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3 22: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15年,激情书写“高”“新”奇迹
提起武进,人们总绕不过武进高新区。
1997年,武进高新区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起航,15年间,高新区不仅版图放大了60倍,综合实力、产业规模、经济总量更是成几何级增长。
2012年8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文,同意武进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如果说,创新与勤奋是武进高新区最引以为傲的基因,那么一个个青春之躯的奉献,这些或平凡或传奇的个人梦想,就是武进高新区15年成长的精髓。
15年,武进高新区谱写了一首创业歌,每一个音符都代表了奇迹与辉煌。而未来,武进高新区成长的故事终将会逐渐被历史尘封,但覆盖其上的,毫无争议将是更多的荣耀和更新的蓝图。
产业:高新区发展的最大增长极
产业,是武进高新区最大的优势。
从1997年诞生之日起,武进高新区就承载着特殊使命:肩负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重任,引领武进工业发展方向,积蓄武进经济发展正能量。
“高新区没有辜负期望。”武进区委副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凌光耀告诉记者,武进高新区成立之初,就对园区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即“三为主、一致力”,具体来说,就是“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以吸引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准确的定位,有力的助推了高新区的快速发展。
15年来,武进高新区始终高度重视制造业企业的引进和培育。
目前园区3983家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达到了1728家,占全部企业数的43.4%,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了1425亿元,占园区业务总收入的67%,占武进全区制造业产值的49.2%;制造业已然成为全区经济的最大增长极。
“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对常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并对周边区域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带动效应。”凌光耀说,强大的产业支撑为武进高新区创新发展注入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做专做精做强,这正是高新区晋级国家队的关键所在。
当然,制造业并不是唯一值得称道的产业。
高新区在发展中,始终坚持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的发展理念,按照“集聚、集约、创新、开放、生态”的发展思路,依托区域制造业较为发达的优势,高度重视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和集聚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着力打造了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园。
园区以先后吸引和培育了新瑞重工、五洋纺机、卡尔迈耶、柳工机械、玉柴重工、恒立油缸、瑞声科技、晶品光电、欧密格光电等众多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打造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纺机、现代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和风电设备六大产品群和与之相关的上下产业链。
记者注意到,在武进高新区2012年1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入达到179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占45%、电子信息产业占19.6%、新能源产业占22%。
创新:高新区抢得主动的最大引擎
谁在科技创新上抢先一步,谁就能抢得发展主动。
“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但如果你与武进高新区内的企业家们交谈,会发现他们对于高新技术的渴求。
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是最早进驻高新区的企业之一,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小厂成长为参与国家大型水利项目建设的高科技企业。
该公司董事长沈立告诉记者,因为科技的引领,公司在十五年间,先后建立了三个企业,已从原来单一的水利品种,进军到了军工、造船及航天工业,这就是创新带来的改变。
走进位于武进高新区的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公司的科技创新几乎无处不在。“我们已开发研制成功各类经编机产品20多款,拥有国家技术专利50多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6项。”公司总经理王敏其说,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才能延伸企业的生命力。
这两家公司只是武进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了82家,占武进全区的27.6%,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8%,高于全区近25个百分点。
常州科教城,常州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核引擎,在武进高新区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在上月底,哈工大铭赛机器人科技大厦在常州科教城顺利落成。项目投产后可形成4500台套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这是铭赛机器人与哈工大深度融合的结晶,也成为多年来常州科教城与武进高新区联动发展的代表。
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武进高新区就与科教城实现了无缝对接。
多年来,高新区先后组织机械、电子、新能源行业等近150多家企业与科教城内南大研究院、东大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等进行产学研对接洽谈,仅2007年以来,双方共达成产学研对接合作意向90余项,签约实施15项,孵化培育创新企业400余家,同时,科教城共为高新区内企业输送高级技工人才2800多名。
以产业集群带动人才集群的人才引进策略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截止目前,高新区已成功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12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22名,省“双创人才”项目45个,累计集聚大专以上专业人才57121人,占就业总人口比重达到32.8%。
目前,园区已经拥有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组建了内部技术研发机构,累计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创业等平台43个。
近三年来,园区企业累计申报专利7650件,授权专利数达到3112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5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1项,累计实施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项目346项,其中“863”、“火炬”、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国家级项目68项。
外资:高新区活力的最好体现
外资高地,投资热土。
100余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企业3800余家。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8个,上亿美元项目29个。通用、博世、曼、住友、普利司通等9家世界500强企业汇聚于此。
但在15年前,武进高新区还到处是道路未通的农田。
卡尔迈耶常州公司是最早入驻高新区的外资企业,如今,公司已成为集团总部在中国最大的生产销售区域总部。公司销售从1995年的3000多万增长到了2011年的16亿。
“原来园区内的道路框架、基础设施,都应该说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但是现在的武进高新区,已经是完全具备现代化功能的新型工业区,包括我们的工厂,也完全可以和欧洲任何一家制造工厂相媲美。”谈及武进高新区的成长,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制造部总监彼特很有感触。
外资凭什么要选择武进高新区?为了少走弯路,武进高新区最终借鉴新加坡工业园的成功模式,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管理,配套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园、生活便利中心及出口加工区、海关办事处、国检办事处等口岸功能项目,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124亿元,打造了一个可以承载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的“深水良港”。
作为全国第61个出口加工区,江苏武进出口加工区从正式申报到获得批准仅用了8个月,创造了常州开放型经济的一个奇迹,而按照以往规律,最快也要2年。
就在出口加工区获批后的10多天,武进招商引资就迎来了一次历史性时刻。台湾LED鼻祖光宝集团砸下6亿美金,在武进高新区设立华东营运中心。涵盖太阳能创能、电源转换器转能、LED及高效率电源供应器节能三大项目,可助力光宝在高新区构建起全球领先的“绿能科技产业”供应链。
光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总监曹建民说,“我们来武进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武进出口加工区获批,和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都是最有力的证明。”
“光宝效应”还给武进高新区带来了一系列意外收获,总投资6亿美元、注册资本2亿美元的晶元光电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项目,及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纷至沓来。
民外合璧的“混合型经济”,在武进高新区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项目总投资8亿美元的柳工东部基地项目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签约落户武进,该项目是柳工集团在广西以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半年后,玉柴东部研发制造基地也落户高新区,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都是国内工程机械领域的巨头,玉柴和柳工却在同城相会,这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从未有先例。但是促成他们先后落户武进高新区的,就是因为园区内的一家企业——恒立油缸。
高压油缸是挖掘机四大关键零部件之一,作为国内唯一的专业油缸自主品牌,恒立油缸与玉柴、柳工合作多年,并结下深厚友谊。而玉柴、柳工加快全国布局,降低配套成本是其驱动力之一。
恒立油缸效应带来了玉柴、柳工的落户,玉柴柳工的建设又坚定了纳博特斯克的投资步伐。还有江苏柳工嘉天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从苏州而来,志在为柳工基地做配套。在这种以民引外、以企引企的链式效应下,高新区迅速集聚形成了产业高地。
在武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增资扩股也是园区企业精耕细作的代名词。
2007年6月9日,德国曼集团下属子公司曼透平集团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工业项目——曼透平机械(常州)有限公司正式奠基。2011年5月18日,曼透平集团世界级中国制造中心暨二期厂房扩建工程正式落成。
“我们看好武进高新区的投资环境,从我们到武进的第一天起,就深深感受到了积极的合作态度与真诚的关怀服务。”德国曼透平集团执行总裁斯塔尔曼先生这样说。
从“民资高地”到“外资高地”,武进高新区产业集群也悄然进行了一轮升级。
而今天,武进高新区的梦想依然在不断延伸。
编辑 十 方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