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时代最前列,苏州在新的一年,信心满满、步履坚定。细读《**工作报告》,一项项扎实的举措,一串串翔实的数字,是苏州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提质增效
积极增加有效投入,加快建设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的228项市级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超过1400亿元。保持工业投入稳定,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70%。实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100个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提质发展对外贸易,做好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服务贸易额增长10%。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帮助企业融资超过1000亿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切实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
关键词:科技创新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系列人才计划,重视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新增高层次人才2.2万人、高技能人才2万人,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500个以上。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中力量打造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实现四大先导产业产值7000亿元以上。培育发展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等10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业态模式,新增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35家、总部企业20家,数字经济突破2000亿元。
关键词:改革开放
深化开放合作,更高标准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率先探索“大部制”、市场化招商等改革。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争取设立国家自贸试验区。
关键词:区域一体
以大局意识融入一体发展,加强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的全方位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特色产业协作共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以超前眼光规划城市布局,开展规划建设苏州机场前期工作。
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实施沪通铁路一期、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苏州段工程,建设太仓港港口支线铁路,力争开工沪苏湖、通苏嘉甬铁路。扎实推进桐泾路北延、苏同黎公路快速化改造、312国道苏州东段和524国道相城段改扩建。建成轨道交通3号线,抓紧建设5号线、6号线、S1线,开工建设7号线、8号线。推动沿沪、沿浙地区断头路建设,加强与上海的轨道交通对接。
关键词: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新增现代农业园区4万亩,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200名。大力发展共享农庄、乡村民宿,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成35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和10个康居特色村。
关键词:污染防治
大力提升环保处置能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80%。加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管网400公里、日处理能力20万吨。全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进“绿色苏州”建设,新增森林抚育面积4万亩,市区新增及改造绿地350万平方米。
关键词:富民惠民
更高质量推进就业创业,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5万人,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苏州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启动10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00家、养老机构床位1000张。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市区新辟、调整公交线路30条,实现内环高架内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
优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市民群众“隐性收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7所,新增学位4.8万个。深入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覆盖面。启动建设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市转化医学中心和太湖新城医院等项目,加快建设苏大附一院二期、市中医院二期、市疾控中心、市独墅湖医院,新建、改扩建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体育惠民行动,新增健身步道270公里,建成市运河体育主题公园和江苏省苏州体育训练基地,筹建苏州太湖足球运动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