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622|回复: 4

[龙城轶事]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1 14: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州工学院:传承创新并举文化科技融合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更全面认识。发展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建设。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结合常州文化建设和常州工学院工作实际,我们认识到,在常高校要在常州城市文化的建构和城市精神的塑造中起支撑、辐射、引领、推介和提升作用,做常州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做实现文化强市战略的主力军,成为常州文化建设的形象品牌。

  一、在常高校要主动适应常州经济社会的需求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文化教育交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常州文化建设的人才聚集地。专业课程设置充分与常州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使毕业生在地方有用武之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供服务和支持为主要内容,以平等参与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导向,重在精神培养与毅力塑造,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能促进和发展地方社会先进生产力、善于弘扬先进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常高校要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地方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苗圃。要花大力气建设教学科研开发并重,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学科新体系,创设严谨治学的校园氛围,鼓励和支持科研工作者和教师争取地方科研项目,自己发现课题,面向市场选题,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在常高校对常州城市精神的孵化培育和弘扬责无旁贷。可以说,没有地方高校强有力的智力、人才和技术支撑,城市就难以形成鲜明的城市精神和文化特点。在常高校要积极发挥与常州天然的地缘、亲缘关系优势,凝聚各方面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凝练培育富有特色的新常州城市精神。

  四、在常高校对常州城市的宣传可有力地提高常州的知名度。高校推介城市文化品牌有多种渠道和机会,比如:利用出席学术活动的机会介绍所在城市的学术成果,提高所在城市在相应学术领域的地位;利用讲课的机会把所在城市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在相应领域的成就介绍给学生,增强学生对该城市的崇敬度,等等。高校推介城市文化品牌,还有一个双赢的渠道,即通过高校自身品牌推介城市品牌。为此,常州市应继续谋求做大做强各级各类高校品牌;鼓励国内外著名教育机构来常合作发展,继续改善常州现有教育结构;以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为纽带,推进招商引资,增强常州的国际影响力。

  五、在常高校要成为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文化和科技深入融合的创新工厂和孵化中心。在常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设置常州所需的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如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信息技术、文化科技制造、文化旅游开发与管理、创意文化产业经营、公共文化事业管理等。同时,开设灵活多变、面向地方文化市场的课程,加强与地方文化企业的合作,积极向动漫、旅游、软件、出版、文化科技制造等文化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主动向他们转让现代科技文化成果,加快开发文化产品推向市场,不断增加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文化产业在国内乃至国外的竞争力。比如:在常高校应更加关注和支持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以及常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使基地及其相关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常州地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进而推动常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常高校应抓住契机,加快谋划建设,按照国家和省“2011计划”部署,协同多方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牵头组建促进常州文化和科技深入融合的协同创新体,与常州文化产业共存共荣,相得益彰。

  *城乡建设局:全面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从十八大报告中能解读到文化建设的三重意义:民族的血脉、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人民的精神家园。常州市城乡建设局党委班子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正凝聚力量全力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在建设区域文化高地中,紧贴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旋律,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公共文化发展基础,为文化建设做好服务,以先进文化塑造城市精神,凸显城市之魂。

  一、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内涵

  市城乡建设局在深刻挖掘常州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把满足群众对文化、精神、艺术方面的需要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充分挖掘常州历史文脉,沉淀常州历史文化。启动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按照分类保护和整治的原则,对区内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对街区内外的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建设,“征、建、管、用”一体化考虑,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持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社会、经济活力。二是提升现代文化,弘扬常州精神。建设“三馆一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中心)”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并结合周边已有的规划馆、博物馆和行政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形成“五馆四中心”的结构布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常州市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阵地、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展示城市内涵的地标性建筑。三是夯实公共文化发展基础,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全力做好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为常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支持。

  二、导入文化建设理念,建设精品城市

  常州市城乡建设按照“三城融合,南北建新;东西协调,开发东部;完善功能,提升水平;统筹兼顾,城乡一体”的总体思路,建立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契合的空间发展体系,做强城市功能,建设精品城市,就必须把文化理念自觉融入到城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今年紧紧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加速年”的目标蓝图,重点推进“510”行动计划,结合文化名城创建、生态城市创建,大力实施“交通畅通工程”,重点建设轨道交通工程、“三纵三横”道路骨架工程、龙城大道隧道工程,进一步完善骨干道路网络系统;加快建设红梅南路、晋陵南路等16条次干道和会馆浜路、广成路等15条支路,提高路网整体效能,保障市民出行畅通、便捷、安全;加强对城区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与利用,积极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并适时启动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与环境整治,尽快建设舣舟亭到怀德桥沿运河慢行系统。启动东经120生态创意步行街项目、丁塘河湿地公园、凤凰公园建设。把常州的文化融合到生态公园建设,让城乡建设工作的点点滴滴,小到一花一树,大到一楼一城,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彰显出城市文化品味。

  三、推进行业文化建设,提升建设文化层次

  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提升建设行业的文化层次和水平是常州市城乡建设始终坚持的目标。2011年我局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同时,局属单位排水管理处也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荣誉激励着我们,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因此我们将继续推进以行业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道德讲堂”为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培养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大力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的提炼、制度文化的创新、行为文化的倡导和服务文化的构建,总结、提炼和培育具有建设行业鲜明特色的文化精神,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为行业的科学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提升建设行业的文化层次和水平。

  *天宁区:全力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四项任务,紧紧围绕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文化名城”目标,大力弘扬“常州文化在天宁”声名,积极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文化禀赋转化为产业禀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不断开创天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天宁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的时代使命和政治责任。

  在城市更新总战略的引领下,天宁文化产业发展总的思路是:坚持以“建设”为先导,把发展文化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放在文化旗舰项目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和文化骨干企业培育上,形成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

  1、着重推进文化项目。全力以赴推进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东经120生态创意步行街项目、中华纺织博览园项目、5A级天宁风景名胜区项目、常州报业大厦等项目建设。在全区上下确立坚持抓文化就是抓项目、抓征收、抓投入、抓招商、抓服务的理念,全力突破土地、资金、审批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用足用好一系列文化产业的扶持资金和扶持政策,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建成一批文化旗舰项目。

  2、着重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文化元素与经济元素紧密结合,形成文化资源与各类资源之间的共促共赢共荣。一是加强文化资源的嫁接,把文化资源与天宁的旅游、餐饮等产业资源紧密结合,用文化来提升这些产业的品位和附加值。二是做强文化产业的平台,结合天宁“三大孵化器、三大加速器”建设和“两大新城”建设,以楼宇经济、园区经济、创新型经济的形式不断引进和培育创意设计、广告传媒业、娱乐健身、艺术展示等产业。三是增强文化产业的新鲜血液,围绕文化产业园区、文化旅游项目,开展专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迅速提升全区文化产业整体水平。

  3、着重拓展文化市场。加大包装、宣传和推介力度,使天宁的文化产业面向大众、走向市场,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把文化旅游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进一步为文化市场消费吸引人气、培植客源。坚持雅俗共赏、群众路线,拓展文化市场,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备受市场认可的文化产品。做好“无中生有”的文化创造,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彰显天宁的文化特色。

  4、着重塑造文化品牌。影响力、知名度是文化产业的生命力。通过产业化运行,打造出天宁记得住的文化地标、记得住的文化名片、记得住的文化美食、记得住的文化酒店、记得住的文化商品、记得住的文化企业,用这些文化品牌擦亮天宁文化产业的窗口,让天宁文化产业在比拼竞争力中有优势、有口碑。

  5、着重汇总文化成果。文化产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之中,做好文化产业的统计工作尤为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拓展统计视野,不断完善统计体系,不断提高统计实效,确保文化产业的统计工作能够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趋势相吻合,用实实在在、不含水分、社会认可、群众喜爱的文化产业成果保证现代化指标的如期完成。

  6、着重形成文化推力。抓文化产业,归根到底还是要有机构、有人员来抓,抓深入抓具体抓实在。一是责任到位抓文化产业,每一个街道和涉及到的部门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落实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督查,真正把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营造氛围抓文化产业,坚持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特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从思想上重视文化产业、工作上支持文化产业、职能上服务文化产业,尤其重视和加强与重点文化企业的沟通、协作和扶持,用优质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来源:常州日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4: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光说不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9: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2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0: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整个常州的大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8 11:40 , Processed in 0.07253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