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8 21: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桃李不言
来源:南风窗 2019-11-07 08:58
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势头。期间,全市GDP增长6.9%,比去年同期高出0.6个百分点,并高于全国(6.2%)和全省(6.4%)的水平。
除了经济增速回升,广州经济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实体经济不断被夯实,工业投资特别是民营和外商投资增速等核心经济指标显著回暖;二是新旧动能转换正稳步推进,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增速可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的岭南文化中心,广州的文化产业作为一支日益壮大的城市经济生力军,正在稳步崛起。
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它必须有强大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积聚和辐射效应,是撬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杠杆产业”,将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可能。
积蓄动能
广州经济前三季度的亮点,增速回暖只是一个方面,未来增长动能的积蓄才是重点所在。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投资增长21.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5.9%,高于总投资增速。在工业投资中,汽车制造业投资一枝独秀,在恒大智能汽车、宝能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带动下增长81.7%。
除了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也颇为可观。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53.5%和38.7%。
在引进大项目方面,广州今年以来的成绩可谓优异。1-9月,全市新洽谈亿元以上产业招商项目1163个,签约项目361个,投资总额8388亿元。落地项目159个,其中落地的百亿元以上项目11个,包括苏宁华南电商总部、创维智能产业创新基地以及恒大等相关项目。
落地的制造业项目54个,占落地项目总数的34%,主要集中在智能装备及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现代服务业项目有105个,占落地项目总数的66%,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物流业及金融业。
可以看出,新引进项目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落地项目数量和质量可观,这既说明了广州公共服务水平的优良,也说明高端要素对广州青睐有加,投资争分夺秒。
另外一个特点是选择性,即广州在引进产业时有很强的甄别性,城市掌握着产业和项目引进的主动权。
就引进的工业项目而言,它们基本上都属于那些代表产业变革方向的新兴领域,这无疑会更快、更高效地带动广州城市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
与此同时,广州还侧重引进那些具有很强积聚和辐射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它们是将广州建设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市的“杠杆产业”。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始终能够掌握主动权,充分说明了城市的底气和吸引力。而这背后核心的原因很大程度来自广州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2018年,围绕“营造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出新出彩”要求,广州制定出台了《广州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9年,又出台《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
以上一系列文件的不断贯彻和改革措施的落地,让营商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投资者安心、放心,并有信心,使广州不断对高端要素迸发出强大的吸引力。
试金石
民营资本是对营商环境最敏感的要素,因此,民间投资的畅旺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无疑是营商环境最显著的试金石。
今年1-9月,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042.69亿元,占全市GDP的39.4%,同比增长7.1%,增速比全市GDP增速快0.2个百分点。
选择城市,用钱投票,最直接的方式是新设企业。1-9月,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23.47万户,个体工商户9.33万户;截至9月末,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达214万户,同比增长13.1%。
与此同时,在投资方面,1-9月全市民间投资2112.35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民间工业投资146.53亿元,同比增长44.9%
外资的信心则表现在生产投资的加码上。
前三季度,广州市外贸进出口人民币708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5%。其中,进口增长11.8%,表现好于全国和全省同期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734.6亿元,增长11.2%,占同期广州市进口总值的50.6%。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机械设备达376.7亿元,大幅增长92.6%。
为何有超过90%的增长?原因很简单,主要为外资高新企业购买的生产设备。大手笔进口高端设备,加码固定投资的背后,无疑体现了外商看好广州、扎根广州的信心。
要判断市场力量对城市经济的信心如何,除了民间资本和外资,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民间消费。而且,它还体现了城市的活力和宜居程度。这一点,广州一直都是一线城市的排头兵。
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6.95亿元,增长8.2%,连续5个月保持在8%以上,高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增速。
服务业之王
如果说工业代表着城市经济的基本盘,那么服务业则代表着城市的辐射力。某种意义上讲,金融业无疑是“服务业之王”,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更是如此。纵观全球,从纽约到伦敦,从东京到新加坡,没有一座国际大都市不是金融中心。
究其原因,在于资金是流动效率最高、流动损耗最低的生产要素,因此它的流动能最大程度体现城市在要素争夺战之中的真实竞争力。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19.53亿元,同比增长7.8%,占同期GDP的比重为9.1%。全市实现金融业税收342.4亿元,同比增长2.6%,占总税收比重为7.96%。
广州的绿色金融发展,更是成绩盎然。2017年6月,国务 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等5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截至2019年9月,广州地区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人民币,在各试验区中排名第一位。
此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累计获批发行各类绿色债券、新增绿色保险保费收入,都在各试验区中排名第一位。而广州碳交所碳配额现货交易量也累计成交突破1.33亿吨,在全国同业排名第一。
9月19日,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中,广州居全球第23位。此外,广州金融科技表现强劲,排名全球第4,全国第3。
下自成蹊
另一支产业新军是文化产业。
2012年以来,广州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3%。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2017年、2018年,广州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61亿元、1260亿元,占GDP比重为5.4%、5.48%。
2018年,广州文化产业园区达220多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16个。
广州文化产业依然在路上,一系列文化体制改革措施不断出台,这座千年文化名城对高端文化要素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为加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广州市级财政计划安排“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扶持资金”,每年约5亿元专项用于促进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
一大批文化产业领域的大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之中,包括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大湾区博纳影视中心项目以及芒果大湾区总部项目等。
这些项目一旦落地运行,为广州带来的将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比如,芒果大湾区总部项目将打造集新闻传播、内容制作、文旅产业、金融投资和人才交流于一体的合作平台,将形成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广州积聚文化产业资源的重要平台是广州文交会。“2019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简称“广州文交会”)将于11月5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2017年、2018年成功举办两届之后,又一次文化产业交易的盛会。
本次广州文交会还首次引入超强市场主体,与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实现战略合作,引入肖邦钢琴音乐节等高端活动。
文交会期间,除一批重要文化项目将在广州签约外,还将发布“2019年广州文化上市公司指数”“广州文化企业50强”等权威排名和指数,进一步开启文化产业发展的“广州模式” “广州经验” “广州指数”。
显而易见,文化产业是广州城市经济迸发新活力的截面之一。它具有极强的积聚和辐射效应,是撬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杠杆产业”,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强大的文化产业不可或缺。
随着各种富于创新性的高端服务业在广州的积聚,广州的写字楼经济成为了全国一线城市的标杆。
以第三季度为例,广州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仅为3.7%,比第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远低于北京(10.9%)、上海(18.3%)和深圳(21.1%)的水平。
城市经济的蓬勃,往往发于微处。广州将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狠抓实干,润物无声,必然赢得国内外高端要素的青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者 | 南风窗常务副主编 谭保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