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6-6 2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风起兮云飞扬 于 2014-6-6 22:33 编辑
三、阿哈龙犹太会堂
阿哈龙犹太会堂,虎丘路49号,(原为博物院路20号)建于1931年。阿哈龙犹太会堂平面为椭圆形,建筑立面为现代主义风格,屋顶为钢结构穹顶。原阿哈龙会堂的一层为演讲厅、会议室和阅览室,二层布置犹太教堂,会堂可容纳400余人。上世纪20年代起,一批批犹太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来到上海外国租界避难,犹太人是个宗教意识很浓厚的民族,犹太人集中的地方必有教堂。早期来沪“淘金”的犹太人哈同,后来成了上海滩有名的商人,为了纪念他父亲,在博物院路这块风水宝地上寻找着一块土地,请公和洋行威尔逊建筑师设计,1931年竣工后捐赠给犹太人社团。当年,这里是旅居上海的犹太人重要的活动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法西斯集团大肆迫害犹太人,大批犹太人逃亡来沪,阿哈龙会堂成了一所大型的犹太难民的避难所,他们在这里居住、生活,还开办学校教育儿童。至今还有许多犹太人来到上海寻找这座当年的“诺亚方舟”,但不见踪影,因为1986年时阿哈龙犹太会堂被拆除,在此盖建了《文汇报》新大楼。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