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万万先森 于 2015-4-19 16:05 编辑
这种跨现有行政区的行政区划调整有利有弊,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我认为济南的眼光应该长远一些,济南首先是省会,要做大做强的最根本要求不是行政区划,而是省会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相应的辐射带动能力。
济南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土地,其他方面相比周边城市都十分优越和突出。
从近期来看,济南可以主动跟德州对接,德州离济南最近,平原广阔,齐河县与济南的中心城区槐荫区只有一河之隔。与德州市合作,共同参与齐河、禹城、临邑三地的工业园区和新城(镇)的开发建设,这要从两市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上入手,并将联合工业园区和新城(镇)开发的列入两地的十三五规划和每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先行,联合开发和建设,实现济德(齐)一体化发展,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示范区和突破口。在政策上,应该积极争取上级的优惠政策,先行先试,在土地指标,园区建设,城镇规划,财税政策,金融信贷,交通布局,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在与德州的利益共享上,可以研究“存量”和"增量"如何划定和分配的意见和措施。
中期济南与泰安和莱芜可以从大泰山旅游区上来寻找突破口。为什么呢,因为济南的南部、泰安的大部和莱芜的大部都处于鲁中山区,这片区域在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国家规划和省级规划中,都是要求重点保护的生态保护区,无论是从环境承载力上还是国家和区域政策上就不适宜发展工业和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开发建设。但是这一区域的突出的优势,恰恰也是生态,在整个大泰山山脉,济南的南部山区众多景点,泰山,莱芜的雪野湖等都在其中,但是都很分散,除了泰山其他的虽然自然景观也很好,但是没有什么国内外影响力,怎么想办法整合起来,搞好宣传开发,可以称为三地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也为济南市,鲁中山区和山东省保护了这片自然绿肺,对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与滨州港的合作也可以积极研究,成为济南都市圈货物进出口的辅港,但是山东省经济的脊梁和大动脉是胶济线,这个经济积淀已经100多年了,短时期内是无法撼动的,从国家政策和区域政策来看,短期内也不可能撼动,与青岛港的合作(通关一体化)也是国家的政策导向,青岛港的腹地是整个山东省及其黄河流域,济南海关应该从与青岛海关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机遇。另外将来渤海通道一旦落实,济南还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个渤海通道的际遇和挑战问题。
从远期来看,就是整个省会城市群乃至省会城市群周边地区的融合发展。
济南是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只有济南的腹地发展起来了,济南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才能真正体现省会的辐射带动能力。
反过来,如果现在济南整天想着怎么去把人家离着济南近发展好的县给划归到自己地盘,短期内,济南的经济总量是机械性的大了,但是内涵呢?核心竞争力呢?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非常不利于与其他周边城市的合作,别人从此都会忌惮济南,担心自己的地盘会有第二个德州市齐河县,他们在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就会必然的远离济南,与济南隔离开来,万一哪天跟济南走的太近快速发展起来了,岂不是又要被济南觊觎。从长远来看,经济合作要好过行政命令区划。
济南是省会,是中心城市,济南的很多东西都是省会天然的,是其他城市再怎么发展也发展不出来的,在很多方面,其他城市,尤其是济南周边的城市,从经济规律上就会天然的与济南合作,济南现在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同存异,在省会城市群建设上应该再主动一些。从来都是等着其他城市主动来济南谈,济南就不能主动的去其他城市找共同感兴趣的东西么?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