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7-11 14: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巷的由来
沈友,字子正,吴郡人。《三国演义》虽然没有提到过他,但是裴松之在引(吴录)注里曾提到过他说他是个文武全才。据说他从小就气度非凡,聪明过人,那个大名鼎鼎的望族华歆曾经为官方在各地“行风俗”,见到他的时候很吃惊,就对他说:“沈郎,可以到我车上说说话吗?”沈友却毫不犹豫拒绝了他,说:“君子讲好,会宴以礼”,现在天下“今仁义陵迟,圣道渐坏”,先生你受命“以裨补先王之教,整齐风俗”,怎么现在你却“轻脱威仪”呢?这简直就是“犹负薪救火,无乃更崇其炽乎!”。这番话让华歆非常惭愧,他对人谈到这件事时说:“自桓、灵以来,虽多英彦,未有幼童若此者”。这个也许是华歆的托词,和管宁的事也可以看出这家伙毕竟是个厚脸皮的人。不过,沈友确实不简单,因为那时候他才是个11岁的少年。这也可以看出,他从小就接受了正统了儒学教育,到他行冠礼的年纪,就已经“多所贯综,善属文辞”,是个博学的青年了。而且和他还文武兼修,曾经自己为《孙子兵法》作注。大家都说“其笔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过绝於人”。不过也许是年少得志的通病,他的某些优点也成了他的致命伤。比如说他喜欢和人辩论,而且“每所至,众人皆默然,莫与为对”。这为他后来种下了祸根,因为这样很容易招人记恨。后来孙权礼聘他去做官,他给孙权大讲“论王霸之略,当时之务”,说得孙权“敛容敬焉”。又向孙权“陈荆州宜并之计”,孙权也采纳了。不过他“正色立朝,清议峻厉”,很多庸臣向孙权进谗言诬蔑他要谋反。孙权当然不是那么好欺骗的,但是有一次孙权“大会官寮”,沈友当面直言“是非”,孙权大怒之下叫人把沈友拉出来,恶狠狠的对他说:“有人说你要谋反呢!”。沈友看这架势,知道孙权对他坚持己见很不满,这次在群臣面前自己不给孙权台阶下,是逃不掉的了。他干脆“横下一条心(转贴:)”,对孙权说:“主上在许(昌),有无君之心者,可谓非反乎?”,显然沈友是在讥讽孙权搞割据,到了这个地步,孙权也知道沈友“终不为己用”,他自然就不免一死了。那年他才29岁。沈友死后,他的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遂把家乡命名为沈家巷,也就是现在的沈巷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