,充分利用巢湖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引进多种服务业态,规划发展集旅游、度假、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物流集聚区。

  (5)肥东撮镇商贸物流开发区。依托合肥裕隆农机大市场、华东国际建材中心等市场,建立建材、农产品、机械钢铁等交易中心,形成区域物资转运中心。依托安徽商贸物流开发区和普洛斯物流园、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物流快递企业,打造电子商务快递中心,形成区域电子商务快递中心。依托建华生态湿地荷花园等文化示范园,大力发展各类休闲文化产业,加快华盛大运城五星级洲际酒店、东方早城等一批商业地产建设,形成区域休闲人居中心。

  (6)巢湖港口物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裕溪河东岸、裕溪路以南的仓储物流基础,建设占地规模千亩的现代仓储物流基地。发挥裕溪河上下游各作业港口的优势条件,规划发展集仓储、加工、包装、运输、配送、保管、商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7)大兴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以中国合肥(周谷堆)农产品国际物流园项目为基础,重点扶持合肥春天物流地块升级改造(商业综合体)、海尔智慧城、保利•东郡自持商业地块等项目建设,打造功能齐备的物流业集聚区。

  (8)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结合机场规划和航空业发展需求,着力发展与航空企业相配套的服务业,建设航空偏好性总部经济及高端商务业基地,注重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保税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临空型综合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空港物流基地,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打造临空经济区现代物流产业基地。

  3、金融集聚区。

  (9)北一环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以财富广场为龙头,大力发展北一环沿线商务楼宇经济。在现有西门子、汇丰银行、中荷人寿、华夏银行、阳光保险集团、九江银行、中信证券等多家企业总部的基础上,积极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和研发、金融、信息咨询等商务服务机构落户,加快形成总部经济和金融业集聚区。

  (10)滨湖金融后台及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依托滨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加大对金融和金融服务机构的招商力度,重点吸纳银行、证券、信托、金融保险、投资机构、投融资中介、担保等金融服务业和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等高端中介服务业,依托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和世纪金源商业中心,建设滨湖金融后台及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

  4、商贸流通集聚区。

  (11)华南城商贸集聚区。推进合肥华南城建设,形成集专业批发市场、仓储物流配送、综合商业、电子商务、会议展览、生活配套、综合物业管理等七大核心模块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市场群。

  (12)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以宝湾物流、润恒物流、园鑫医药物流园等为载体,构建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区。以北城世纪城、恒大帝景、恒大北城城市综合体、中环城、合众健康谷等大型商业开发项目为支撑,形成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3)站前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以胜利路为轴线,结合明光路老火车站改造和安徽大市场、信地城市广场三期项目,发挥以元一购物广场、胜利广场、站前路服装市场为重要接点的“三点一线”商贸集聚效应,形成广场文化与购物休闲有机融合的服务业集聚区。

  (14)中央商务区。在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和北一环围合范围的老城区,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在提升现有商务业态的基础上,着力汇集金融、商贸、中介、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集聚辐射力,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

  (15)环天鹅湖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各类企业总部、研发、财务、中介、咨询等机构,建成若干商业综合体,打造环天鹅湖商务楼宇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利用天鹅湖、安徽省博物馆、合肥奥体中心等环境、人文和体育资源,形成新的旅游休闲景区。

  (16)蜀山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区。以电子商务为主线,构建包括电子商务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支撑项目在内的产业集群。重点引进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建立网上商城,培育一批B2B、B2C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引进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信息服务、认证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电子商务关联服务企业,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子商务产业园。

  (17)马鞍山路服务业集聚区。在马鞍山路沿线及与之相交的街道,实施小地块改造、城中村改造、“旧楼宇更新”和工业楼宇业态调整,实现街面美化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楼宇经济和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建设全新的服务业集聚区。

  (18)高铁南站服务业集聚区。以零售业态和高附加值批发市场为主,在高铁南站核心区域建设商业、酒店、餐饮、文化、娱乐、金融、办公等服务设施,形成商业副中心。

  (19)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会展层次和水平,形成区域性重要的会展服务业集聚区。整合招投标中心市场、文化知识产权市场、环境能源市场、农村产权市场、金融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打造国内创新要素交易大市场。

  (20)平板产业集群服务业集聚区。围绕平板显示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陶冲湖公园良好的区位和生态优势,以合肥京商国际商贸城为引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产业特色明显,集商务、研发、教育、休闲于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

  (21)王嘴湖服务业集聚区。以砂之船(合肥)艺术商业广场为依托,着力打造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十字金街、罗马街等特色项目,形成以国际国内名品服饰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主要经营业态的服务业聚集区。

  5、文化创意集聚区。

  (22)高新区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动漫产业基地及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内的载体建设,完善周边金融、学校、医院、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打造中国最大的动漫图书基地、动漫产权交易集散地。不断丰富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服务外包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专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增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功能。

  (23)柏堰湖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推进中航工业合肥文化创意产业园及城市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造三大板块:中航工业航空飞行娱乐中心、航空飞行器仿真民用研发平台和现代影视艺术(含动漫)作品创作、经典影视作品3D制作、经典影视作品模拟体验及演艺中心,力争成为安徽省最大的3D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品交易中心。

  (24)磨店职业教育服务业集聚区。坚持“政府统筹、市场导向、校企结合、办学自主”的原则,大力吸引国内外高等、中等职业院校进驻磨店职教城,将其打造为集学历教育、实习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以服务合肥经济圈的家电、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为主,同时面向长三角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6、海关特殊监管区。

  (25)综合保税区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推动合肥综合保税区建设,围绕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参与现代国际物流分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商品展示展销等,推动合肥乃至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努力打造资源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高地。

  (26)出口加工区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着力点,加强出口加工区进出口平台功能建设,实现大港口、大物流、大型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业互动发展,形成集货代、结汇、委托设计、研发、风险投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08: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08: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规划能实现,不是画大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1 06:27 , Processed in 0.03922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