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111|回复: 30

[时讯] 2015.01.21--[合肥时讯新闻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 01: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1.21--[合肥时讯新闻专贴]
坐等首条新闻帖!!!~~{:5_121:}{:5_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08: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出售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0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      出售板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1: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排出售躺椅。。。。{:5_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1: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排出售板凳{: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1: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排出售站票。。。。{: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声音:每个区都要有“明星街”   吴存荣为三县发展“量体裁衣”各赠锦囊





合肥在线  2015-01-21 03:30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7224.shtml





【专题】2015合肥两会

    在合肥打造“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过程中,县域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新年伊始,如何抢抓机遇、拉高标杆,确定什么样的目标?1月20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先后参加了合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长丰、肥西和肥东三个县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他在分析三县的优势和不足后,一一诊断开出“药方”,希望三县在2015年能够等高对接城区,实现目标。

    现场

    ■书记声音

    每个区都要有 “明星街”

    “往上看,五楼以上看起来都不错,站在路上,合肥的路网发展也很快。但是路两旁3楼到5楼有待提升。”吴存荣在长丰和肥东团讲话中都提到合肥城市“脸面”的问题。

    吴存荣表示,合肥的慢行系统、指示牌等等都要优化。春节后要开始做提升城市品质的事情。“春节后,合肥每个区都要打造两条‘明星街’出来。”

    A长丰县

    书记诊脉

    目标:抢抓机遇、拉高标杆,进军百强县

    优势:最大的优势是空间

    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

    发展锦囊 做有特色的城市副中心

    下午吴存荣参加分组讨论的第一个代表团就是长丰。对于长丰未来的发展问题,吴存荣认为,长丰正处在重要转型时刻,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长丰如何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把握好定位?

    吴存荣表示,长丰发展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其次是发展定位问题,按照都市区的思路定位,在规划和发展要求上与都市区等高对接。“加强与政务区、滨湖新区的沟通交流,将北城的社会服务设施标准提高。”

    “整个北城的城市配套、公共交通都要加快发展”,吴存荣认为,长丰最大的优势是空间,靠近中心城市,一定要盯着大规划,做好自己的小规划,做有特色的副中心,而不一定非要建设高楼大厦。

    B肥西县

    书记诊脉

    目标:成为全省第一县

    优势:状态好,发展快,推动工作力度大,发展势头好,上下齐心;肥西城乡发展、工业在五县(市)中一马当先

    不足:和江苏第一县和全国百强县还有差距

    发展锦囊 等高对接以中心城区要求自己

    肯定肥西的发展,吴存荣同时也认为肥西建设也到了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对于未来,吴存荣支招肥西,肥西不能再以城市副中心看待自己,要当做中心城区一样看。

    “这就存在怎么等高对接的问题。肥西的发展格局要从全市大格局中谋划,尤其是城市管理思路上要拉高标杆,要有脱胎换骨的转变。”吴存荣表示。

    对于肥西农村发展,吴存荣认为,肥西紧邻中心城区,应该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在环巢湖旅游上,肥西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搞好服务业和乡村度假旅游。

    吴存荣对肥西寄予厚望,希望肥西能够争当全省第一县;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和江苏第一县、全国百强县相比还有差距,增强紧迫感。

    C肥东县

    书记诊脉

    目标:实现和中心城区的融合

    优势:发展思路清晰,民营经济大有文章可做。市区到肥东道路最多,一个县城两个高铁站,全国没几个

    不足:城市建设理念存在差距

    发展锦囊 旅游特色就像音符 不一样才会美

    对于代表们关心的轨道交通,吴存荣表示,肥东县要搞好规划,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实现无缝对接。

    “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对肥东是很大的机遇!”吴存荣会上多次提到长临河镇的建设,希望肥东能够转变观念,把规划做好,在长临河镇做有特色的生态旅游。“长临河镇是离城区最近的一个镇,是最应该成为旅游热点的一个镇。肥东应该集中力量建设美好乡村,做生态特色旅游。哆来咪7个音符,长临河是什么音符你们要搞清楚,而不是所有音调都一样。肥东做农业、旅游都要有特色,有特色才有市场,不能搞同质化。”吴存荣表示,对于环巢湖十二镇的建设,春节后将一个镇一个镇的调研谋划。

    对于肥东的民营经济,吴存荣表示有很大空间,肥东在外打工创业的人很多,怎么才能营造更好的环境让肥东老乡们回来发展?目前肥东既存在企业规模不够大的问题,也存在企业数量不够多的问题。

    “肥东要真正实现和主城区的融合,要实现城市功能和主城区等高对接”,吴存荣希望肥东能够牢固树立都市区这个理念。“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要有特色、有新的思路新的转变。肥东搞规划时一定要有特色,注重提升城市的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抢抓机遇促发展 拉高标杆谋突破   吴存荣参加长丰、肥西、肥东县代表团讨论





合肥在线  2015-01-21 12:33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8345.shtml





 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先后来到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长丰县、肥西县、肥东县代表团参加审议,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并为三县发展支招。

  1长丰拉高标杆进军全国百强县

  “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长丰县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吴存荣说,比如在《政府工作报告》第6页提到“工业发展主战场、城乡统筹新典范”,还有在第22页谈到2015年的规划时,要求“围绕工业化主战场的定位和跻身全国百强县的目标,以园区为主阵地,全面推动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

  “你们看一看,这既是对长丰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寄予的厚望。”吴存荣说,在当前经济下行总体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你们不断付出努力。

  长丰下一步该如何谋划发展?吴存荣指出,长丰要围绕定位和要求,抢抓机遇,拉高标杆,进军全国百强县。

  现在长丰发展面临着转型的重要时刻,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转变。吴存荣说,长丰县要拉高标杆,尤其是新区要按照滨湖新区、政务区的水平进行建设和管理。同时还要“盯着”合肥的“大规划”,将长丰建成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副中心。

  在长丰“进军”全国百强县的道路上,吴存荣指出,长丰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相对偏低。“大家要继续发展工业和现代农业,实现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发展特色养殖业等。”

  “我今天说这些,主要是想给大家再添一把火,真正把思想观念转变过来。”吴存荣透露,在合肥“十三五”规划中往北拓展是一个很大的战略方向,长丰要抢抓住发展机遇。

  2肥西按中心城区的一部分进行建设定位

  吴存荣说,肥西发展到今天,不应该仅仅将目光局限于一个县,而是要从全市的大局进行谋划发展思路和定位。

  现在肥西的工业虽在5个县区当中是“一马当先”,但肥西在工业化发展上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尤其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工业化发展。

  在建设定位方面,吴存荣说,“肥西要按照中心城区的一部分进行建设定位,而不是按照过去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定位。”

  在建设定位提高后,吴存荣说,肥西在建设思路、城市管理、建设品质等方面,要拉高标杆,转变观念,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谈到实现城乡统筹时,吴存荣说,肥西有一个特点——紧邻中心城区。

  “你们要思考肥西的农村是什么样的农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农村?”吴存荣认为,未来在肥西的农村应着力实现一产和二产、一产和三产的融合,是一种都市区的新农村概念。“这种新农村是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画里乡村、梦里乡村。”

  3肥东服务功能与城区实现等高对接

  “当前肥东的发展思路是清晰的,要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不断向前推进。”对于肥东取得的成绩,吴存荣给予肯定。

  “我统计了一下,在‘十二五’的前四年,肥东的固定资产、财政收入、GDP等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都在逐步上升。”吴存荣说,在今后的发展中,肥东要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的思路。

  “现在肥东在外创业的老板很多,怎么营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回来发展,对你们来说是一篇大文章。”吴存荣说,现在肥东既存在企业规模不够大,更存在企业数量不够多的问题,在谋划肥东下一步发展时,可以从这篇“大文章”上下功夫。

  除了工业化、民营经济外,吴存荣认为对于肥东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就是城镇化。

  “我相信肥东很快能集聚到50万的人口,那就是中等城市的规模。”吴存荣说,在城市建设方面,肥东要主动与城区对接,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对接,更是城市服务功能的等高对接。

  在谈到村镇建设时,吴存荣说,一定要挖掘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以肥东长临河为例,这是离合肥城区最近的一个镇,不仅是肥东的脸面和门面,也是环巢湖旅游的重要一环。”

  -相关新闻

  “楼房整治”拟春节后启动

  合肥晚报讯在昨天的讨论当中,吴存荣说,现在合肥修路、盖楼的速度很快,但城市管理的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楼房,在三层以上还是很漂亮的,但从路面到三层楼房之间,看上去就不太舒服,灯光、绿化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吴存荣说,我们要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内涵,需要从这些城市的细节入手。“计划在今年春节后要开始整治这个问题。”吴存荣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合肥“大动作”提前揭秘





合肥在线  2015-01-21 03:30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7229.shtml





    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了一系列2015年合肥将准备动起来的“大动作”。晨报为你提前揭秘。

    产业

    打造“中国声谷”+全国软件名城 构建“一小时消费圈”

    ◎以京东方等为龙头,推进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等建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实行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同步推进,加快建设“IC之都”。

    ◎推进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建设,合肥将积极发展各类软件产业,加快打造“中国声谷”和全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加快建设全国性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积极探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运营新模式,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光伏下乡”、“光伏扶贫”等工程,加快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

    ◎按照工业4.0思路,积极运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技术,推行智能制造和智慧管理。

    ◎加快推进瑶海全国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试点。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推进蜀山国际电商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完善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功能。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万达文化旅游城等重大项目,积极支持三河古镇创建国家5A景区,扎实推进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建设,加快打造环巢湖国际旅游目的地。

    ◎高标准建设中央商务区,着力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和规范有序的摊群夜市,构建市民“一小时消费圈”和“10分钟生活圈”。

    ◎加快发展新兴农业产业,在全国率先建设安全农产品加工园区,着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强市。

    ■报告解读

    中国声谷

    顾名思义,与语音声讯有关。以科大讯飞为龙头,以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智能语音产业,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推动智能语音在家电、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软件名城

    早在2008年,国家工信部就启动“中国软件名城”认定工作。2010年9月,工信部正式认定南京为“中国软件名城”,之后,济南、成都荣膺“中国软件名城”。

    工业4.0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个主题。

  改革

    “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全面推行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和落实,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广泛推行网上审批。

    ◎深入推进市场监管体制“三合一”改革,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先照后证”和“三证合一”改革。

    ◎创新公务员管理制度,推行公开遴选新机制,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完成公车制度改革任务。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具有合肥特色的中小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与公租房并轨运行、分类补贴和梯度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

    ■报告解读

    权力清单

    指政府及其部门在对其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将权力目录、实施主体、实施依据、办理流程等以清单方式列举,并公之于众。行政机关按清单行使权力,方便社会公众,也便于行政管理。

    责任清单

    以清单方式明确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及未按照责任事项规定履行义务带来各种可能的不良后果。

    市场监管体制

    “三合一”改革

    县(市)区以下的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三个行业主管部门合并为一个行业主管部门,即市场监督管理局。

开放

    全面建成综合保税区

    ◎全面建成综合保税区并按时封关运行、高标准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合肥航空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合肥国际内陆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二期、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等,推动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西延入欧、国际货运航班直达欧美。

    ◎认真筹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议。

    ◎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将启动建设。

    ◎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着力提高项目质量和层次,更加注重引才引智。计划全年完成招商引资3390亿元、增长1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

    创新

    启动建设智能家居研发设计中心

    ◎致力于建设“创新高地”的合肥,今年将为成为全国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市而努力。

    ◎形成功能强大的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实施清华启迪科技城、数控装备研发基地、智能家居研发设计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发展知识楼宇、科技楼宇,并打造科技服务业密集区。同时,承办好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和中国计算机大会。

    ◎开展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加快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和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建设。支持现代显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组建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城建

    启动全国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

    ◎今年,合肥将启动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并统筹谋划老机场的利用和通用机场建设。铁路方面,开工建设商合杭、合安九高铁,加快建设宁西复线、庐铜铁路,建成合福高铁并投入使用,开展与周边中心城市铁路加密的前期谋划,完善合肥铁路枢纽功能。

    ◎合肥今年将加快引江济淮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并推动合裕线、兆西河、店埠河、丰乐河等航道升级改造。加快合安、合淮、合水、军二、合铜、巢庐、新合蚌路、合六南通道等国省干道改造建设,推进3条机场应急通道和4条环巢湖公路连接线建设。实施北沿江、滁新高速公路合肥段建设,加快合宁、合安、合巢芜高速扩容前期工作。

    ◎1号线将实现隧道贯通、轨道铺通,2号线主体土建工程基本完成,3号线全面开建,并加快4、5号线前期工作。

    ◎市政路网方面,合肥今年将推进魏武路、“畅通二环”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繁华大道东延、临泉东路等续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支路网建设和小街巷改造,完善慢行系统。

    ◎合肥将启动全国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新增和更新公交车600台。并加快改造城区燃气、供水、供热老旧管网,实施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全面推进七水厂二期、八水厂、绕城高压环网输气干线、金源热电联产机组改扩建、滨湖新区区域供冷供热等项目。落实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实施中长期能源战略,推进华能巢湖电厂二期、神皖庐江电厂等项目建设。

    ◎构建“智慧合肥”建设总体框架,加快形成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统一平台。完善“数字城管”工程运行机制,优化城市管理流程。开建小仓房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严控固废和噪音污染。

    ■报告解读

    智慧城市

    2013年10月,合肥入选“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此后,合肥将进行为期三年的试点示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包括相关技术与标准、解决方案和运营试点经验等在内的试点成果,其经验或在全国范围推广。合肥市发改委近日出台了《合肥市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透露,合肥将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统领,构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旅游等建设。

  城乡一体

    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大统筹力度,推进城乡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三权落实”和“五有并轨”,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提升县城、重点镇和环湖十二镇的功能和品质,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坚持市与县(市)联动,拓宽投入渠道,全面推进与国开行合作新型城镇化试点项目建设。

    ◎大力实施美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村庄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削减小型村、空心村和自然村。

    ◎大力推进环巢湖美好乡村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5条示范带和80个重点示范村。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建立跨区域结对联动机制。

    生态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黄标车全部淘汰

    ◎今年,合肥将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以“水”、“山”、“气”、“绿”为重点,全面展现碧水青山绿地蓝天的美丽合肥。

    ◎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工一批雨水调蓄池和生态湿地,推进雨水利用,恢复城市生态。

    ◎加大与国开行合作力度,巩固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保护一期工程成果,充分发挥效益;全面实施二期工程,确保完成80%工程量;加快推进三期工程,以流域治理、补水引流为重点,突破面源污染治理难点,力争全面开工建设;以开发利用为重点,谋划启动四期工程。

    ◎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实施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确保达到“十二五”国家考核要求。大力推进南淝河、十五里河和派河综合治理,加快陶冲、蔡田铺二期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

    ◎编制大气污染防治项目清单,出台年度考核细则。全社会黄标车将全部淘汰,积极推广智能密闭新型渣土车,严格实行午秋两季全市域秸秆禁烧。大力推进“气化合肥”,加快LNG、CNG加气站建设。

    ◎加强节能减排,实施一批重点减排项目,深入开展能源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严格控制新增能耗。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9个、省级森林村庄50个。

    ◎高起点规划滁河干渠生态休闲风光带,高标准建设环巢湖公路、高铁南站片区、城市快速路等道路绿化和十五里河等河渠绿化,完成森林长廊156公里。

    ◎完成城区绿化1000万平方米,打造精品示范工程30个,新建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35个,建设城市绿道90公里以上。

    民生

    建成6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推进省暨合肥市规划馆和省美术馆、百戏城、科技馆等建设,建成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完成50个农村幸福院建设,建成6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办好环巢湖国际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积极参赛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

    ◎全面推进法治合肥建设。深化平安合肥建设,着力打造立体化、数字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常态下朝新目标阔步迈进   政府工作报告勾勒2015合肥发展新蓝图





合肥在线  2015-01-21 12:33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8347.shtml





 刚刚过去的2014年,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展示出崭新形象。

  今年,合肥市将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强基、稳中创优,强化改革攻坚,强化开放集聚,强化创新驱动,强化民生保障,解放思想,防骄破满,拉高标杆,跨越赶超,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主要经济指标稳固“进十强”,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开创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局面。

  预期目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省控目标。

  新兴产业

  A.打造“硅谷梦”建设IC之都

  报告:以京东方等为龙头,推进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等建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实行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同步推进,加快建设IC之都。

  解读:与北京、上海这种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的城市相比较,合肥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上是后起之秀。借着政策的东风,筑巢引凤,合肥正稳步向中国“硅谷”的梦想迈进。

  据悉,合肥的发展策略是以发展芯片设计业和特色晶圆制造为重点,以开展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为抓手,以补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争取列入国家重大工程为着力点,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从2013年10月出台《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提出“合肥芯”的中国“硅谷”之梦,到现在合肥已有50余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落户。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还在与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企业接洽和谈判,预计上半年还会有一批重大项目谈成落地。

  B.更多机器人将走进你我生活

  报告: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加快建设全国性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解读:焊接、搬运、封箱,甚至为病人做手术,如今,机器人与我们的生活变得愈来愈密切,令人期待的是,更多的“合肥造”机器人面世。

  日前,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传出消息,合肥将编制《合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并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开展研究工作。

  不得不说的是,从两年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式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合肥机器人产业被列入国家试点,到现在两大智能机器人制造重点项目落户,该产业已步入发展最佳时期。

  除了工业机器人,更多的服务机器人也将出现在市民前面。据悉,去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安徽国购投资集团三方签署发展合肥机器人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合肥机器人产业园的研究和产业化,就将重点瞄准市场需求,面向智能服务机器人。

  C.买新能源汽车有更多补贴

  报告:以纯电驱动为技术路径,以落实和完善政策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建设和运营好一批充电设施,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

  解读:为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合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既提高了配套补助标准,同时在基层设施建设、企业创新方面均给出“福利”。

  现在,合肥对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纯电续驶里程大于150公里的电动乘用车,按照国家补助标准1:1比例给予地方配套补助,国家和地方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价格的60%。其他类型新能源车按国家补助标准的20%给予地方配套补助。在基础设施方面,则支持专业运营商创新模式,投资建设并运营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网络。

  此外,新建办公楼、商场等共建类项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少于总规划停车位数20%的比例进行配置,新建住宅小区充电桩按不少于小区总规划停车位数10%的比例进行配置。

 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投入将突破200亿

  报告:以平台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打造全国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市。

  解读:在合肥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科技创新支撑起经济腾飞,自主创新起到了“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作用。

  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获悉,2015年的目标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于工业增速2-3个百分点、增长12%。全社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技术合同交易增长20%。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200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9件。

  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目前,一批高端创新研发平台在合肥建设,合肥的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愈行愈宽。

  同时,合肥将继续完善科技企业培育链条。推进创造领航,打造100家突破核心技术产品、高成长性的科技小巨人。加速创新造林,新增国家高企100家,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总数达2000家。

  在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方面,合肥将出台《科技服务指导意见》、《孵化器发展意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办法》等。同时,合肥还将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落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各项任务,出台《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若干意见》,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0家。

  传统产业

  “智能工厂”解放更多劳动力

  报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高新化为导向,按照工业4.0思路,积极运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技术,推行智能制造和智慧管理,加快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全年技改投入达到1160亿元。

  解读:工厂生产线上的智能机器人、无纸化的办公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已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合肥两化融合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据悉,合肥将在全国率先实施万条“数字生产线”、千个“数字化车间”和百家“智能工厂”,探索以整厂为单位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建设智能工厂。

  也就是说,今后在工厂里忙活的主要都是机器人,信息化、智能化的操作将极大解放劳动力。令人欣喜的是,江汽发动机加工数字化车间、巨一自动化高节拍高自动化汽车车身闭合件机器人柔性生产线都已建成。

  文化产业

  三河创建5A又迈出一大步

  报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万达文化旅游城等重大项目,积极支持三河古镇创建国家5A景区,扎实推进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建设,加快打造环巢湖国际旅游目的地。

  解读:安徽5A景区已经达到8家,其中皖南6家、皖西1家、皖北1家,而省会合肥迟迟没有5A身影,这种尴尬的历史,即将被肥西三河改写。

  日前,三河古镇景区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这也意味着三河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记者了解到,根据众多旅游专家及旅游规划团队的多次考察论证,三河镇确定以“天下第一美食文化古镇”的形象定位来申报创建国家5A级景区。而交通方面,三河古镇将开通至合肥火车站、客运站、新桥国际机场的外部旅游大巴,与合肥火车站、客运站、新桥国际机场等形成无缝对接。

  为配合国家5A级景区创建,去年8月肥西三河古镇开始“整容”,对进入景区的多条道路、景区内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今年1月,这些工程基本竣工,“新三河”正式亮相。

信用体系

  信用体系推设“黑名单”

  报告: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债券发行、招投标等领域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解读:从事食品药品行业的企业可得“悠着点”,违规生产、经营食品药品行业的负责人,会被合肥拉进“黑名单”。进入“黑榜”后,五年之内不得再进入该行业。

  去年,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合肥市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如果企业生产经营腐败变质伪劣食品,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毁灭有关证据,被依法查处等行为,将被“拉黑”。凡进入“黑名单”的经营者在5年之内不能再进入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生产行业。

  教育改革

  A.教学评价建立“新体系”

  报告:今年合肥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具有合肥特色的中小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解读:合肥特色的中小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一就是全市教育评价分析系统。该系统有丰富的题库,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更个性更适合的测试和指导;教师的教学也有了及时的跟踪和评价,如果有偏差可及时调整。

  题库中汇集了多年的试题资源和考试数据,所有试题全部经过相关学科的教研专家集中实测、评审,最终形成完整的题库资源。该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完成在市区10所高中开展教育评价应用试点工作,二期需要完成剩余91所高中学校的校级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评价全覆盖。

  同时,合肥还引进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工作,这一测评具体包括学生学业负担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等。

  B.力推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

  报告:今年将大力推进国家级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建设。

  解读: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投入和改革,合肥市教育已经实现了均衡发展,目前正朝着“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目标迈进。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施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合肥市计划用3年时间创建120所左右新优质学校,全力打造一批百姓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目前,全市41所创建试点学校全部建成名师工作室并投入使用。

  今年还将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所。继续、新建中小学15所,建成合肥十中新校区等。

  县域经济

  县域工业以园区为主阵地

  报告:围绕工业化主战场的定位和跻身全国百强县的目标,以园区为主阵地,全面推动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

  解读:县域经济强,则全市经济强;县域经济实现突破,则全市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去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达1700亿元、占全市33.6%;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786.7亿元、占全市37%,这对全市经济总量上台阶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合肥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首先将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力和集聚力。继续对巢湖市、庐江县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力度,实现全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A.居住证变成了现实

  报告:加快“三权落实”和“五有并轨”,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解读:新型城镇化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人的城市化”,在这方面合肥已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2014年12月10日,合肥市颁发了第一张居住证,流动人口盼望了许久的“暂改居”终于成为现实。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持有居住证后,将在子女就近入学、申请保障性住房、参加城镇职工社保等方面享受同城“市民待遇”。

  从农村转移过来的人口也能更顺畅地融入进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将逐步实现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比如社会保险,流动人口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依法享有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和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服务,按规定为流动人口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B.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

  报告: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对接,推进城镇道路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园林绿化、水环境治理。

  解读: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硬件要过关,乡镇乃至乡村的基础设施改善是第一步。今年合肥将大力发展城镇交通,改造县乡道路100公里,建设村村通水泥路提级延伸联网工程3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45个。

  去年合肥已开始实施与国开行合作新型城镇化一期试点项目建设,今年合肥还将继续提升县城、重点镇和环湖十二镇的功能和品质。坚持市与县(市)联动,拓宽投入渠道,全面推进与国开行合作新型城镇化试点项目建设。

  保障房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

  报告:进一步完善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运行、分类补贴和梯度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

  解读:公租房是合肥市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将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65万套,基本建成1.5万套。

  去年起,合肥市开始实施廉租房、公租房“两房并轨”,对两大房源进行集中管理。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两房”完全并轨后,一个小区或者一栋楼里,可能既有廉租房又有公租房,将根据租住家庭的条件,按“阶梯式”收取租金。

  2014年底,财政部门出台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贴息办法》,从贴息资金来源、范围期限、申请支付方式、资金监管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贴息政策,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医疗改革

  A.县级医院院长聘任制

  报告:实行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解读:2014年6月,肥西县在全市率先实行公立医院院长聘任制,由县医管会聘任的县医院和县中医院院长到任履职,这标志着合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推进。

  由县医管会聘任县医院、县中医院院长,两位院长的履职情况,将由相关部门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等次兑现院长待遇。

  合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全面深化县级医院改革,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权,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完善院长选任和任期目标管理制度。探索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医院绩效考核制度。

  B.基层卫生资源优化

  报告: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结构,深化医药卫生改革,促进基层卫生加快发展。

  解读:看病难,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关键词之一,是广大民众抱怨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医改的核心目标。

  仔细审视看病难,却发现其中另有隐情,一方面,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名医名院病人爆棚,另一方面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步履维艰,面临生存危机。看病难实际上是看三级医院难,看社区卫生中心并不难。

  合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全科团队服务100%覆盖,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加强薄弱地区工作推进力度。

 社会保障

  A.“养老金并轨”稳妥推进

  报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

  解读: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成为2015年的头一件大事。地方如何推进“养老金并轨”,也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

  目前,因为“养老金并轨”尚处在政策缓冲期,各省市均未拿出实施细则。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合肥市今年将继续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可持续方针,完善社会保险政策,按照国家文件要求,以及全省统筹的原则,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此外,在社会保障方面,合肥市今年将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关系的制度衔接与跨区域转移。加强社会保险征缴扩面,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努力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信息化,谋划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B.社区将有“e就业”

  报告: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解读: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能够帮助劳动者更好地就业。今年,合肥市将为着力解决好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启动社区“e就业”试点工作。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所谓的“e就业”,是通过在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配置使用移动就业失业查询、户外自助登记查询、户外动态信息发布等数字化管理服务设施设备,实现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的全程信息化,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在社区的全覆盖。

  架构起社区就业服务网络的同时,合肥市今年还将健全有形的四级办事网络、无形的办公信息网络、12333电话咨询网络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互联互通、覆盖基层、快速高效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

  大力实施美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村庄空间布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十大”到户到人精准扶贫工程。

  解读:如何让农村贫困户“躺着都赚钱”?这看似是不可能实现的便宜事,但有了光伏扶贫到户政策后,就成了现实。今年合肥将加大光伏扶贫力度,2015年到2020年全市每年为不少于500户“无劳力、无资金、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村贫困户,免费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产权和收益归贫困农户所有,保证贫困农户长期稳定增收。

  今年合肥还将大力推进环巢湖美好乡村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5条示范带和80个重点示范村。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削减小型村、空心村和自然村。

  “数字城管”让城市管理智能化

  报告:完善“数字城管”工程运行机制,优化城市管理网格流程。健全“三城同创”长效机制,提升城市文明指数。以扁平化为方向、信息化为手段、网格化为基础,提高城区街道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解读:垃圾桶破损后,能在数字系统里迅速找到养护单位;道路清扫干不干净,可以进行监察。未来,车辆违停在人行通道上,将先短信提醒车主;市民还可以在手机中下载软件,随时反映问题……

A.138万个零部件全部编号

  从今年1月1日开始,合肥市“数字城管”系统正式运行。在数字化城管系统里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对全市的城市管理部件进行普查,范围覆盖合肥市全部建成区,包括4个主城区和3个开发区,约400平方公里,普查城市管理部件138万个。这标志着,合肥城市管理向“现代科技型”转变。

  “如果将一座城市比作一块电路板,那么路灯线杆、窨井盖、路牌、电话亭棚等就是零部件。”合肥市数字城管负责人说,他们通过对道路等地理编码点,以及城市管理部件的精准定位、细致梳理,对4个主城区和3个开发区,约400平方公里的覆盖区域的138万个城市部件进行“编号”。

  B.数字城管包含9大子系统

  据介绍,正式运营的合肥数字城管共包含9大核心子系统,并根据合肥实际情况,扩展了9个业务应用系统,如立面及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摊点亭棚管理子系统、工地和渣土车管理子系统、环卫监管子系统等。

  “今后哪里有问题,哪里就能点对点核准信息,迅速找到责任单位,及时得到处置,很难再踢皮球。”该负责人说,在数字城管试运行阶段,数字城管就已经开始与公安、建委、市政等众多与城市管理有关联的部门进行联动,未来,除了各区、各街道、社区外,与城市管理有关联的市直单位,都将设立数字城管的终端平台。

  C.开发手机APP“城管通”

  除了信息采集员提供的信息外,日后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城管通”,向“数字城管”反映发现的问题。

  “我们目前正在开发一款手机APP‘城管通’,以后市民可到合肥数字城管网站下载该软件到手机上。当发现城市管理的问题后,可通过这个APP,直接反映到数字城管系统中。”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数字城管的网站和后台系统还在逐步完善与升级的过程中,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的形式,与数字城管进行“互动”。届时还将出台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市民举报、反映城市管理问题,调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开工建设商合杭、合安九高铁,加快建设宁西复线、庐铜铁路,建成合福高铁并投入使用,开展与周边中心城市铁路加密的前期谋划,完善合肥铁路枢纽功能。

  解读:待合肥西站改造完成后,合肥市区将形成合肥站、合肥南站、合肥西站“三足鼎立”之势。

  身为铁路枢纽,合肥未来将同时坐拥沪汉蓉、京福、商合杭、合安九等四条高速铁路。从合肥出发,3小时到福州,2小时到杭州,1小时到黄山,45分钟抵达安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黄山、九华山将成为合肥人的“后花园”。周末锻炼爬个大蜀山算啥,还不如坐高铁去攀登黄山,观云海、看日出,周一照常回来上班,两不耽误。

  历史在这个节点,选择将老淮南线上那个不起眼的小站——合肥,重装升级为全国铁路枢纽。借助高速铁路网的钢筋铁骨,合肥将空前地与长三角、东中部地区融为一体。

  加快合安、军二、合铜、巢庐、新合蚌路、合六南通道等国省干道改造建设,推进3条机场应急通道和4条环巢湖公路连接线建设。推进魏武路、“畅通二环”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繁华大道东延、临泉东路等续建项目建设。

  解读:合六路、合马路全面完工,环巢湖公路全线贯通,“一环八线”国省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一级公路总里程增至42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成为全国样板。城区郎溪路立交、龙川路、黄山路东延等先后建成通车。2015年,新一轮的国省干道改造还将继续上演轰轰烈烈的戏码。以合肥为起点,至安庆、铜陵、蚌埠、六安、南京等城市的路网将更加顺畅。

  一路出行没有红绿灯的“畅通一环”之后,合肥还将启动“畅通二环”重点项目。繁华大道、临泉路等城市主动脉会在今年进一步延伸。

  行政改革

  A.执法过程将有记录制度

  报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和落实,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解读:2014年11月,安徽省政府“晒”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权力事项从5405项减少至1712项目,成为全国保留权力事项最少省份之一。

  记者从合肥市法制办了解到,合肥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出台后,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今后,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时,将实现政府主体、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确保决策科学、责任明确。

  在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的同时,合肥市还将建立起执法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法制层级监督与行政监察联动制度。以规章制度形式出台《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办法》。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机制,加强政务公开工作评议考核力度。

  B.聘任制公务员将试点

  报告:创新公务员管理制度,推行公开遴选新机制,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

  解读:在合肥深化改革的名单上,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是即将探索的项目之一。近年来,按照相关意见,大力推进公务员聘任制试点。

  公务员聘任制是指国家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合同的方式聘用的制度,内地多省市于2012年开始试点公务员聘任制。记者从市公务员局了解到,合肥市去年着力调研“聘用制”。在广东、浙江等地,不少城市先一步试水公务员聘任制,对合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聘任制作为公务员任用的补充形式,能满足城市对特殊人才的要求,有助于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市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调研的基层上,合肥今年有望试点公务员“聘任制”。

  C.公车改革再提速

  报告:完成公车制度改革任务。

  解读:2014年7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发,按照方案,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公车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合肥自去年开始,计划在公车使用范围等方面出台一套严格的标准或细则,避免领导干部“公车私用”。目前,全省还处于公务用车摸底阶段,基础性工作包括测算公车数量、核实公车信息等。按照相关要求,安徽省省直机关将从今年6月起启动公车改革,年底前,全省各级机关都将完成公车改革工作。

  与全省公车改革同步推进,从今年起,合肥的公车改革也将加快脚步。

轨道交通

  3号线首个站点已经开建

  报告: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1号线实现隧道贯通、轨道铺通,2号线主体土建工程基本完成,3号线全面开建,加快4、5号线前期工作。

  解读:今年合肥将首次迎来三条地铁线路同时建设的“大场面”,合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慢慢地会雏形初现。

  目前,轨道1号线除大东门站和合肥站以外,其余21座车站均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全线区间工程已有14台盾构机始发掘进,1号线铺轨基地已开工建设,同步进行铺轨前准备工作。今年,按照计划,轨道1号线车站、区间隧道、铺轨工程将全部完工。同时,随着首列列车正式进入生产制造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首列地铁列车也能正式抵达合肥,这将有力保障1号线2016年底通车试运营目标的实现。

  2号线也会迎头赶上。2015年,轨道2号线除天柱路站、金寨路站、东二环路站、大众路站4座车站外,其余19座车站主体计划全部封顶,区间隧道工程预计完成60%,铺轨建设实现施工单位进场并完成铺轨基地建设。

  3号线首个站点望江西路站如今已经开建,目前正在进行管线施工干得是热火朝天。而沿着潜山路、临泉路等还有多个站点在进行地质勘探,在为今年的全面开建做着准备。

  除了3条在建的地铁线路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批复,4号线、5号线都获得了开工的“准生证”。其中,4号线工程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5号线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这两条线的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今年将适时开展,预计到2020年,合肥将形成5条运营线路、总长166.4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报告:构建“智慧合肥”建设总体框架,形成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统一平台。

  解读:移动图书馆、数字公交站台、智慧医疗、金融IC卡……今年,借助信息化,合肥将构建“智慧合肥”建设总体框架,智慧城市在合肥将演绎得更为精彩,打造“智慧城市”的重点将放在交通、市民服务、旅游、基础网络的覆盖上,让城市运行更加充满效率,也使市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按照计划,2015年上半年,10台移动图书馆有望与市民见面,扫描二维码可以免费下载电子书,24小时自助图书馆项目将给市民享受文化大餐带来便利。

  逛街时只需带一部能移动支付的手机,或一张金融“ic”卡,就不用担心“钱没带够”了;旅游时,有电子导游为你讲解;打开手机上app,或者看看电子公交站牌,路况信息随时掌握在手;通过智慧医疗开展个人健康预警,通过比较各大医院情况,做出最优就医决策……这些场景也将陆续出现在合肥人的身边。

  而按照最新的“合肥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合肥将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统领,构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旅游等建设;加快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业,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无线城市”、“宽带合肥”建设。

  巢湖治理

  从藻型湖泊向草型湖泊转变

  报告: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统筹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巢湖流域跻身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解读:合肥正以愚公移山精神治理巢湖,建设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如今,与国开行合作的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一期全部竣工,二期全面开工,三期获批开贷。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综合治理,望塘污水处理厂的PPP试点(记者注:民间资本参与融资)正在有序推进,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如期完成,环湖3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调试,巢湖流域11个国考断面7个达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河长制”正在合肥全面落实,《巢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正在积极申报,借助一系列水污染治理项目,到2015年年底,派河、十五里河将力争实现水质基本达标,南淝河水质将实现明显改善。

  根据规划,到2016年,合肥将实现不让一滴城市污水进入巢湖、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减半的目标,城市截污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到100%,同时完成滨湖带重点地区的湿地修复,使巢湖开始从藻型湖泊向草型湖泊转变。

  在不远的将来,环巢湖地区会再现青山苍翠、绿水碧波、渔歌唱晚、天人合一的优美景色,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会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保障有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大气污染防治

  黄标车实施更严厉限行

  报告: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九大行动”,加大扬尘治理力度,首次全市域午秋两季秸秆禁烧成效显著,完成淘汰黄标公交车和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黄标公务车任务;“气化合肥”深入推进,全年PM10浓度下降1.7%。

  解读:猛药去尘,重典治污,誓守蓝天战雾霾,这是属于合肥人的大气污染防治之战。

  目前,合肥正创新机制,联防联控,建立了合肥经济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行区域内雾霾综合治理。

  通过努力,合肥完成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4500吨以上水泥生产线脱硝,率先淘汰黄标公交车和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黄标公务车,黄标车(摩托车)实行一环内限行,强制报废和注销车辆3.22万辆,淘汰小锅炉1310台,完成混凝土搅拌站、码头、物料堆场、矿山整治项目317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70个,油气回收整治项目465个,餐饮油烟整治项目340个,建筑施工工地整治项目494个。

  黄标车限行,控制渣土遗撒,秸秆禁烧,工业废气减排,小锅炉淘汰与整治,禁止露天焚烧,治理餐饮油烟污染,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和绿化裸露土地……

  今年,合肥还将继续打响守卫空气的九大战役,编制大气污染防治项目清单表,制定大气污染治理年度考核细则,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完成合肥地区灰霾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生态园林城

  全力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报告: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0万亩、一般成片造林4万亩。高起点规划滁河干渠生态休闲风光带,高标准建设环巢湖公路、高铁南站片区、城市快速路等道路绿化和十五里河等河渠绿化,完成森林长廊156公里。

  解读:多年来,合肥始终满怀着绿色梦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风雨兼程,终迎梦圆。去年9月25日,在山东淄博召开的2014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合肥正式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美好安徽和美丽中国,交上一份圆满的绿色答卷。

  未来,合肥将立足新定位、新起点,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森林合肥建设成果,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环巢湖沿岸、江淮分水岭岭脊等重点区域将成为植树造林的重点;实施“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这四项创建工程;突出抓好公园绿地、道路绿带、滨水绿廊等城区绿化增量提升“十大工程”,步步营造“有土皆绿、是水皆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的大美合肥新景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企若遇寒冬 政府共同面对   张庆军参加政协工商联组别的小组讨论





合肥在线  2015-01-21 12:33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8346.shtml






“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危机到了眼前,政府会共同面对,共克时艰。”昨天,合肥市市长张庆军参加政协工商联组别的小组讨论时承诺。

  委员发问:多名企业家委员吐槽融资难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收紧贷款,可能让不少民营企业处于寒冬。昨天,会场里讨论最热烈的问题就是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不少委员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希望政府能创新金融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小微企业两期贷款之间的过桥基金,引导小微企业抱团发展。”政协委员鲁菊莲说。

  “目前小企业融资难,因为资金问题,我就看到有一批经营了一二十年的企业倒下去。”政协委员宋少东表示。

  市长回应:“企业有困难可随时向我反映”

  “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可通过多种渠道随时向我反映。”张庆军表示。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沿海地区就已经出现了担保链、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去年8月,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合肥市还专门召集了金融机构开会,要求不抽贷不停贷。当前,由于经济正在转型升级,企业家仍要做好积极应对的准备,“顺境时把握好,逆境时不要气馁。”

  张庆军一方面为企业家打气,一方面也表明政府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张庆军说,危机到了眼前,政府会共同面对,与企业一起共克时艰。

  委员发问:普惠园租赁国有资产做园舍能否“低价些”

  政协委员李林介绍,目前合肥有70多家民办幼儿园租用国有资产办园,但却遭遇到租金上涨的问题。“作为林旭幼教的负责人,我就曾遭遇到这个问题”。

  “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是政府定价,收入仅能维持成本运营。我想代表其他70多家有相同情况的幼儿园向张市长提个建议,能不能制定一个标准,为普惠性民办园减轻租金负担?”李林说。

  市长回应:教育局将调研并理顺产权关系

  “这个问题在去年的一次常务会讨论学前教育发展时,曾提出过,还有开发建房时配套幼儿园的归属问题。”张庆军表示,目前合肥已经开始关注到幼儿园的用房、用地以及资产的界定,市教育局正准备结合情况进行调研并理顺一些产权关系。

  市长反问:市长三问,“问倒”现场企业家

  在现场,张庆军也向企业家连发三问。

  “合肥举办过很多期大湖名城讲座,经常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讲课,我想问在场的企业家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讲座?多少人听过这个讲座?”

  “合肥企业家科学家论坛,已经连续开展了近200期。上周末请了工大知名专家授课,在场的企业家知不知道这个论坛?听过讲座吗?”

  “31日有企业出面邀请著名经济学专家李稻葵和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位美国专家,来合肥讲中国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走势。我想问在场的企业家有多少人知道?听不听这个讲座?”

  记者注意到,现场无一人应答。

  张庆军说,之所以问这三个问题,是因为企业家们一方面要有创业的激情,一方面也不要忘了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素质。

  “时代变化发展太快,新东西太多,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这三个讲座对企业家自身的提高,将大有裨益。”张庆军表示。“我希望合肥企业家不断充电学习,才能永葆创新,从而让企业长盛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尖子生” 合肥    合肥进入“中国十大创新城市”前三名





合肥在线  2015-01-21 03:30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7241.shtml






   创新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在合肥市创新大道与望江西路交叉口西南隅,一幢空中俯瞰呈“X”形的新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在建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综合主楼,命名“未来中心”,寓意探索未来世界。作为安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块重磅“试验田”,先研院在建立之初就“不走寻常路”。

    经过短短两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在中科大先研院应运而生:合肥未来网络城域试验网、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先进技术与产业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微电子产业共性平台等。“这些平台都是在领域和行业内具有独一无二地位的平台,一旦见效,占领的都是制高点,地位无可替代。”该院技术研发与转化部负责人潘学文介绍。

    由于各类创新平台产生的“吸附效应”,目前,中科大先研院创新单元总数已经达到87家,包括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31家、创新企业56家;通过校企、校所和校友的“三校”合作,培育、遴选先进技术项目166个,先后成立了54家科技创新企业,引进注册资金2.18亿元。5月份以来,先后分4批论证了19家实验室(研发中心)入驻“未来中心”大厦。

    2014年,合肥市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73户,总数增至828户,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553.9亿元、占全市工业30.2%,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增长29.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6.3%。

    创新生态系统凸显“放大效应”

    这样良性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放大效应”正在逐步凸显。

    从人才引进到打造“人才丛林”,利用科教优势,合肥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上延伸出更多动作,与高校合作的科研院所在合肥“遍地开花”。

    对接高校科技成果为其在合肥找“婆家”,去年6月份开始,合肥市正式启动开展与在京中央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工作。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6所高校与合肥市63个项目匹配出“牵手”意向,涉及产业涵盖了新型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去年12月,合肥再一次牵手浙江大学筹建“工研院”拟落户新站区,以打造高端产学研转化基地。

    实施创新驱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合肥的重要竞争力,今年,合肥将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全国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合肥将加快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创新院、清华公共安全院、北大未名生物院建设,实施风洞实验室、3D打印、精密铸造、抗体新药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与中科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国农科院等合作共建,与北京中关村等科技园区开展对接,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的成果转化。

    在完善协同创新平台之时,合肥还将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推进智能语音、公共安全、机器人等创新资源集聚,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组建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燃气轮机、量子通信、精密制造等关键技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外设立人才招引工作站,加快引入一批国内外高端人才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线城市”将成合肥新标签   合肥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出炉





合肥在线  2015-01-21 12:34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8365.shtml






 合肥加入长三角之后,如何让合肥高新技术服务业融入长三角国际都市区,具备“国际范”?如今,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成都等省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昨天,合肥市发改委也正式公布了《合肥市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这个将助力合肥提升都市区“国际范”的《方案》有哪些精彩看点?

  看点一:

  让城市变得更“智慧”

  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统领,构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旅游等建设;加快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业,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无线城市”、“宽带合肥”建设;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传媒、数字出版、文化创意、手机娱乐和全媒体服务。

  到2020年,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培育引进100家以上知名消费电子与软件企业,培育20家以上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和品牌。

  看点二:

  家电汽车质量检测更“权威”

  围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全面启动国家质检中心检测平台、节能环保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提升三大专项建设。

  到2020年,检验检测服务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培育引进100家以上检验检测机构。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增强权威性和公信力;依托国家家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点提升家电、汽车、公共安全等行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

  看点三:

  知识产权中介超百家

  未来,围绕知识产权市场合肥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以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的创业孵化生态体系;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队伍,扶持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到2020年,实现10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建立1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培育引进10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全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达到100家以上。

  看点四:

  逾九成中小企业纳入电子商务

  今后,还将大力推行电子商务应用,鼓励骨干工业企业开展在线销售、采购等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实施“翔计划”,到2020年90%以上中小企业纳入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加快促进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培育骨干电商服务企业;加快推进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完善移动支付环境;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园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可开展候鸟式互动旅游养老   两会人大代表聚焦民生,建言献策养老、农业发展等方面





合肥在线  2015-01-21 12:33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8348.shtml





 在今年两会上,合肥市人大代表们纷纷聚焦民生,关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建议在合肥探索候鸟式养老;呼吁满大街的公共标牌能够与国际接轨;希望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培育更多的职业农民……

  养老

  A.建议打造综合性养老社区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5年将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完成50个农村幸福院建设,建成6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这些,让合肥市人大代表吴伟甚为期待。他说,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发展养老健康产业很有必要,希望将其提升到一个产业化发展的新高度。吴伟建议打造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养老社区”。对养老从业者的素质,他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养老产业从业者的培训力度”。

  B.探索候鸟式互动旅游养老

  老有所乐也同样成为吴伟关注的话题,他希望能在合肥开展候鸟式养老,实行候鸟式互动旅游。

  候鸟式养老,就是每一年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随着季节的变化,到不同的地方去,在游玩中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享受老年生活。这种集健康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养老方式,省外的不少养老机构都在探索。可以说,养老院全国联网甚至“跨国互动”或成未来趋势。

  吴伟建议,在合肥探索实施候鸟旅游,“可以在全国划定几个区域,比如深圳、海南等,进行互动,这也是推动我市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对外开放

  公共标识要与国际接轨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坚持引资与引智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扩宽对外开放渠道,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全力打造全国内陆开放新高地。同时,合肥还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外设立人才招引工作站,加快引入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这些举措,也就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合肥生活和工作。而合肥市人大代表高国忠注意到了一个很细微的问题——公共标识不清晰。

  我国有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识的标准,如红色表示禁止,蓝色表示指令,黄色表示警告,绿色表示提示和导向。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乱用、用错、涂改标识符号的现象,“可能会给来到合肥的外国友人带来很多麻烦。”高国忠呼吁,合肥市的公共标识也该与国际标准“接轨”了。

  农业

  将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农民”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合肥将在2015年全面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十大行动”,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块状经济”集中区。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7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主阵地,联动推进各类农业园区建设。

  对此,市人大代表粱虹特别希望合肥能更多地关注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的问题,“要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培育现代职业农民。”

  其实,早在2014年下半年,合肥市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根据该意见,将积极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加快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壮大农民合作社。力争到2017年,全市现代职业农民突破15000名,全市家庭农场突破2000家,全市农民合作社突破3000家。

  家庭农场、职业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这些新近诞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逐渐在合肥发展壮大。

  社会治理

  探索应急救援发展产业化

  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计划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提到“全面开展民防进社区工作,加强民防指挥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体系建设”。对此,合肥市人大代表陈华颇为期待。“虽然只是提到了一句话,但是,在‘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体系建设’的背后,预示的是一个产业的发展机遇。”陈华说。

  应急救援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随着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发展,人们防灾和应急意识更加强烈,表现为对生活安全强烈的需求。但我国防灾和应急救援行业现阶段仍然处于快速发展而又不够成熟时期,即企业增加的快,做大做强的少;新产品出来的快,科技含量少;产能增加的快,市场占有率少。因此,在陈华看来,合肥对应急救援行业发展的探索,极为迫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岁抗战老兵家中去世 曾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





合肥在线  2015-01-21 12:34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1/014438367.shtml





  昨日凌晨,距离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本报曾多次报道的100岁抗战老兵黄镇东在合肥南岗镇梁墩村家中去世,这位曾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的抗战英雄,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无疾而终走完传奇一生

  去年年中,老人刚刚过完百岁大寿,本报记者来采访老人时,感觉老人的身子骨还行,没想到突然就走了。回忆起前段时间对老人进行采访时的场景,记者觉得似乎还在昨日。

  老人的小儿子黄先奎告诉记者:“可能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十几天前我父亲胃口就不大好,每天饭量不是太多,但没有什么大毛病。”黄先奎说,老人是无疾而终,走时没有太大的痛苦。

  昨天下午,记者怀着沉重的心情将白色的花圈及挽联,送至老人的灵堂前,代表本报缅怀这位抗日英雄。挽联上书:“镇守淞沪保卫金陵功垂华夏东征抗日为国而战浩气长存。”这20个字囊括了了老人的一生事迹。

  黄镇东家人在整理老人遗物时,找到了一只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生产的军用饭盒,那是老人戎马一生的见证。还有一副对联,是抗战时期驻守大别山区的国民党第七军军长张淦为黄镇东老人写下的,当年张淦听说黄镇东在淞沪战场、南京战场的英勇事迹后,亲笔为其题写:镇国威声守边功勋垂宇宙东山再举华夏霖雨济苍生。

  回忆录记录下烽火岁月

  在老人的遗物中,还有一沓他手写的回忆录。回忆录写于不同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0年。据老人家人回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老人就开始写回忆录,直到2006年,回忆录才完成,回忆录凝聚了老人一生的传奇经历。

  在回忆录中,黄镇东老人如此介绍当年弃笔从戎的经历:他的祖居在梁墩村,父亲在村里是一个石匠,他一边随父亲学石匠,一边念私塾,后来考入设在合肥的林校读了一个学期。1934年,老人被拉壮丁拉到了安徽省保安处(蔡炳炎时任保安处处长)当兵,之后又被送往黄埔军校进行培训。两年后,黄镇东黄埔十六期毕业后,被分配至蔡炳炎所在的十八军六十七师二〇一旅,在警卫营一连担任少尉排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黄镇东随着蔡炳炎将军所在的十八军六十七师二〇一旅参加淞沪战役,防守上海的罗店、月浦一带。在老人的回忆录中,将一次在月浦的偷袭任务描述得非常精彩:“蔡炳炎将军从警卫营中选出两个排包括黄镇东在内的共34名军官和士兵组成敢死队,偷袭驻扎在月浦一个院子内的鬼子。”那次战斗中,敢死队共伤亡6人,但也炸死了不少的鬼子,黄镇东荣立集体一级功被升为中尉排长。

  淞沪抗战失利后,黄镇东一路从上海撤退至南京,在南京保卫战的日子里,黄镇东所在部队没有经历南京城东侧与日军的正面交锋,只是把守通往下关码头的要道挹江门。南京城破后,大量中国军队涌入挹江门,希望通过这里撤至江北,1937年12月12日下午,黄镇东所在的警卫营接到了命令,要护送一位“大人物”过江。黄镇东成为护送人员之一,这个人就是当时南京城防司令唐生智。回忆录中详细记录了那段经历:“临行前,宋希濂责问唐生智:‘南京失守,你要负很大的责任。’唐生智说:‘南京失守,是我的责任!’”

 抗战后放弃前途回家乡

  1945年8月,日军投降。此时的黄镇东已经是合肥警备司令部上尉中队长教官,负责训练新兵。此时的他不仅因为此前在淞沪战场上立下赫赫功劳,得到了长官赏识,并且作为一名黄埔生,前途不可限量。老人在回忆录中如此写道:“多个部队的长官要我留在军中继续效力,告诉我留在军中大有可为。”然而对家乡的思念还是让老人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中。

  “蒋介石在抗战刚刚结束时,大量裁撤军队,实行精兵简政政策。我此时借机离开军队,回到家里种地。”这是黄镇东老人在最后一份回忆录中如此轻轻一笔带过。于是,老人回到了离驻地不远的今南岗镇梁墩村的家里,并捡起以前的行当,在村里当起了石匠。

  社会各界缅怀英雄逝去

  “我爷爷凌晨去世,社会各界很多人都来为他送行,昨天上午蜀山区统战部工作人员早早就来了,合肥市黄埔同学会、合肥市统战部也在下午前来追思老人。”老人孙子黄埔告诉记者。昨日,听闻老人过世,一些曾看望过黄镇东老人的国内关爱老兵群体,也给老人的家人打来电话表示悼念。

  黄埔说,他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想着他爷爷,家里人都感到很欣慰,因为老人生前抗日的功绩人们没有忘记,他也代表家人对这些还记得他爷爷的人表示感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1 09:42 , Processed in 0.05344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