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酒店控小闲

要打通苏州市域范围内教育、交通、医疗、社保、养老、行政审批等领域一体化的堵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9 15:5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1820 发表于 2021-2-19 15:54
并区20年,吴中相城教育还不互通,虽说是保护本地,长远来看,不利于市区融合做大

并不觉得,杭州余杭萧山也不通主城区,但是感觉也融合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0 12: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1-1-21 10:53
对于吴中、相城、吴江90%的学生是不利,对于尖子生,多了选择。

这个怎么理解??

记得之前你说过, 苏州市区(市区,园区,新区)的高中录取率是最低的。

那这样的话,现在的政策,应该是 对 吴中,相城 和 吴江的学生更有利啊,相对竞争较小了。

怎么变成了对于吴中、相城、吴江90%的学生是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0 1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aakenjoe80 发表于 2021-2-20 12:42
这个怎么理解??

记得之前你说过, 苏州市区(市区,园区,新区)的高中录取率是最低的。


这么说吧,水平相近的苏州实验中学、西交大附中、木渎中学,录取分数线是木渎中学要低一些的。如果通考的话,那些录取不了实验中学,西交大附中,可以录取木渎中学,会抢了吴中考生的名额,所以对吴中考生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0 15: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aakenjoe80 发表于 2021-2-20 12:42
这个怎么理解??

记得之前你说过, 苏州市区(市区,园区,新区)的高中录取率是最低的。

市区考分高啊,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独墅湖东的独墅湖学校,园区也就排名第十的学校,独墅湖西的苏大尹山湖学校,两个都是新学校,但是尹山湖学校最高分才670+,600分以上的20%出头,独墅湖学校最高分690+,如果两家一个标准中考,那可能尹山湖学校的能读高中的就更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0 17: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aakenjoe80 发表于 2021-2-20 12:42
这个怎么理解??

记得之前你说过, 苏州市区(市区,园区,新区)的高中录取率是最低的。

那这样的话,现在的政策,应该是 对 吴中,相城 和 吴江的学生更有利啊,相对竞争较小了。

怎么变成了对于吴中、相城、吴江90%的学生是不利?


他回答的是“政策放开对各区利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0 18:3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akenjoe80 发表于 2021-2-20 12:42
这个怎么理解??

记得之前你说过, 苏州市区(市区,园区,新区)的高中录取率是最低的。

去年吴中区上高中的底线是581分,而姑新园都要616分是最底线,如果各区放开,吴中区考581~616分之间的学生直接落榜了,所以这个封闭的中考政策是保护吴中相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0 21: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1-2-20 17:11
他回答的是“政策放开对各区利弊”。

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4 16: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andyfreelin 发表于 2021-1-21 16:54
大清早就亡了,都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现在才想起来“打通”

苏州(市辖区)的市民卡多达2种,吴江区 ...

市民卡和社保我着实在寒山闻钟咨询过
目前最新的答复是 吴江区用的是省统一的社保卡 苏州其他区用的是苏州市的社保卡 按照省里的部署 是市区社保卡升级到省统一的社保卡
然后社保体系也是,除了园区后面其他区的社保都要接入省里的统一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4 16: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店控小闲 发表于 2021-1-22 14:56
这个知道的,我指的是原吴江电视台可以成为苏州电视台第六频道、第七频道等

吴江区户口本上至今盖的章还是吴江市
其他区都是苏州市XX区分局 吴江是苏州吴江区公安局
苏州内部分裂大概率还是被并的县不愿意整合 老百姓可能觉得被区别对待了 实际上是这个区的某些群体利益被触动了 不愿意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4 17: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lucky_1983 发表于 2021-1-21 10:4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4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铭要求,要紧紧抓住“沪苏同城化”这一重要途径,带头做好对接上海大文章。要深度融入示范区“1+1+N”规划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1 12:46 , Processed in 0.03416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