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17 23: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财经日报》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末,佛山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约192.14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31.6亿元,增幅高达217%。仅7个月时间,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就从年初的0.85%升至2.6%。
长期以来,得益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佛山的金融业也极为发达。即便是在中国银行业最为难熬的2012~2013年,佛山银行业的资产总量依然保持着超过10%的增速,和不到1%的低不良率。
但这场迟来了两年的风暴终究还是来临了。去年下半年,钢贸、塑贸企业聚集的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最先拉响警报,多家企业资金链断裂。随后,佛山当地银行业的不良率开始蹿升。而受此影响,多家银行佛山分行的行长也被更换。
如今,从佛山发端的这波风险仍在珠三角蔓延。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银行资产质量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珠三角是否会步长三角的后尘,而佛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温州?
多家银行不良率超5%,最高17%
作为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大市,佛山不仅走出了美的、格兰仕等知名家电品牌,当地企业在机械装备、建筑陶瓷、节能环保等行业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它还是广东的金融重镇,仅银行业资产总量就超过1万亿。
雄厚的制造业是佛山经济、金融繁荣最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各家银行都在此排兵布阵,投入大量资源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在2012~2013年的全国银行业的艰难岁月里,佛山银行业的资产总量仍取得了10%以上的增长率,而不良率则不到1%。
但好景不长,杠杆率过高的钢贸、塑贸行业资金链断裂,终于成为这波珠三角银行业不良风险爆发的导火索。
《第一财经日报》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末,佛山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约192.14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31.6亿元。而据当地银行业高管估计,其中钢贸、塑贸行业几乎“贡献”了一半的不良贷款。
短短7个月时间,佛山银行业的不良率从年初的0.85%增至7月末的2.6%。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数据,截至7月末,至少已经有8家银行在佛山地区的不良率超过5%。
其中,钢贸、塑贸企业聚集的顺德区更成为了不良爆发的重灾区。截至今年7月末,某国有大行顺德分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高达17%。
不良贷款大幅增加,使得佛山当地的银行业机构也因此经历了一场“大换血”。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佛山分行行长被更换;亦有原本直属总行管理的一级分行被降格为二级分行。
佛山银监局方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2013年下半年以来,受钢价下行、信贷政策偏紧以及企业资金错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陆续出现部分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情况。
佛山银监局方面称,目前,监管部门已联合当地银行业、钢贸企业等采取了应对措施。据佛山银监局介绍,截至2014年8月,佛山银行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金253亿元,比年初增加83.7亿元,其中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242.78亿元,当年累计已核销15.41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