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20 1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头人 于 2020-7-20 10:28 编辑
无锡的超算靠的是江南计算机所,而南京已经确定落地了中科院计算机所下个五年的核心项目“信息高铁”,届时超算也不过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
孙凝晖院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思考
部分内容:
控制中枢是我们最近新提出的,信息高铁跟以前的信息高速公路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要有一个全局测调系统。从技术哲学层面看,互联网是一个“纯民主”的结构,早期的电信网是一个“纯集中”的结构,有集中管控。信息高铁是一个“民主集中制”的结构,组成单元是民主的,不需要审批就可以建一个信息高铁站,也就是一个数据中心,独立提供服务;但是也有集中的部分,需要有全局测调和在重载、安全事件突发等情况下一定程度的控制。为了支撑这个控制中枢,在网络里、在基站里、在服务器里、在系统软件里,甚至在微体系结构里,都需要提供一些测量、控制与调度上的支持。
下面介绍一下狭义的综合试验场。军事领域的装备创新需要一个装备试验场,集团化的协同作战需要建一个朱日和综合试验场,进行规模化的中试。在IT领域,美国的ARPANet、PlanetLab都是新技术体系的综合试验场,中国要在技术体系层面有更多原创的工作,必须有一个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技术综合试验场。
所以从去年开始,计算所和南京谈合作,支持我所在麒麟区建一个综合试验场。这个综合试验场包括一个内场和一个外场。内场包括三个中心,其一是试验中心,就是把外场缩小了放到内场里边进行仿真模拟,包括卫星网络、工业5G网络这两个新的接入网络;其二是面向管理的全局测调中心,其三是面向用户的全局运营中心。计算所与其创办的曙光、寒武纪、睿芯、天玑等企业以及计算所众多分所合作,一起用信息高铁这个统一概念,在全国各地建一些不同类别的信息高铁站,通过发改委支持的大科学装置“CENI未来网络”连接起来,做一个真实环境的外场。在外场有四类算力资源站,第一类叫超算中心,是曙光公司在昆山、北京、深圳等地方建立;第二类叫智能计算中心,是寒武纪公司在珠海、济南等地方建立;第三类叫高通量中心,是睿芯公司在盐城、雅安等地方建立;第四类叫大数据中心,是天玑公司在郑州等地方建立;还有另外一类叫接入站,规划计算所的十几个分所在各地建立,这些分所要为地方的企业服务的话,算力资源、行业应用、数据模型等不见得要自己建,通过接入站,让用户接入到这个信息高铁算力网络中来,就可以虚拟地拥有自己专属的一个私有云。在这个外场和内场结合的试验场,研究所、大学、企业等都可以对新的技术体系进行中试,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应用都可以进行评测。以后企业如果想销售自己的产品,给客户展示自己的技术,都可以到这个综合试验场来,先参观看演示,再谈销售。
信息高铁的建设规划分三步走。近期目标,希望通过五年时间,到2025年,建成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包括1个南京总站,10个信息高铁资源站,16个信息高铁接入小站。目前硬件层已经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今年网络计算创新研究院部署了系统软件的研制任务,希望在两年之内把系统软件做好,然后再做信息高铁新型应用,分层推进与整合。
中长期规划,第二步到2030年,实现信息高铁的“小网通”,覆盖我国100个以上城市,形成一个使用新技术体系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我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展现出优势。第三步到2035年,实现信息高铁的“大联通”,信息高铁技术体系辐射到全国3000个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走向一带一路国家。这是计算所推动“新基建”的一个思路。
信息高铁的商业推广模式是“联邦制”。计算所提供共性技术与标准,每个城市建设的信息高铁站由计算所合作企业承建,是产权独立的主体,组成类似欧盟的城市算力联邦,通过信息高铁总站进行统一计价和结算。中央测调系统能对全网资源进行测调,对应用的用户体验进行测评。用李晓东研究员的说法,未来信息高铁要实现价值互联网,价值在城市之间是可以流动的,即一个城市的数据、模型等结果对另一个城市有用。这个价值是可以通过区块链来进行标识,进行结算的。联邦制的信息高铁不再是巨头垄断式的游戏,是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共同结成的一个算力命运共同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