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61|回复: 11

[综合其他] (架空)假如汽车厂50年代没有选址在孟家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0 14: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主这个想法源于以下几个点:1、长春源于伪满的多中心规划;2、长春位居全国前列的堵车指数;3、哈尔滨西站的位置选择——没落的长春南站;4、台北石家庄各自的铁路地下化运动;5、迟迟未动工的长春——辽源——梅河口高铁。由以上几点题主引发了一个猜想,假如汽车厂当初没选在孟家屯而是长春其他位置,长春的现在与未来会不会更好一些?或者说汽车厂建在这个位置,是不是既成就了长春也限制了长春?这个帖子主要从规划角度去推理平行世界中另一个长春的发展,水平有限,不吝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0 14: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没有如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5: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问题来了,在哪儿建厂?下面这两张图分别是1945与1958年的长春地图,刚好包含了汽车厂建设时期。汽车厂刚建设时,长春市区面积大致与1945年相同。标红的地方军阀混战与日伪时期的营房,建国后自然被一些单位接管,标绿色的南湖部分由于贴近自然风光,也一定会被当成疗养院,此时长春能建设厂房的地方就是图中标蓝的地方。蓝色区域分别为孟家屯空地、宽城子机厂与宽城子火车站、南湖南空地。这里没把城东包括进来,城东二道河子地势过于低洼,直到“二五”时期才有拖拉机柴油机进驻。这三处标蓝的地方相继建设了客车厂、汽车厂、机车厂和二二八厂。在不选址于孟家屯的情况下就剩下两块地,南湖南由于离铁路较远,不利于运输,所以就只剩下宽城子可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5: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厂于是选在了宽城子,本就是平整土地的宽城子机场与宽城子射击场恰好方便了工厂施工,而周边的相关单位也正好为厂房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旧宽城子铁路也成为了一道良好屏障阻碍了市区对宽城子的了解。而客车厂与机车厂顺铁路南下,将厂房设置在了伪满时期“南新京火车站”与孟家屯一线,旧火车站设施虽然简陋,但好在也利用了起来。
“一五”时期长春工业建设如火如荼,为方便工厂职工通勤,52路、54路有轨电车开始建设,两条有轨线路通过宽平桥分别通向了两座工厂。客车厂、机车厂、电车公司形成了长春最初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0 20: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假设毫无意义,用53年的情况去推演2020年的城市拥堵。工厂选择要参考地区风向,在城市的在下风口,一汽不光是一座汽车工厂,还有配套电站,涉及到到煤炭存储堆放,钢铁运输,还有整车运输。长春南站在当时是最合适的地点,在京哈铁路主线,靠近国道。当时一汽也同时具有国防任务,从保密安全原因也不可能靠近主城区。当时的家属区都是有代号的如300 301,到了3号门原越野分厂那边,好多年一直有外国人禁入的牌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20:3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曲终人未散end 于 2025-3-10 21:38 编辑

关于职工宿舍方面,由于要离工厂近,铁北与西安桥外成为汽车厂宿舍,宽平桥外成为机车厂客车厂宿舍。这两个宿舍群也加强了红旗街,长江路的商业地位。此时由于红旗街处于近郊,当时过了长影厂实质相当于出城,商业增强不高。而处于市区核心的长江路受到的增益更多,铁北汽车厂宿舍群职工不仅能去长江路消费,去大马路,贵阳街,二商店都很方便,西安桥外汽车厂宿舍群加强了人民广场重庆路的商业,长春老商业区更上一层楼。

进入八九十年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与一汽大众的项目的落位,铁北汽车厂再度向外扩散,兰家镇、合隆镇、米沙子、兴隆山相继形成了汽车产业园,整个铁北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汽车厂以一己之力带动农安、德惠甚至九台的发展,上述街镇成为了一个个像沈阳苏家屯一样的卫星城,长春北部人员聚集效应明显。

北部的发展,让城市的南北产生了不平衡,巨大的交通问题在长图铁路沿线展开,广大市民通行南北竟然只能走那几条路!对轨道交通及铁路改造的需求日益凸显,轨道交通方面,由于有轨电车通道了孟家屯客车厂的正门,客车厂便有了将现有有轨电车线路改造为轨道交通的想法,于是52路、53路、54路都成为了长客的试验田,这些线路暂时躲过了被拆除的命运。铁路方面,一是保留长春站的客运功能,但将铁路地下化,货运功能转至长春南站;二是将轨道彻底拆除,废弃长春站,启用原中东铁路宽城子段(铁北汽车厂铁路北延与京哈铁路联通),新的京哈铁路不用在长春拐大弯,长图铁路在龙泉经龙北联络线至长春北与新的京哈铁路汇合。但由于此时老长春站进入拆迁新建倒计时,二方案被废弃,一方案采用分步走的方式逐步推进。

进入新世纪,哈大高铁规划选址,考虑了长春南北发展差异,,南部城区过南环城路即为郊区,相关部门决定以新高铁站带动整个南城发展,恰好孟家屯客车厂以南开发程度不高,又与京哈铁路距离不远,长春站周边交通高峰时段已是准瘫痪状态,在孟家屯以南建新长春南站成为一举多得的办法,既纾解了长春站运能不足,又推动长春站铁路地下化疏导交通,未来还可以将松原白城高铁、辽源梅河口高铁直接接入新长春南,新长春南站(哈尔滨西站翻版)成为了春城第二个交通枢纽,多条高铁交汇,大大方便了人员流动,长春对吉东南的影响成为可能,长春人口虹吸能力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22: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曲终人未散end 于 2025-3-10 22:46 编辑

这个架空暂时到这里,有什么过于离谱欢迎指正。个人觉得孟家屯一带对长春的重要性很多人都忽视了,甭管汽车厂建在孟家屯是出于什么考量,但厂房建设的那一刻起,长春便在多中心发展的路上一路狂奔了,之后所有的规划都是对其直接和间接的补丁。多组团发展的模式给长春带来一个相对不内卷的生活环境,但在商业上也导致了长春的经济没法拧成一股绳,本来长春人口就是劣势,如果不倾尽全力打造一个彻底的市中心,不打造一个巨型商圈(沈阳中街,济南泉城路),经济始终没法上一个台阶。对于汽车厂人来说,城市的最北端竟然是红旗街?这对长春的发展没有益处。长春曾经有两条很不错的经济带,一条是长江路——贵阳街——二商店——重庆路,另一条是长江路——光复路——大马路老商埠,这种集聚商业带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汽车产业有消费能力的职工离这些地方不远,这些商圈就算被乱拆乱改,在消费力的加持下,依然会有某亚这种企业在商圈附近进驻,给商圈续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09: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曲终人未散end 发表于 2025-3-10 15:17
首先问题来了,在哪儿建厂?下面这两张图分别是1945与1958年的长春地图,刚好包含了汽车厂建设时期。汽车厂 ...

我是觉得杏花村,牡丹园,长春德苑-动植物园的大片绿地、水系,暗埋,缩小有些可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2 17: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曲终人未散end 发表于 2025-3-10 15:17
首先问题来了,在哪儿建厂?下面这两张图分别是1945与1958年的长春地图,刚好包含了汽车厂建设时期。汽车厂 ...

真是膜拜啊,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5 11: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厂最好就是建在铁北,既带动了铁北的经济,也不影响长春向南发展,如果汽车厂在铁北,沈阳铁路局绝对没有那么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城子附近的机车厂和铁路附属设施不是沙俄时期就建设的吗?有一定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现在长春站的设立,就是日俄两国整争夺铁路权益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割接南北。城市发展至伪满时期,不可能不围绕着已经初具规模的满铁附属地建筑进行规划开发。加之铁路运营需要的附属设施已经建成,所以50年代机车厂客车厂只能是现现在这个位置。汽车厂也只能在现在这个位置。铁北目前的发展困局,确实是有铁路阻隔的原因,但没有铁路地下化的动力和需要,还有资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6 19:46 , Processed in 0.0431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