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5 2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化区域协同 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南方日报
置身广州,人们感受到阵阵科技脉动:“天河二号”的超强计算资源辐射港澳;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交流合作的主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致力于提升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半导体产业竞争力……
协同创新浪潮,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各方资源共同在广州交融碰撞。广州正与大湾区城市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9月10日,2019年广州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协同创新要形成强大合力。在这一过程中,机制比成果更重要。为此,广州从平台建设、制度创新、协同联动等诸多方面着手,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的科技创新规律,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强市。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平台建设▶▶打造珠三角大科学装置“指挥中心”
基础研究是创新链条的起点,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撑,是产业走向高端的根基。ZY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广州正在谋划中科院珠三角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打造珠三角大科学装置‘指挥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在做客“羊城学堂”时表示,广州将聚焦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关键点。
近期,广州着力贯彻落实《广州市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方案》,积极构建以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为龙头,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为支撑,以国家、省、市联合基金和粤港澳大湾区(粤穗)开放基金为引导,以基础研究重大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前沿研究自由探索为补充的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体系。
2019年5月6日,广州市与中科院签订协议,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和中科院明珠科学园,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和先行启动区,并以明珠科学园建设为牵引,重点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学科平台、成果转化中试应用、科教融合等四大功能区。
2019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举行,南沙明珠科学园首批5个项目预计9月底正式动工。广州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锤落地。
具体举措上,广州推进高水平省实验室建设,聚焦国家战略和省市优势领域,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重要的策源地。目前,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学术成果丰硕,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已全面启动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筹建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广州着力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聚焦深地钻采探测、海洋科学研究、太赫兹科学探索、空天科学技术等国家战略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力争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当前,新型地球物理考察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新一代潜航器顺利开展,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等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均已在广州启动。
制度突破▶▶赋予研究者信任与自主权
8月初,一笔来自广州的科研资金首次成功跨境拨付至香港。广州通过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向香港科技大学拨付香港分部2019年建设经费和港澳科研开放基金。这是源于今年3月20日,《广州市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方案》的印发。
根据相关政策,广州市**部门将与广东省科技厅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粤穗)开放基金,每年投入8000万元,共同支持粤港澳地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由此,广州科技项目资金可以划拨到港澳地区使用,港澳高校、科研机构无论是项目牵头单位还是参与单位,市财政科研项目资金均可直接跨境拨付到港澳两地单位账户。
“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这些举措将有利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合作。”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王越西谈到。
近年来,广州逐渐由“资源支持”,转向“制度突破”,以体系规制搭建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据透露,广州年内计划修订《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出台《广州市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广州市服务科研院所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
“以往的科技经费管理是‘正面管理’,大家普遍反映不够灵活、用途比较单一。”王越西表述,为改变这一现状,广州建立完善了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放宽科技经费使用门槛,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
除此之外,广州还将推动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落实ZY和省鼓励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政策,研究制定广州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和管理机制;实施“广聚英才”工程行动计划,全力集聚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协同创新▶▶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金字塔顶尖平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吴创之介绍。
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国家将依托粤港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选择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特定区域,研究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中心”)。
创建科学中心,是提升广州科技教育中心功能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州发挥核心引擎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领先优势有着重要意义。
为此,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携手,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首先,广州积极强化与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例如,联动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建设,探索人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融通发展政策;深化与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战略合作,以广深港、广珠澳两条“走廊”为主体,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珠江东西两岸协同联动发展;落实广佛同城化发展战略,推动在广州南站片区、荔湾海龙科创区及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打造广佛科技创新城。
其次,广州深化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国内城市科技创新合作,发挥广州—佛山极点带动作用,携手深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广州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科技服务体系健全优势,着眼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繁荣、制造业发达、创新需要巨大的情况,承担“创新大脑”和“枢纽服务”的重要角色,增强创新带动、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协同发展,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此外,广州大力拓展国际创新交流合作。具体而言,广州通过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与乌克兰、白俄罗斯、以色列、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创新合作上新水平。同时,发挥美国硅谷、波士顿等驻外办事处作用,拓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创新合作。广州还在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提升广州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的位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