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angguo

[时讯] [2014.06.11]--[合肥时讯新闻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1 23: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日报]追寻跨越赶超的"合肥速度"






2014-06-11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4-06/11/c_1111083841.htm






   新闻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犹如逆水行舟,退让就是失败,迟疑将遭淘汰。

    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披荆斩棘,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工业立市、创新驱动、县域突破……敢于碰硬,攻坚克难,在腾身而起、大步迈进中,“合肥速度”赢得世界目光的关注。

    上网搜索“合肥速度”,2580万个相关链接跃然眼前:GDP增长、投资增速、财政收入提高、工业大项目投产、道路建设、办事效率……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合肥实现了转型发展的“又好又快”!

    咬定青山不放松,扭住发展不动摇。合肥走上了一条“创新、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路子,翻开了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征途上迈出了“合肥脚步”,刷新了“合肥速度”。

    经济“加速跑”

    立显“马太效应”

    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可以梳理出合肥经济增长在岁月中的滚烫足迹——

    1978年合肥GDP突破10亿元,1994年突破百亿元,2003年超过500亿元,2006年一举跨过1000亿元!

    从10亿到百亿,历时16年;从百亿到500亿,用了9年;从500亿到1000亿,仅用时3年。

    到了今年,仅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就突破了1000亿元!

    今年1~4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2700亿元,增加值680亿元、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1700亿元、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637.4亿元、增长24.2%;财政收入312.4亿元、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7.6亿元、增长29.3%。

    超哈尔滨、石家庄、长春、西安,生产总值居第10位;

    超福州、石家庄,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第10位;

    超哈尔滨、福州、长春、济南,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居第10位;

    超南京,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第2位;

    …………

    合肥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的位次,大多从第17位、第18位,提升至或逼近前10位,“新跨越、进十强”的蓝图正日渐清晰。

    高质、高速、高效,引来投资合肥的龙头企业盛赞连连。在滨湖万达文化旅游城开工仪式上,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感慨地说:“合肥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双方创造了新一轮的‘合肥速度’!”“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11天。合肥市的办事效率之高、合作态度之诚恳,让联想人十分感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对项目在合肥的进程赞叹不已。

    在全国,加速追赶的步伐从未停歇,“合肥速度”一马当先;在全省,经济总量更是牢居第一,领头羊、排头兵地位愈加稳固。

    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已经显现。

  产业“爬楼梯”

    爆发“倍增效应”

    5月29日中午,在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德邦物流呼叫中心”,大厅里近百名年轻人正在紧张忙碌着。接单、核实、调配、发货……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这群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瞅准了发展大趋势,积极投身电子商务这一“朝阳产业”挥洒青春汗水,而合肥正在打造“中国呼叫中心之都”,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为他们提供了圆梦的大舞台。

    合肥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升级是当前产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谁做好了“转”和“升”的文章,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近年来,合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创新驱动”等战略,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合肥参与区域竞争、抢占高端市场的主要路径和提升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推动产业升级,合肥始终快马加鞭。

    传统产业华丽转身,突出家电、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三大重点。合肥推进家电智能化改造,一手抓家电企业产品调整和技术改造,一手抓招大引强,力争把合肥打造成为全球最大最强的家电生产基地;推进汽车和装备制造业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支持企业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优化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

    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走“引进、培育、示范、支持”四步棋,合肥立足于引进,集聚国内外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制定培育计划,选择高成长性的本土企业采取综合手段给予扶持,催生一批“种子期”高科技企业和科技小巨人,把“盆景”做成“风景”。

    现代服务业大步提升,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在精心培育下,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会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养老健康、体育休闲等一批产业茁壮成长。

    产业的“大升级”爆发了“倍增效应”。今年一季度,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9.9%,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增长54.1%,建筑产业化增长64.7%;服务业引资比重明显上升,总量达到466.9亿元、增长47.6%,占全市引资总量的58.3%,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城市“长个子”

    凸显“乘数效应”

    走出合肥火车站,驾车驶出站前路、全椒路,进入东一环,在快速通行的一环路上,两边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大气之景,顺着匝道开上马鞍山路高架,走上刚通车不久的包河大道高架,一路向南疾驰,仅仅十多分钟就到了环巢湖大道,眼前亮出一望无际的巢湖美景……

    城市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合肥市民倍感振奋,外地游客亦感惊喜。连常在合肥跑出租的“的哥”都感慨:“合肥变化太快了。我们有时也会犯糊涂!”

    合肥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宏伟愿景,以“1331”市域空间新格局为规划指引,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思路,锲而不舍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强力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经济强了,发展快了,城市大了。自开展大建设以来,全市累计完成1000多项工程、总投资近2000亿元,城市建成区由224.7平方公里扩展到393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224万增加到385万。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连做地图绘制工作的人士都感到“头疼”:“合肥市的网上城市地图每年都要更新3~5次!”

    打通“主动脉”,健全“微循环”。合肥通过道路交通大建设,包括高架、出城口、三环路网等在内的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城区道路骨架实现了“十”字形向“井”字形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主城区通向四个组团和滨湖新区的“一刻钟快速交通网”初步形成,“三环多放射”的城市动脉交通网已形成;两条轨道交通线路施工齐头并进。

    对外交通方面,合肥水、陆、空交通建设全面推动,正由一个“通过式”的交通节点,向承东启西、接转南北“放射式”的交通枢纽转变。

    合肥大建设持续发力,这种踏石留印的干劲塑造了一批精品工程,改善了城市面貌,增强了城市承载力,提升了城市辐射力,形成了城市集聚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需求的拉动下,就业、民生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区域合作等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持续显现。合肥在做“大”的同时,走上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

城乡“手挽手”

    衍生“溢出效应”

    5月31日的三十岗,忙碌了一周的市民纷纷自驾来到桃蹊水果农场,休闲、旅游、放松,品尝着甘甜而又地道的三十岗西瓜。在这里,都市农业的发展让当地农民“摇身一变”成老板。这一幕幕,在一边忙活的李向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自成立西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她让“合肥瓜”远销国内外,带动周边大量农户就业与致富,自己也从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变为令人羡慕的“西瓜大王”。

    李向梅,既是成功的创业者,也是政策的受益者。面对“城富乡穷”二元结构的“怪圈”,合肥将“县域突破”战略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实现“大手拉小手,城乡齐步走”。

    县强,才能市强。合肥坚持县域突破战略,壮大优势工业,逐步提高五县(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2013年,县域经济总量1580亿元、占全市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0亿元、占全市37.5%。行政区划调整后,及时出台和实施支持巢湖、庐江发展的“十大政策”和“十大工程”,巢湖、庐江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目前,五县(市)全部进入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中部百强县,其中肥西、肥东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以城带乡,互动双赢。我市发挥农村独特优势,为城市发展提供要素保障、资源支持和生态屏障。积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了一举多得。

    合肥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快培育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军突起,家庭农场达到770家,新增农民合作社和联合社4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274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95个。

    一批产业化经营的“佼佼者”应运而生。从孵鸡到养鸡,从母鸡深加工到连锁快餐店,农业产业化将“老乡鸡”这一“合肥品牌”在全国一炮打响,被誉为“中国式肯德基”;肥东现代牧业奶牛养殖示范场,拥有全国首个“空调牛舍”,成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单体牧场……

    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从“孤帆独舟”到“联合舰队”,合肥县域经济发展“破茧成蝶”,不仅成就了小农经济到农业产业化的“展翅高飞”,还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比翼齐飞”。

    农村富了,农民乐了,农业强了。在县域突破和统筹发展中,合肥经济社会发展衍生“溢出效应”,不断为“合肥速度”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本报记者 王弘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23: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日报]安徽省第三届动漫大赛启动






2014-06-11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4-06/11/c_1111084245.htm






  第三届安徽省动漫大赛业已启动,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我市正面向动漫企业征集作品。

    据悉,本届大赛以“放飞梦想 创意未来”为主题,由省文化厅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商务厅共同主办。参赛作品需为在皖单位、企业、机构或个人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境内外依法播映、出版、演出、传播并具有明确著作权属的动漫产品,符合思想内容健康向上、艺术表现创意新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市场占有率高等评选条件。

    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市的参赛者可向市文广新局提交作品及相关材料,省直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重点动漫企业可直接将参赛材料报送组委会办公室。作品征集截止到8月底,9月进入专家评审环节,10月中下旬开展获奖作品展示和推广活动。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备相关报名工作,已有多家动漫企业表示希望参赛。

    据悉,与前两届相比,本届大赛办赛形式更为节俭、务实,取消了颁奖晚会、Cosplay比赛等环节,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动漫作品奖励表彰。 (夏现初 记者 方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23: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桥机场后勤基地航空新城开建






2014-06-11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4-06/11/c_1111082542.htm






记者昨天从新桥机场获悉,作为新桥机场整体建设的重要配套项目——航空新城近日正式奠基,拉开了新桥机场后勤基地工程建设的序幕。这一项目的实施,将能极大提升新机场的运行保障效能。

    据悉,新桥机场后勤基地航空新城项目位于高新区长宁大道与磨子潭路交口,距机场高速入口仅1公里,交通便捷,员工乘车10分钟即可抵达机场。项目占地170亩,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涵盖民航职工应急保障住房、城市航站楼、大酒店及人防工程等。

    “新桥机场后勤基地不仅是完善新桥机场服务保障的重要配套项目,更是一项惠及民航员工的民生工程,不仅能保证机场安全、平稳、规范、有序运营,还能改善项目周边经济环境以及推动区域发展。”安徽民航机场集团负责人介绍。

    此外,作为新桥机场重要配套设施的机场宾馆正在抓紧建设,将于本月封顶,计划年底前投入试运行。新桥机场宾馆共9层,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拥有540个床位。宾馆正式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完善机场的保障功能,使滞留机场的旅客得到更好的服务,乘坐早班或者夜班飞机的乘客,也可提前来酒店住宿,避免登机延误。(方明阳 记者苏晓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23: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桥机场后勤基地航空新城开建






2014-06-11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4-06/11/c_1111082542.htm






记者昨天从新桥机场获悉,作为新桥机场整体建设的重要配套项目——航空新城近日正式奠基,拉开了新桥机场后勤基地工程建设的序幕。这一项目的实施,将能极大提升新机场的运行保障效能。

    据悉,新桥机场后勤基地航空新城项目位于高新区长宁大道与磨子潭路交口,距机场高速入口仅1公里,交通便捷,员工乘车10分钟即可抵达机场。项目占地170亩,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涵盖民航职工应急保障住房、城市航站楼、大酒店及人防工程等。

    “新桥机场后勤基地不仅是完善新桥机场服务保障的重要配套项目,更是一项惠及民航员工的民生工程,不仅能保证机场安全、平稳、规范、有序运营,还能改善项目周边经济环境以及推动区域发展。”安徽民航机场集团负责人介绍。

    此外,作为新桥机场重要配套设施的机场宾馆正在抓紧建设,将于本月封顶,计划年底前投入试运行。新桥机场宾馆共9层,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拥有540个床位。宾馆正式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完善机场的保障功能,使滞留机场的旅客得到更好的服务,乘坐早班或者夜班飞机的乘客,也可提前来酒店住宿,避免登机延误。(方明阳 记者苏晓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00: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蚌合福高铁将接入合肥南站






2014-06-11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4-06/11/c_1111082093.htm






    上海铁路局昨天发布信息,为推进合肥铁路枢纽建设,将合福高铁蚌福联络线引入合肥枢纽线路,6月18日21:30~19日8:30铁路部门将进行合武及合九线改造,届时合武线、合九线部分区段暂时封锁,中断行车,39对列车开行方案调整。

    据悉,蚌福联络线连接合蚌高铁和在建的合福高铁,是京福高铁的组成部分。线路北起合蚌高铁合肥北城站,南接在建的合肥南站,蚌福联络线将合肥北城站、合肥西站、合肥站、在建的合肥南站连通,为合肥西站改造和今后南站启用奠定基础。

    上海铁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福高铁蚌福联络线引入合肥枢纽线路大施工,包括了西站改造工程,在合肥西站原有站场10股道基础上,改建成合福场和宁西场并站分场设置形式,将原合九铁路、沪蓉线合武铁路由原既有三线改建为二线接入合肥西站。

    这次合福高铁蚌福联络线引入合肥枢纽线路大施工,需停运列车,封锁合武线、合九线,进行上砟整道、换轨、整道养护等工作,将新老线路进行对接,近千名人员将投入此次施工,其规模在安徽省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此次施工将导致6月18日21:30~19日8:30停运直通普速旅客列车26列,停运直通动车组列车12列,停运管内动车组列车1列,影响北京、南京、安庆、宜昌、成都、上海等多条线路,铁路部门提醒旅客,具体列车停运、开行等变化情况,请以车站公告为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2 17:18 , Processed in 0.03392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