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7 0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gguo 于 2015-2-7 10:15 编辑
联手打造中部崛起核心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市情简介
合肥在线 2015-02-07 04:51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武汉
地理位置
万里长江东去,悠悠汉水西来。江汉朝宗,三镇鼎立,共同孕育魅力之城——武汉。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武汉现辖13个行政区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2万人。2014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历史人文
武汉是一座人文璀璨的历史文化名城。3500年前,商朝先民在黄陂区筑盘龙城。春秋时期曾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因水运发达、物产丰富,成为四方文化交融之地。明末清初,汉口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四大名镇”。近代经历汉口开埠、兴办洋务,受到西方文化熏陶影响,形成兼容并包、多元复合的地域文化特征。屈原行吟、木兰从军,知音琴台,黄鹤名楼,风物鼎盛,人文荟萃。武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地域人文特色,孕育“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近年来,武汉大力推进“文化五城(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文化艺术精品迭出,文艺演出繁荣活跃,初步形成布局均衡、服务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琴台国际音乐节、国际渡江节、WTA武汉网球公开赛等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
园林之城
武汉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山水园林之城。武汉因水而兴,拥有166个湖泊,水域面积占全城四分之一,是独具魅力的“东方水都”。东湖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湖面面积达33平方公里。武汉群山环抱,龟蛇对峙,深入城市心脏的山系撑起城市脊梁,山水竞秀,城水交融。武汉有74个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4平方米,森林面积14.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51%,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武汉四季分明,月月鲜花绽放,春有樱花夏有荷,秋有桂花冬有梅,被誉为“新花城”。2015年9月,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汉举办。
交通枢纽
武汉是一座九州通衢的交通枢纽之城。武汉位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承东启西、接南转北,辐射八方。武汉是全国四大铁路主枢纽之一,拥有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武汉火车站三大火车站,年发送旅客1.21亿人次。武汉火车站是目前全国高铁线路辐射最广、直达城市最多的高铁站。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形成,构成武汉到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2小时交通圈;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4~5小时交通圈。武汉是中国中部最大空港。天河机场是华中唯一综合枢纽机场和最大飞机检修基地,有民用航线271条,其中国际航线31条,旅客吞吐量达到1570万人次。武汉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港是内陆最大物资集散中心,开辟江海直达航线及中转航线,外通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武汉新港由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岸线统一规划建设,总投资370亿元,年吞吐总量将达1.6亿吨,将成为中国最大内河航运港口。武汉是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节点,联接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与横贯中国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在武汉交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圆,可覆盖全国10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天元之位”的区位优势无可替代。
创新创业
武汉是一座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之城。武汉历来是商贾云集之所,也是中国近代工业重要发祥地,这座老工业城市和传统商贸重镇,正加速向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转型。武汉人杰地灵,人才荟萃,84所高等院校,130万在校大学生,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武汉有科研机构101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两院院士62人,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创新资源,优良的服务环境,吸引众多海内外企业纷纷抢滩武汉。216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汉投资。法国、美国和韩国相继在汉设立总领事馆。2015年,英国驻汉总领事馆将开馆。
愿景展望
今日武汉,万象更新,生机勃发。武汉人民正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加快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构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努力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宏伟目标。
长沙
地理位置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是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和商贸中心,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下辖6区、3县(市),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园区。全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9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2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75万。
人文风光
长沙历史文化厚重。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素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革命圣地”之称,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沙自然风光秀美。集山、水、洲、城于一体,岳麓山雄踞城西,湘江水穿城而过,橘子洲展露新颜,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区位优势
长沙交通区位优越。处于我国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中部腹地,位于国家“三纵两横”城镇化格局中的长江横轴与京广纵轴交汇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长沙科教资源丰富。
科教资源
拥有55所高等院校,52名两院院士,106家科研院所,4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发展
走过新世纪“黄金十年”,长沙经济社会实现了两大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由省会城市的“位居中游”跨入“全国十强”,2012年至今保持在第7位,所辖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均为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五十强”,其中长沙县进入“全国十强”;城市建设以湘江新区和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为战略平台,由“五一路时代”迈入“湘江时代”,形成“一江两岸、比翼齐飞”的城市新格局。
近年来,长沙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目标,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品质长沙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生事业改善,经济社会在转型创新发展中开创了新局面。201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10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5430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1003.08亿元,增长13.4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2.8亿元,增长17.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0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0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万元、2.1万元,增长9.4%、10.2%。
一是稳步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新中求进、好中求进不动摇,以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方式、新的改革之举、新的好项目和大项目促进经济增长,以有质量、有效益、惠民生、可持续的模式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5位,财政总收入首次跨上千亿台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近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均以25%以上的增速发展,过去工程机械“一业独大”的状况正在改变。
二是全面拓展转型创新发展平台。在战略层面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国家养老服务试点城市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等正式获批,国家级湘江新区申报工作有序推进,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国家审批程序。在改革发展中,简政放权、权力清单、商事制度、创新创业等重大改革先行先试,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影响。特别是简政放权打出了“组合拳”,向区县(市)下放了99项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由428项精简到179项,通过制定政府部门权力清单,部门权限由9706项精简至3612项,精简率分别达58.2%和61.7%。
三是积极构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格局。地铁2号线试运营,长沙进入“地铁时代”;沪昆高铁长杭、长怀段建成通车,长沙迎来直通16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高铁时代”。黄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800万人次,开通法兰克福、洛杉矶的直飞航班;火车北站开通湘欧国际货运班列。依托港口、保税物流中心等建成了进口商品交易中心(一期)和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等开放平台。地铁1号线、2号线西延线、3号线、4号线和国际会展中心、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高铁站至空港城磁悬浮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四是强力实施城乡品质倍升。以建设清洁城市、畅通城市、绿色城市、靓丽城市和更高水准文明城市的“组合拳”,推动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全面升级,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品质长沙,努力兑现让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到城市变化的庄严承诺。完成黄兴北路一期等棚改151.65万平方米,西湖文化园、巴溪洲水上公园开园,浏阳河东岸风光带和20个社区公园分批建成。全面开展“三年造绿大行动”,完成造林绿化20.6万亩,新建绿地1.08万亩。严格城市管理,拆除违法建筑400万平方米、违章广告牌24.2万平方米。贯彻“以大爱保护环境、以铁腕治理污染”的理念,重点实施“清霾”、“碧水”、“静音”、“净土”四大行动,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27天,同比增加30天;截污改造城区段排污口76个,主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6.88%。
五是着力促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市本级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77%,新增城乡就业24.2万人,建设保障房2.5万套,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十连调”和全市社会保障“一卡通”。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提质改造、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质提效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满意度跃升到全国第4位,成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统筹推进平安长沙、法治长沙、和谐长沙建设,组织10万名“红袖章”进行常态巡防,社会治安形势良好,大局和谐稳定。
南昌
地理位置
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位于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现辖四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五区(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青山湖),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临空经济区、桑海开发区、红谷滩新区。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518万,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7.96亿元,增长9.8%;完成财政总收入638.3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0.6亿元,增长11.9%;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34.25亿元,增长18.6%。
历史人文
南昌历史文化昌盛。南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南昌是一座革命英雄城市,“八一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的第一枪,诞生了独立自主的人民军队。
生态环境
南昌生态环境优美。南昌依山傍水,西枕梅岭西山,赣江穿城而过,两河八湖点缀其中,水域面积达到29.8%,特别是城区范围的内四湖、外四湖,呈现出“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独特城市风光,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并正加紧推进“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随着江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江西的核心城市,南昌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最大的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
南昌区位优势明显。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濒临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是唯一一个和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三个三角洲(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是京九、浙赣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十横十纵”快速路网等加快建设,航线发展、港口建设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正加速形成。特别是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南昌快速迈进了“高铁时代”,正与周边城市互联成为一小时高铁经济圈。
开放合作
南昌开放活力迸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强力推进了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瘦身”10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49%以上,户籍制度改革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法治南昌建设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首次全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中名列全国第四。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着力打造南昌一小时经济圈,昌九一体化、昌抚一体化及昌、丰、樟、高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全面加强与武汉、长沙、合肥合作交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对接长江经济带取得积极成效。
发展态势
南昌发展势头良好。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聚焦战略,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已经起势。产业发展升级。汽车、食品、电子信息、新材料四个产业加速走向千亿方阵,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爆发式增长,以大飞机制造研发为主要支撑的航空产业基地格局初步形成,全省金融商务区进驻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已达130余家。园区建设升级。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小蓝经开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快速壮大,临空经济区框架快速拉开,继高新区率先成为江西省首个千亿产业园区之后,南昌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也突破千亿大关。
愿景展望
下一步,南昌将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为保障,以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为总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务实奋进,加快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努力把南昌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宜居都市,为引领带动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合肥
地理位置
合肥,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是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因东淝河、南淝河由此交汇而得名,隋唐明清时为庐州路、郡、府治所在地,别称“庐州”,1952年成为安徽省省会。现辖肥东、肥西、长丰、庐江4个县,1个县级巢湖市,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14个省级开发区,市域总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0万人。
城市名片
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
历史人文
合肥历史悠久,自秦置县,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和“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源远流长的中华人文始祖之一有巢氏文化,又将合肥文化历史拉长至5000年。合肥人才辈出,底蕴深厚,先后诞生三国名将周瑜、宋代名臣包拯、晚清重臣李鸿章、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著名将军冯玉祥、爱国将领张治中、隐蔽战线卓越领导者李克农、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自然资源
拥有半汤、汤池得天独厚的温泉旅游资源,铁、硫铁、铅、锌、白云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各类矿产达37种,其中明矾石矿位居全国第二。
经济发展
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100亿元、增长10%左右,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385.2亿元、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8447.8亿元,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26.6亿元、增长12.3%;财政收入880.7亿元、增长1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达到500.3亿元、增长14.1%;完成进出口总额200亿美元、增长35%;全市招商引资总量2950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6.8亿元、增长12.9%。
区位优势
合肥区位优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现有6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未来将有7条高速铁路、4条电气化铁路在此交汇,已实现1个小时内到南京、2个小时到武汉、上海、杭州,4个小时到北京;年吞吐能力1200万人次的4E级新桥国际机场,有直达港澳台、韩国、新加坡、日本、德国的航班,到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航程均不超过1个半小时;合肥水运通过巢湖直通长江,江淮运河即将启动建设,合肥新港1500吨级货轮可通江达海,合肥海关已与长三角地区实行区域一体化通关。市内交通便捷,先后建成9大高架,地铁1、2号线分别将在2016年底和2017年上半年实现通车,3号线开工建设,4、5号线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到2020年,合肥将建成5条轨道交通线,在建3条轨道交通线,全市轨道交通网框架基本形成。
产业基础
合肥产业基础雄厚,现有35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工业大类产品。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居领先位置。合肥是重要的装备制造城,是全国最大的挖掘机、叉车、轮胎生产基地之一,重装变压器、锻压装备生产位居全国前列。合肥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家电城,汇聚了格力、海尔、美的、华凌、美菱、荣事达、三洋等一大批知名家电生产企业,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四大件产量突破6000万台套,居全国首位。合肥是汽车城,是全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全系列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江淮、安凯、昌河等知名汽车品牌。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553.9亿元,占全市工业30.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22%、占规上工业53%。上市企业34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
科技创新
合肥科教资源丰富,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创新试点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60所,在校大学生50多万人;拥有各级科研机构344个,其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38所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12家;拥有各类研发机构608个(国家级74个),其中,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省部级以上实验室135个(国家级8个),工程研究中心3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5个(国家级7个),企业技术中心197个(国家级30个),院士工作站21个,博士后工作站37个(国家级24个),博士后流动站45个;拥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是国内除北京以外大科学工程最密集的地区。进入“千人计划”的海归人才33人,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72名。201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3.1%,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五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2929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高新技术企业828户,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目前,正大力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生态环境
合肥生态环境宜人,具有“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鲜明特色,全市森林覆盖率28.6%,城市绿地率40.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190天,是“国家森林城市”和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两次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巢湖流域跻身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开放合作
合肥充满开放活力,先后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与日本久留米、美国哥伦布等11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现有37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肥投资,安徽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在此落户,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合肥港二类水运开放口岸、合肥航空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首条全货机航线实现通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通关运行,合肥出口加工区进出口额跃居全国51个出口加工区第7位。合肥相继与宁波、佛山、南京、广州等城市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5个主席方城市之一。合肥相继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 “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30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愿景展望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明确把合肥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要求合肥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建设全国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合肥在全国区域发展新棋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明显。今后一个时期,合肥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导向,解放思想,防骄破满,拉高标杆,跨越赶超,主要经济指标稳固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朝着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阔步迈进,奋力谱写“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