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11 13: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找到经济逆势上扬的“钥匙”
科技体制改革驱动经济转型,合肥走出一条中西部城市转型发展的独特“合肥路径”
合肥在线 2015-09-11 03:38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9/11/014723280.shtml
在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上,科大讯飞研发的机器人“飞飞”在开幕式上担任同声翻译(7月19日资料图)。 晨报记者 苏一凡 摄
上半年GDP增长10.5%、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地处中部的合肥市却“逆势提速”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不囿于要素限制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隐形藩篱”,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合肥走出一条中西部城市转型发展的独特“合肥路径”。
起势
种好科技体制创新“试验田”
当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如今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答题时,合肥这个中部城市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答卷。2004年,合肥被国家列为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彼时这是一项难得的荣誉,更是一道全新的考题。
“试点无先例可循,但要试就要动真格。”合肥市科技局局长朱策说,合肥市首先从破除科技体制机制的沉疴入手,打破长期以来科技“养在深闺人未识”、成果多停留在实验室的积弊,明确提出科技必须面向经济一线。
在科技管理体制上,合肥在全国率先打破科技资源配置“政出多门”的积弊,将科技创新从部门工作上升到市级层面,专门成立了市自主创新领导小组,建立高层面、跨部门的科技管理体系,统筹协调各部门开展创新工作,每年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分解到全市25个相关部门,作为党政领导和部门重点考核内容,实现科技资源配置从部门“小科技”向全市综合“大科技”转变。
搭建一批创新平台,让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与资本“握手”,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被称为“江淮硅谷”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就是这样一个全新平台。该院由安徽省、中科院、中科大、合肥市四方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共同推动建立。尽管四方来自政产学研不同领域,管理运作模式不同,但这四家单位却在先研院这个创新体建设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安徽省将其纳入该省“十二五”重大专项,省市先后投入数十亿元,在项目申报、科研经费、人才引进、产业引导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中科院开放下属的百余家科研单位创新资源,提供科研项目对接机会;中科大调动海内外校友资源,吸收先进科技项目落户。协同创新的力量在这里尽情释放,体制的障碍在这里得以合力破除。
目前,中科大先研院已经与微软、阿里巴巴等共建33个研发平台,孵化了73家科技型企业,围绕微电子技术、医疗健康、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开发了近40项新产品。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对现行科技体制存在的弊端,影响创新发展的这些障碍,需要从内部打破,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让社会、政府、企业、资本市场之间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持久的创新能量和创新动力。”
起跑
政策引导 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今年上半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双双超过两位数增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半壁江山”。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合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说,目前合肥每三天就诞生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光伏应用等战略新兴产业更是走在全国前列。
然而经济转型并非一日之功。高新技术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合肥市的政策引领密不可分。合肥市每年拿出“真金白银”,对产业创新发展给予支持和奖励;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市财政每年设立资助创新专项资金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瞄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其成果产业化。
通过引入京东方,合肥市“无中生有”建成了国内唯一新型平板显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合肥成为全球唯一拥有6代线、8.5代线、10.5代线3条高世代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的城市。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肥在全国率先将充电设施纳入市政建设,出台电动汽车市区免费停车政策,并逐年扩大公务、公交、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比例。目前在全国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中,合肥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6万辆,推广应用完成率全国第一。
发力
从“制造”到合肥“智造”
7月下旬在合肥闭幕的第19届机器人世界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比赛现场的机器人创新体验区,几位“合肥造”机器人展示的端盘子、送咖啡、迎宾“本领”令观众欣喜不已。
生产这些机器人的合肥国购机器人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说,上述机器人已经投入餐饮商业应用,未来他们还将研发新一代外观更可爱、可靠性更强的智能机器人,并引入智能语音技术,让机器人能识别出人的语言和指令,实现人机互动。
李海鹰介绍,得益于良好的科技创新资源支撑,合肥市已经将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服务和智能关键部件四个方面作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合肥市智能制造已初步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制造到应用的产业体系。
除了机器人智能产品,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服务业也成为合肥“智造”产业中的亮点。科大讯飞的中文语音合成技术在近年来历届国内、国际权威机构的评测中均名列第一,并使机器合成语音效果超过普通人说话水平。如今,该公司已占有中文语音技术主流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其为核心的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正在开工建设,未来将致力打造一个千亿元规模的语音产业。
“从‘制造’到‘智造’,不仅仅是个别产品的改变,而是代表合肥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式,其背后的科技创新密码才是经济转型城市发展的密钥。”吴存荣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