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发展直抒胸臆 于 2011-5-2 00:14 编辑
我们高楼迷论坛的宗旨,是见证摩天高度,记录城市发展。个人感觉高层建筑虽然不是城市发展的全部,可确实能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在一定区域内的高层建筑越多,越密集,越高,这个区域的城市感也就越强。

言归正传,关注高新区很久了,一直想把高新区的高层建筑和在建项目整理出来,作个汇总。最近几天利用空闲时间把高新区跑了一遍,拍了一组照片,基本上涵盖了高新区的高层建筑,也拍到了一部分在建的各种高层&非高层项目;同时对某些已有规划的地块也进行了探访。
这个图集里呢,将十二层及以上高度的楼房做为高层建筑记录下来。可能大家觉得这个高度限制有点低了。其实我也有同感。这个帖子的目的主要是记录石家庄高新区的高层建筑,如果限制过高的话,会造成可供拍照的楼座数量大大减少,也就失去了这个图集记录高新区发展和城市感的意义,另外本人拍摄水平实在有限,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这个图籍里同时还有一些非高层建筑的建设进度照片,不过都是对高新区能够起比较重要作用的项目,所以也就顺便发了上来。
经过最近几天的实地走访和拍照,发现高新区在高层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高层建筑的高度不足。称得上超高的楼座还是只有联通大厦,其他超高还处于规划状态;30层以上的住宅和写字楼数量也不够多。
2.高层建筑批量建设数量少&密集度低。目前高新区成规模建设的高层小区较少,大部分高层小区都小于20栋楼,很多高层小区零零碎碎不成规模,这样就造成了高层建筑密度较低。
3.开发商实力良莠不齐。目前高新区有像天山水榭花都,同祥城,恒大绿洲等大规模上水平的高层小区;也有像曾经烂尾很多年的一山集团大楼(目前东城国际,中山路-天山大街交叉口东南角的高楼)和地批下来很长时间之后还未开工建设的项目(例如凡尔赛私邸和石门福地,西仰陵改造等)。对万达,恒大,保利,远洋,中海等实力巨头的招商引资力度也不够。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很多,这里面有一定的历史原因:06年前房地产还处于6,7层楼水平,高层建筑还普遍处于10层楼左右水平的时候,高新区的房地产开发力度很大;06年工委李书记上任之后,看到高新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却大搞房地产,就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暂停了住宅用地的出让,并卡紧了房地产项目的审批。而这一段时期正是18层以上高层住宅小区蓬勃发展的时期,二环内市区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新区的高层建筑却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个人认为当时李书记的政策还是很有远见的,当高新区有了足够的高新产业,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和招商引资的资本,高层建筑的爆发就会水到渠成。
本图集收集的高层建筑顺序是按照从北向南,从西向东的顺序,因此在开始传照片之前,再简要介绍一下高新区的路网:
横向干道从北向南依次为:和平路,中山路(黄河大道),淮河道,裕华路(长江大道),湘江道,闽江道,槐安路(珠江大道),漓江道,学苑路,南二环东延线。
纵向干道从西向东依次为:珠峰大街,天山大街-南延线,祁连大街-南延线,昆仑大街-南延线,秦岭大街-南延线,太行大街,燕山大街,东三环。
开始上图了,一共一百多张,大家先表插楼哈。
我靠,辛辛苦苦把图都传到百度相册上,居然不能用。。。 正在重新找相册传图,希望明天就能让大家看到图集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