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3-10 20:3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曲终人未散end 于 2025-3-10 21:38 编辑
关于职工宿舍方面,由于要离工厂近,铁北与西安桥外成为汽车厂宿舍,宽平桥外成为机车厂客车厂宿舍。这两个宿舍群也加强了红旗街,长江路的商业地位。此时由于红旗街处于近郊,当时过了长影厂实质相当于出城,商业增强不高。而处于市区核心的长江路受到的增益更多,铁北汽车厂宿舍群职工不仅能去长江路消费,去大马路,贵阳街,二商店都很方便,西安桥外汽车厂宿舍群加强了人民广场重庆路的商业,长春老商业区更上一层楼。
进入八九十年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与一汽大众的项目的落位,铁北汽车厂再度向外扩散,兰家镇、合隆镇、米沙子、兴隆山相继形成了汽车产业园,整个铁北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汽车厂以一己之力带动农安、德惠甚至九台的发展,上述街镇成为了一个个像沈阳苏家屯一样的卫星城,长春北部人员聚集效应明显。
北部的发展,让城市的南北产生了不平衡,巨大的交通问题在长图铁路沿线展开,广大市民通行南北竟然只能走那几条路!对轨道交通及铁路改造的需求日益凸显,轨道交通方面,由于有轨电车通道了孟家屯客车厂的正门,客车厂便有了将现有有轨电车线路改造为轨道交通的想法,于是52路、53路、54路都成为了长客的试验田,这些线路暂时躲过了被拆除的命运。铁路方面,一是保留长春站的客运功能,但将铁路地下化,货运功能转至长春南站;二是将轨道彻底拆除,废弃长春站,启用原中东铁路宽城子段(铁北汽车厂铁路北延与京哈铁路联通),新的京哈铁路不用在长春拐大弯,长图铁路在龙泉经龙北联络线至长春北与新的京哈铁路汇合。但由于此时老长春站进入拆迁新建倒计时,二方案被废弃,一方案采用分步走的方式逐步推进。
进入新世纪,哈大高铁规划选址,考虑了长春南北发展差异,,南部城区过南环城路即为郊区,相关部门决定以新高铁站带动整个南城发展,恰好孟家屯客车厂以南开发程度不高,又与京哈铁路距离不远,长春站周边交通高峰时段已是准瘫痪状态,在孟家屯以南建新长春南站成为一举多得的办法,既纾解了长春站运能不足,又推动长春站铁路地下化疏导交通,未来还可以将松原白城高铁、辽源梅河口高铁直接接入新长春南,新长春南站(哈尔滨西站翻版)成为了春城第二个交通枢纽,多条高铁交汇,大大方便了人员流动,长春对吉东南的影响成为可能,长春人口虹吸能力加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