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290|回复: 32

沿着这张图谱出发,重新发现上海的创新基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4 12: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B12团队

  尽管没有BAT,没有互联网热潮的浮躁,但上海这座城早已低调地孕育了大众点评、沪江网、饿了么、百姓网等独角兽。而哔哩哔哩、拍拍贷、银承库、喜马拉雅这些公司,则代表着上海新兴的创新力量,为上海这座被低估的创业之城正名。
  当我们将目光对准上海创业圈时,金融、企业服务、文化内容、O2O成了绕不过去的关键词。因为十里洋场的独特土壤,金融成了上海这轮创业潮的闪耀点;因为这座城市一以贯之的腔调,文化内容类创业成为上海创业独特的亮色……当这些行业的领头者们站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拼接成了上海这座魔幻都市美妙的创业图谱。
  要想重新认识这座低调之城的创新基因,我们可以从这张创业图谱出发。

  金融之城的互联网再造
  纵览全国创业圈时会发现,相比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声音的喧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创业声浪低了太多。「精明」「低调」「务实」…这些与上海挂钩的词汇,让他们在这场创业热潮中显得不可思议地安静。
  不过,自1843年开埠、外商涌入之后,这座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金融之城,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最舒适的土壤。由Lighthouse从IT桔子整理的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公司占比9.12%。在这个数字背后,有些赫赫有名的名字更值得关注:
  夸客金融——这家2014年4月创立的金融服务及P2P借贷平台,2014年7月即获得戈壁投资近千万美金A轮融资;
  点融网——这家互联网借贷平台今年8月份宣布完成C轮融资2.07亿美元,自称为P2P行业内最大的一笔融资;
  拍拍贷——这是中国首家成立的P2P平台,开辟了一个赛道,在2015年3月已获得C轮数千万美元融资;
  银承库——这家票据行业的黑马,正在成为企业级「支付宝」的路上奔袭;
  手机贷——这家移动端的轻信贷平台,正在掀起金融行业的一股风暴;
  ……
  在拍拍贷CEO张俊看来,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在上海遍地开花,一方面是环境,一方面是人。“上海金融行业发达,专业人才也比较多。另一方面,上海人精明谨慎,稳健务实,而做金融最重要的风险控制,这种性格刚好是匹配的。”
  这样的观点也在手机贷CEO俞亮这里得到了印证。俞亮认为,上海人偏保守文化,看起来非常适合在银行打工。“不同于北方偏感性文化,上海偏理性文化,因此更适合流程、控制。”

  企业服务在「魔都」生长
  根据IT桔子的公开数据,在上海的企业服务类创业公司有443家,占所有项目的12%,略高于全国11%的比例。这些项目包括了产业链的互联网化、云计算等基础服务,以及帮助提升企业效率的管理协作工具和招聘平台等等。
  随着企业服务类项目在更大范围地热起来,数字之外,未来更值得期待。就像云启创投创始合伙人毛丞宇所说,上海互联网的未来图景之中,那些服务于企业的、用互联网来改变传统行业的创业会更多一些。
  而企业服务行业的特点,与上海创业的气质,就像一个榫卯解构,每一个榫头都能恰到好处地对应起来。
  1.慢:原子创投合伙人冯一名告诉我,不同的互联网行业就应该有不同的速度,社交类的项目就应该迅速引爆,而有些行业,追求快可能就是拔苗助长。企业服务恰好就是追求稳扎稳打,需要研究每一个服务对象,重在聚焦。这恰好契合的上海创业者普遍的腔调,专注耐心的打磨自己的产品。
  2.重视现金流。这也许是包括上海在内的南方创业者普遍的风格,相比梦想盛行的北方,这里的创业者会更注重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有很强的做盈利性企业的意识。而企业服务的价值并不在于用免费的方式获得更多用户,而是当收费则是衡量产品是否值得被使用的依据。资本寒冬,正是现金流良好的企业服务项目的机会所在。
  3.以企业为对象。在我大南方地区,民营经济之发达意味着数据巨大的大小公司,再加上外资和国企等大公司同样需要互联网的工具,这也成为了上海地区企业服务类创业者的巨大优势
  To C 的项目因为对人性的剖析而显得有趣且性感,企业服务以企业为对象,相比之下就想的冷峻严肃得多。但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喧嚣之下,企业服务行业与上海这块地方,也许会纠缠出一幅足够宏达的格局。
  那些耀眼的项目:找钢网、teambition、七牛云、UCloud、人人猎头、巴别鸟

  文化内容类创业兴起
  上海的各类创业中,文化IP类项目是一抹不可多得的亮色。据IT桔子对上海创业项目的统计,目前文体娱乐项目在上海已有257家,绝对数量与其他行业相比并不占优势,但是在全国赛道中跑出来的优质选手很多。从这一点来看,从上海诞生出来的原创内容和内容平台具备非常强悍的全国辐射力。
  根据载体对上海的文化IP类进行梳理:
  1.文字类内容中,将写作与阅读整合在一起的阅读社区「简书」是独树一帜的,依靠绝佳的口碑整在慢慢从小众走向主流。「蓝鲸传媒」作为为财经记者的在线工作平台,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财经作者。
  2.音频载体中的「喜马拉雅FM」,「蜻蜓FM」都是国内体量非常庞大、渗透率非常搞的原创音频内容平台。以喜马拉雅为例,它的INSIDE开放平台同时开始向智能硬件与汽车等更广的产业链上延伸,并且在版权保护日渐严格之下开始构建音频生态链。
  3.视频IP中,「一条」、「飞碟说」,以及原创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任何一个都是现象级产品。一条在自媒体视频制作已经开始产业化操作,哔哩哔哩代表的亚文化族群已经进入学术界和文化界,成为一个独立门类存在,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已经远远大于其商业价值。
  4. 最后,从媒体来看,「第一财经」被阿里收购之后染上了浓浓的互联网色彩。「界面」这家科技媒体从2014年9月份创办起,就拿到了来自小米和奇虎360等方面的天使投资。

  采访过程中,B12了解到上海文化IP类创业火热的几个可能原因:
  1.需求方面:上海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很高,对相关的精神消费需求旺盛,激发了内容生产者的动力
  2.人才方面:上海吸引了许多对「精致生活」有需求的人才入驻定居,进而与环境交融,产出更多走心的内容;复旦、交大等高校密集,灿星等传媒公司基础坚实,人才培养得到保证
  3.大公司影响:对上海互联网创业影响的大公司中无疑有「盛大网络」,其中盛大游戏、盛大文学曾经红极一时,在上海当地形成标杆和氛围,也形成了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
  4.历史积淀:上海既有数千年江南文化的浸润,又是近代以降百年间中西文化的交融之地,无疑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上海文化IP类创业者的创新源泉。

  十里洋场的O2O行业
  相对北京科技类、文化类创业公司比较强,杭州电商金融较盛的特点,上海在生活服务类、消费类行业的优势几乎得到了众多投资人一致的认可。且不说已经跑出来的大众点评、饿了么、百姓网,在整个生活服务行业里上海的创业项目基本已是「遍地开花」。从外卖到点菜,从生鲜半成品到上门服务,从美发美甲到电影家政,从周边游到车后市场,就有点我吧、阿姨厨房、我有外卖 、厨易时代 、叮咚小区、泰笛洗涤、格瓦拉、嘟嘟美甲、 波波网、周末去哪儿、云家政 、凹凸租车 、蘑菇公寓等等大批的企业在各个垂直细分领域下pk各自的竞争对手。
  在B12与上海的投资人分析上海未来的独角兽时,大部分人表示,在未来上海最有可能跑出独角兽的领域可能集中在生活服务或是金融领域。这对创业热潮中一直默默耕耘的上海而言是个很好的机遇,上海生活服务类项目完全有可能冒头去与BAT比肩。
  其实细想下也确实如此,快节奏、高效率、重时尚、会享受可能是许多人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上海人似乎就是为了享受优质生活服务而生的,这群「热爱生活」的人已经习惯了有品质的生活,哪怕是为此多付出些成本。有上海一直以来精致而有腔调的生活氛围打底,上海人虽然看似挑剔却真的是高质量的消费群,他们乐于更好的消费服务买单。在这个消费需求集中爆发的时代,优质的服务更能俘获人心。专注做公交出行的「车来了」从武汉起家,多方权衡后最终还是把团队搬到了上海。甚至有创业者开玩笑说「服务好了上海这群最挑的用户你还担心不能让其他地方的用户满意?」
  在众多O2O细分领域行业里,生活服务类已然占据了大半边江山,而上海的创业公司早已在这个领域里悄然的排兵布阵了,他们一直在默默耕耘,厚积薄发,耐心等待爆发的一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13: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去优势之后很难再追赶,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做大难,关键是做大了最后还是被BAT收购,本地政府对失去互联网经济高地负有绝对责任,急功近利缺乏远见,太看重外资和国企,太轻视民企,造成民间创业气氛低迷,创业人才外流。这其实也反映了上海文化过于保守和现实的弊端,即便今天,民间创业氛围也不如竞争对手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13: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pdskd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15: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必须支持点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16: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O2O毫无意义,等人工成本再涨涨,都死翘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1: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一下!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2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上海互联网弱,唯一的不就是没有BAT巨头嘛!不过换句话说,如果上海再出一个类似的巨头,北京深圳就没法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21: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去优势之后很难再追赶,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做大难,关键是做大了最后还是被BAT收购,本地政府对失去互联网 ...
pdskdy 发表于 2015-10-14 13:14



    一天到晚拿北京深圳说事,老茧都快听出来了。华为算是民企嘛,腾讯算是良心企业嘛,真是的,上海不需要妄自菲薄,情况没有你说的这么悲观,上海互联网不是荒原一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21: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mapijw 于 2015-10-14 22:10 编辑

我倒觉得一天到晚拿互联网说事的才是奇怪,这种既跟高科技没关系又跟实体经济没啥关系的行业成为国内热钱的聚集地后就炒作不断。现在泡沫已经开始破裂了怎么还有人在吹?

实打实的把医疗电子芯片造船大飞机领域的公司继续做大做强比一头扎在互联网里好得多。

就像刘强东说的,建个APP,业务4、5单(其中2单还是自己弄得)就能估值上亿,这就是国内的互联网“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风起兮云飞扬 于 2015-10-14 22:20 编辑

回复 9# yamapijw


    在互联网时代,人或物、传统经济或新经济都要和互联网相连接,否则是没有出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22: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mapijw 于 2015-10-14 22:40 编辑
回复  yamapijw


    在互联网时代,人或物、传统经济或新经济都要和互联网相连接,否则是没有出路
大风起兮云飞扬 发表于 2015-10-14 22:18



    你没理解我的意思,互联网是工具,所以不可能拒绝它。
    但因为它是工具,而且是虚拟的工具,你在它本身上也玩不出花来,它本身是没有技术性的,这跟高铁和飞机这些工具有本质区别,它的两端是空的。
    互联网没有上游和下游产业链,这也是为什么人很多人说互联+是本末倒置的原因,应该是+互联网,前面的实体经济才是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2: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风起兮云飞扬 于 2015-10-14 22:42 编辑

回复 11# yamapijw


    传统的制造业以后也要与互联网连结,即万物连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2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amapijw


    传统的制造业以后也要与互联网联结,所谓万物相连!
大风起兮云飞扬 发表于 2015-10-14 22:39




    你没理解我的意思,互联网是工具,所以不可能拒绝它。
    但因为它是工具,而且是虚拟的工具,你在它本身上也玩不出花来,它本身是没有技术性的,这跟高铁和飞机这些工具有本质区别,它的两端是空的。
    互联网没有上游和下游产业链,这也是为什么人很多人说互联网+是本末倒置的原因,应该是+互联网,前面的实体经济才是主题。

     看明白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2: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yamapijw


    对于文字游戏或者咬文嚼字我没啥兴趣,
    我的理解是把互联网和传统经济连在一起,用互联网去升级传统经济。如果大家意思相近,就没啥可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22: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amapijw


    对于文字游戏或者咬文嚼字我没啥兴趣,
    我的理解是把互联网和传统经济连在一 ...
大风起兮云飞扬 发表于 2015-10-14 22:48


没人否认互联网的连接作用,说它本身是需要依托并服务于实体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4 08:31 , Processed in 0.07348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