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7-14 16: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码头建筑:万国风情一眼收 青岛本是个渔村,码头把世界带给青岛:徜徉在前海沿,海洋的气息汹涌而至;漫步在八大关,西洋的建筑随处可见;走进居民院,四村八乡的音调呢喃盈耳;逛悠在中山路,天南海北的商品时髦迷眼……
青岛的码头文化在芜湖异曲同工。扼守码头的芜湖老海关是近现代建筑的折中主义,既融合了轴线、对称、主次有序的古典原则,又吸收了文艺复兴之后的建筑潮流。砖木混合结构的红砖楼房簇拥着尖耸的钟楼,钟楼高四层,配有对称绶带。其中第三层各附一柄权杖,以显示主权威仪。每层的窗户各具特色,二、三层为圆形舷窗,二层舷窗上为半圆斗拱、下为项链饰纹。
折中主义是对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的兼容。芜湖的罗马式建筑是吉和街的天主堂。古罗马发明了拱券结构,拓展和丰富了建筑的内部空间,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柱式,与拱券结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跨度空间。
哥特式建筑则是厌倦了古罗马沉重的半圆形拱券门及穹顶等,代之以线条明快的尖拱券门窗,挺拔高耸的尖塔、尖券、扶壁,使建筑整体显出一种强劲的向上升腾的动势,象征着宗教的崇高、神秘与永恒。芜湖花津路基督教圣雅各堂就是哥特式教堂。教堂主楼顶着十字架,在地面的投影也是个“十”字形,门柱、墙柱也顶着大小不同的十字架,与主十字架高低错落。墙面用水泥抹底,压出姿态万千的小坑。
圣雅各教堂在狮子山顶附设有圣雅各中学,在宏观上抛弃了古罗马的穹顶,但在微观上把拱券作为构图元素。主楼上的钟楼并没有一尖到底,而是在顶部收束成一个小平台。一百年过去,圣雅各中学的西班牙格调翻版成中西友好花园。
上帝指引传教士到芜湖,市场指引商船到芜湖,关税指引领事馆到芜湖。英国领事署是芜湖的总税务司,征收洋税后上缴芜湖县衙。清政府的对外赔款多是从海关税中抵扣。英驻芜领事署把英国乡村别墅搬到了范罗山,夸张的老虎窗使屋面跌宕起伏,高耸的烟囱恰似东方神话中的定海神针。
西班牙传教士在雨耕山上筹建了内思学校,美国后来居上,以庚子赔款贴建了中西合璧的弋矶山医院。弋矶山医院攀缘山势,平面呈托盘形,巧妙地将大烟囱作为建筑的承力构件同时还是构图元素,猩红的墙体撑上洁白的窗帘,讴歌生命的圣洁。弋矶山医院是功能、环境和人本主义的完美结合。
西洋建筑从码头登陆芜湖,引领了芜湖的建筑时尚,从江边租界向老城厢渗透,二街的中国银行、太平大路的俞府、肖家巷翟家花园等纷纷效法古罗马的拱券甚至吸收古希腊的立柱。
¨ 在《烟台条约》的议准下,美国旗昌洋行长江沪班首次在芜湖停靠。后英商太古轮船公司、德国亨宝公司相继来芜。太古公司和怡和洋行在滨江大道扎下了根,太古公司的大班住宅(近代称洋行经理为大班)采用中式匾额,对称布局,没有鲜明的流派,在建筑材料上用了红砖和水泥,低调起家。太古公司深入内地后以本土化减少排斥,面向船东、服务海员。
同为英商的怡和公司没有怠慢自己,1881年,怡和公司在芜湖设立分支机构,赵家村的怡和楼是英国古典式府邸,和上海的正广和在环境和造型上都相似。怡和楼正面朝南,胸襟开阔。青石垫脚、砖石束腰,高耸的六角楼面向长江一侧没有窗户,其它方向的窗户用统一的简洁图案镶边,这种图案似是吸收了中国八卦的灵感。美孚洋行与怡和洋行毗邻而居。日本日清公司在芜湖的运力排第三。亚细亚、卜内门、和记、英美烟草公司十余家商行及日商前田、丸三、日清、三菱等十余家商行相继开业。美国商人在芜湖设立最早的保险公司。由此芜湖不仅成为区域性航运中心还是金融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