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刺猬 于 2015-6-28 19:45 编辑
2014年,东京地区人口首次超过3500万,占到了日本总人口的30%。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由于东京的过分强大,日本不仅农村很难看到人影,“二线城市”也岌岌可危。以前,日本存在三大“都市圈”:名古屋圈(爱知县、岐阜县、三重县等)、关西圈(京都府、大阪府、兵库县、奈良县等)、东京首都圈。现在,名古屋圈及关西圈的人口持续减少,东京首都圈以更快速度膨胀,形成了横扫一切的“一级化”。
“君临天下”的东京地区,已经逐渐吸干了日本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有些日本学者担忧地指出,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绝大部分日本人都将成为“东京人”,日本国也可以改称“东京国”,各岛构成的日本将变成新加坡那样的“城市国家”。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确定了重工业开发的发展战略,集中各种资源建设工业基地。东京地区被选作带动日本经济的火车头。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东京享受着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及各种政策倾斜。而要素的不合理流动、资源分布不均和制度不合理,直接导致了日本产业结构失衡和区域发展差距拉大。
1986年,东京地区的工业密集指数高达418.8,同期处于偏远地区的北海道、鹿儿岛的工业密集指数则分别为28.1和25.1,相差近20倍,而这种产业结构的失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并未引起日本政府的真正重视。
为了趁势而上、让GDP更为世界瞩目,日本“火上浇油”,加速各种资源向东京地区集中,而地方上却出现了人口大量外流、投资环境恶劣、工业产品竞争力差、财政紧张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种情况下,日本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地方发展。但是,一个问题出现了。无论国家采取何种扶持政策,补贴的钱大部分要从东京来,制定政策时还得看东京的眼色。日本政府设想的将人口从东京逐渐迁回地方等对策,根本不可能实现。日本各地方城市产业重建举步维艰,消费也难以形成规模,“过疏化”开始大范围蔓延。
而另一方面,大量涌入东京地区的日本年轻人对房地产的强劲需求,促使房价不断上涨,直至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很多经济学家曾经通过各种方式来解释上世纪90年代初那场日本经济危机。投资者出于对人口继续大量涌入的预期,不断加大对东京房地产的投资力度,而劳动力过剩又导致他们的收入跟不上房价。两方面因素叠加最后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让日本“失去了20年”。不难发现,失去控制的“城市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东京过度“城市化”威胁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的问题,日本政府以及学界均提出过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大致可以分成“战略”和“战术”两大类。其中,“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中有关国土结构调整以及“迁都”的方案属于“战略”上的对策。
事实上,日本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明确提出缓解东京诸功能,构筑“多中心分散型”国土结构的战略设想。但这一战略设想,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以发展信息、金融等新兴产业抢占国际产业制高点为由,扼杀在摇篮中,最后只是在东京地区的新宿、池袋、涩谷等地象征性地建设了几个“副都心”。
日本政府和学界认为,“迁都”可以缓解东京“一极化”状况;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有利于政治与经济的分离,促进政府改革。谁知,这一法案遭到了东京都政府及财经界的强烈反对。他们称,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和出生率降低,“一极化”现象已不复存在;并非只有通过“迁都”才能避免自然灾害。他们甚至表示,东京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解决“一极化”的危害,而是如何避免东京沦落为亚洲二流城市,应该继续集中资源强化东京的国际地位。
其实,财经界反对“迁都”,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东京地区拥有大量的房地产及公司等财产,无论往哪里迁都会极大影响他们的利益。而日本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一是因为东京地区人口集中、选票多,执政党不敢冒这么大的政治风险;二是哪届政府都需要财经界的支持;三是中央各机构就在东京,很多方面还有求于人,强龙不压地头蛇。最后,国会通过的法律竟然不了了之。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已经错过了宝贵的“窗口期”。东京早已吸光了日本全国的元气,东京都知事在日本甚至被称为“第二首相”。而面对东京这个已经完全失控的“大怪兽”,迁都也好、分散功能也好,日本政府如今再无触及的勇气,只有任由其“肆虐”下去。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