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8 15: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长江第五城”,芜湖大有作为
上月中旬,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介会上在杭州举行。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毕小彬向与会者介绍,江北集中区未来将建设与长江垂直的四条生态廊道,这些廊道自然将集中区分割成三个发展片区。“我们最终的发展目标,是与长江对岸的马鞍山、芜湖一起,建设成为‘长江第五城’。”毕小彬说。
毕小彬所说的“长江第五城”,是指安徽省要在皖江境内,打造出一个继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之后,一座新的特大型城市。这个提法,实际上是对《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部分内容的具体解读。该“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笔者也是一直关注“跨江发展”和“芜马同城化”问题,多年前就曾写过《实施跨江发展,促进安徽崛起》一文,并以民盟安徽省委集体提案提交省政协,后被评为优秀政协提案;去年发表的《“十二五”规划,应考虑“芜马同城化”》,受到了芜湖市发改委的高度重视,在本次政协小组讨论会上,芜湖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告诉我,芜马两市的有关部门,已就两市间快速通道的规划达成一致意见,以避免两市“同城”后的对接困难。
芜湖作为安徽省“次中心”地位的确立,实际上是省委、省政府对芜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芜湖为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的义务。因此,芜湖被确立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双核双翼”核心城市、中心节点城市,并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中心城市,政策叠加效应已日益显现。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芜湖市经济和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了1080亿元,同比上涨1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美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8亿元,增长36.6%。
芜湖市人民政府更是高度重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1年将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时提出:全面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地保持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高涨热情和强劲势头。完善功能配套,高起点建设专业园区,强力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长江大桥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保税区报批工作,尽快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国家级为契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大力提升省级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和水平,着力在引进大项目和大企业上取得更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芜湖市除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家用电器三个支柱产业外,还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力争打造出汽车、材料、光电、家电4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奇瑞、海螺等成为千亿元企业。
值此示范区设立一周年之际,笔者相信,芜湖市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一定能担当起“核心”作用,为安徽在中部实现“率先崛起”作出自己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