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宁区兰陵街道现存的最后一条老街——浦前老街,位于茶山村,全长350米,具有较大的历史人文价值。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同时,如何留住这段老街记忆呢?兰陵街道的思考和实践正在不断深入。
但是,浦前老街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怎么保护开发,将要给后人留下什么?这些都是重大问题。据记者本月12日了解,兰陵街道很冷静,他们表示,要想透了再动手;而在近期,将先着手做三件事:派人去周庄、木椟等周边古镇学习保护经验;请专家做好街区保护规划;发展茶艺、梳篦、虎头鞋等工坊,为最终入驻老街作准备。
老街现在还存有什么?
近20年中,浦前老街改造了许多临街店面,路面抬高,原来的条石路换成了水泥路,木排门店铺改成了砖砌,但老街的风韵犹存。
记者走在这条南北向的长街上,周边许多老屋仍是清末风格:镇西老街189号的蒋氏宗祠保存完好,共有四进,木雕精美;茶山巷215号蒋氏清式宅院,曾是全镇最好的清式房屋,现存两进,砖雕门楼、木格长窗、层层石级、罗砖地、古井和水缸,还有鲜花盛开的小花园;王家场9号的楠木厅堪称常州一绝,至今尚保存有百年前的脚踏织布机……
据浦前社区副书记许敏介绍,历史上,这里的土布织造、土法印染家庭手工业十分发达,最多时,有各种染坊50多家,踹光坊几十家,浆坪坊12家,还建立了同业公会“素绚公所”。
浦前老街的主要姓氏是街南周氏和街北蒋氏,街西为张、王两氏。其中,蒋家是大族,“浦前镇蒋氏与宜兴蒋氏,和浙江奉化蒋氏都是同宗”。
保护难在哪里?
兰陵街道主任季卫东说,近年来,随着中吴大道沿线改造相继完成,在形态上与老街的陈旧面貌形成鲜明对比,浦前老街作为周边地区中心集市的历史功能已经消退。
“而从内部结构上看,整体规划的缺失导致老街遗迹碎片化。”在老街,记者看到私搭乱建现象较为严重,部分翻新的房屋与老街整体风貌差别较大,在空间上造成了历史老街的撕裂。同时,老街居民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而外来人口因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不同,对老街原有的文化生态构成了较大的冲击。近年来,随着老街传统的常州吆喝、兰陵年画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浦前老街的文化生态正面临着空心化的危险。
按一般情况,普通砖混结构的房屋耐用年限最长为60年,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则更低。目前浦前老街沿街建筑均为一层低矮砖木结构房屋,平均使用年限已在60年以上,部分房屋已经超过百年。季卫东说,由于使用年代过长,多数房屋极为老旧,部分“高龄”房屋已成危房。
如何重构老街故事?
“新、老街区应有不同的功能和特色,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新城区成为文化的沙漠,老街区成为城市的贫民窟。”季卫东认为,在未来的保护与提升中,浦前老街如何利用南北两大商贸带形成配套功能,将是成功的关键。
他认为,未来的保护提升,将以对重点建筑的修复和街区整体重构为着力点。依托老街现有的一横一纵自然结构,加之规划中的穿街河道,构成“两横一纵”的整体布局。
在纵向上,以蒋氏宗祠、楠木大厅和数个传统手工业作坊的保留修复为亮点,引入传统民俗工艺品和民间小吃展示体验一体店,打造大众休闲消费区。
在横向上,南侧水路布局以临水茶楼、小型清吧、常州老字号店铺和特色餐饮为主体,打造风情娱乐区;北侧陆路布局以民居客栈、地方特色戏曲艺术会馆、文化画廊为主体,打造文化体验区。
总体上,街区继续沿用明清风格建筑,白墙、黑瓦、窄弄、天井、马头墙、雕花门窗等,整个街区风格统一,但高低错落有致。在不同的功能区展示不同的建筑内饰风格,以符合传统文化中“移步换景”的审美情趣。
“浦前老街是兰陵乃至常州传统历史文化的遗存,在保存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体现。”目前,兰陵街道范围内得到较好保护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民间米字雕刻、兰陵年画、虎头鞋、剪纸贴画、竹篮编织等,未来均可能以浦前老街为载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历史街区在融入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之后,也将真正实现由老街向历史文化街区的华丽转身。
凃贤平 张鹏鸣 赵雪梅 王玲/文
单英皓 虞岭/摄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