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4-22 09: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大夫达芬奇”完成百台手术 手术全程就像一部3D电影,未来可应用于远程手术
合肥在线 2015-04-22 02:58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4/22/014569717.shtml
晨报讯 无论是在《变形金刚》系列里上天入地的汽车人,还是由人类坐在机器人内部来和怪兽搏斗的《环太平洋》,机器人总是象征着“强大”和“高级”。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就有一个高级的“超能”机器人。它叫“达芬奇”,它能帮助医生只在患者的手术部位开几个小孔,就完成更加精细和复杂的手术操作。昨天上午,这个服从人类指挥的“机器大夫”完成了服役后的第一百台手术。
手术过程犹如手不沾血的3D电影
昨天接受手术的,是一位男性患者,72岁,1个月前被确诊为前列腺癌。
如果进行常规手术,医生不仅要打开患者腹腔,深入肿瘤部位,仔细观察肿瘤是否有淋巴转移,还要对周边部位进行仔细排查。不可避免的是,一旦开腔,就要留下疤口。有了达芬奇机器人,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昨天上午9点,手术台上,安医大一附院泌尿外科主任梁朝朝教授在这位患者的腹部打了5个小孔后就离开手术台,坐到了手术室另一端的操作台(医生控制系统)前。随后,患者被麻醉,4只机械臂则出现在了腹部上方。
只见梁朝朝双手掌握操纵杆,前后左右移动,指挥患者腹腔中的机械手臂开始寻找肿瘤的位置,而后,通过几只“手臂”的相互配合,肿瘤被一点点剔除。
手术全程约80分钟,而传统手术大多需要两个小时以上。
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按照以往对开刀的理解,做手术就意味着缝针,缝针就意味着会残留一条像蜈蚣般细长的刀疤。
而达芬奇做完的手术,患者的伤口还不到4粒黄豆的大小。
除了创口小,达芬奇还为医生拓展了视野,甚至突破了微创手术的盲区。
“由于机器镜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内部,医生的手术视野放大了近20倍,原来手伸不进的区域,现在机械手不仅可以灵活穿行,还因为加配了稳定器,不会产生抖动。在狭窄的解剖区域中,强大多了。”这名专家称,加上无需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存活率和康复率提高不少。“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觉得更安心。”
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了解到,国外从2000年开始将达芬奇手术投入临床应用,我国最早于2006年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率先引入,我省目前只有安医大一附院拥有这个“超能机器人”。
“自2014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做了100台手术,其中大部分是泌尿病患者,占了63台。”该院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称,此外,普外科做了21台手术,妇产科11台、心胸外科5台。
手术费2万元起步,尚未纳入医保
请达芬奇做手术贵吗?
记者了解到,目前达芬奇手术的计价方式由“机器人使用费”和“基础手术费”两部分构成。其中,“机器人使用费”为2万元。我省4月医改新政实施后,这一价格并未做出调整。
“进口一台‘达芬奇’机器人,光是设备就要3000万元。另外,做一台外科手术的成本也比传统微创手术高。”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常规手术方式,用机器人操刀要增加许多成本。以手术前给机器人戴上的无菌手套为例,成本要两万元左右,每做一台手术就会有一定消耗,达到一定次数后就得更换。
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并没有对此类手术统一收费标准,北京、上海等地均实施本地定价,手术费用在3万至5万元不等。需要提醒的是,这笔费用尚未纳入医保报销。
只要网速快,患者可躺在千里之外
想操作达芬奇,那得持证上岗。
这一年,安医一附院已派出5位医生前往香港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培训,且均已获得资格证。
值得期待的是,未来,外科医生可以通过达芬奇为身在千里之外的患者开刀。
“远程操作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通过网络将操作台和机械臂的信号相连,今后医生在操作台前操作,机械臂在千里外的病房收到信号后,就能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完成远距离手术。”工作人员称。
对此,果壳网策划主编边汤大撰文分析称,“当网速提升到足够快时,远程手术就可能成为常规手术。”
晨报记者 佟人冬 通讯员 张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