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510|回复: 1

【吉林市的桥文化】最老的桥——东团山铁路桥|1927年8月|建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4 00: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k47m165131 于 2014-11-14 00:11 编辑

吉林市松花江的第二个大转弯处,在江东面有一座小山包,孤零零地守望着江面,它就是吉林市著名的东团山,东团山是吉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的东团山遗址是研究吉林地区古文化、古城、古国最有代表性的实物资料。东团山的山脚下,有一座黑漆漆的大铁桥穿行而过。这座桥就是吉林市最古老的桥——东团山铁路大桥;它又称吉敦铁路大桥,或吉林松花江铁路大桥。东团山铁路大桥是日本人承建的,于1926年6月开工,1927年8月竣工。以下是摘抄自燕俊博客上的介绍:


    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我军为避免市区遭受战火破坏同时也是为了争取战略主动,于5与28日撤出吉林市。撤出的同时,将东团山铁路大桥的第1、5、9号桥墩炸毁,阻止了国民党军队继续北上吞噬我解放区的企图,为我军在其后军事行动中的节节胜利,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国民党军队占领吉林城后,曾经设法修复该铁路大桥。但在试车时,起临时支撑作用的木排架倾倒,试验的五辆货车坠落江中。其后又在大桥下游处修建了一座便桥以维持通车。
    1948年3月9日,我东北人民解放军收复了被国民党军队占领一年又十个月的吉林市。而此时,正是我军在东北战场上以摧枯拉朽之势推进全东北解放之时。
    尽快修复东团山铁路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948年9月7日,东团山铁路大桥抢修工程正式开始,苏联工程师哥勒多夫参加了设计及技术指导。具体负责抢修施工的是新扩建的铁道纵队第二支队。
    当时铁路器材极缺,施工部队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建议只在大桥西岸端压缩两孔,而在东岸端第10孔内将原方案的加中墩改为多跨小梁。这样,即解决了铁路器材短缺的实际问题,又避免了原来抢修方案中因缩孔过甚、江岸可能遭严重冲刷的后果。
    东北铁路总局同意这个意见后,抢修工程立即进行。
    整个抢修工程,是参加抢修部队干部、战士和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用钢铁般的意志、战斗力及智慧,战胜了物资短缺、天气寒冷等等不利因素和困难,在令人难以想象的短时间内,完成了东团山铁路大桥的抢修任务。
    在历史的记忆中,只留下了东团山铁路大桥抢修部队的番号,还有这支部队的领军人:支队长刘震寰、总工程师陈兆舟。
    1948年11月7日,抢修后的东团山铁路大桥移交给吉林铁路局,11月15日恢复正常运输。
    长春解放后,大批粮秣通过东团山铁路大桥运入长春,迅速恢复了生机和市内秩序。作为当时东北仅有的两条铁路通道之一,由拉滨线来的物资,通过东团山铁路大桥到吉林后,转道梅河口、四平、郑家屯、新立屯、义县而至锦州、山海关,有效地保障了辽沈战役后期及我大批部队入关等战役行动。
   (以上文字材料摘编于: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7年·北京《中国铁路桥梁史》)



伪满时期的东团山铁路桥


晨曦中的东团山铁路桥


桥上留影1


桥上留影2


桥上留影3


吉珲高铁桥与新老长图线三桥并驾齐驱(效果图)


吉珲高铁桥与新老长图线三桥并驾齐驱



图片均转自百度图片,由于找不到原作者,所以不能征求原作者亲口同意,但是都为了宣传家乡,希望原作者可以理解我的用意,并且感谢所有提供素材的人的辛勤劳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08: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江上建好的跨江桥已经有21座了,吉林大桥就有三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3 22:15 , Processed in 0.02489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