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明清时期萌发的手工业,到近代产生武汉第一度电、第一根火柴、第一滴自来水,再到诞生新中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再到今天汉江生态新城的崛起。百余年来,一部工业文明的辉煌史诗在武汉汉江湾这片土地上上演。
【明清时期】
三镇手工业
最集中地区
大汉口的根在硚口,硚口的根则在今天的汉正街——汉江边上,汉江湾的东南角。
早在明成化年间,汉正街凭借江河连通的水运之便,迅速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的货物集散中心,“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在商贸的带动下,一大批手工业者纷纷集聚硚口,形成汉口最早的手工业群。
“叶开泰的丸药,吃死人都是好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对这句谚语耳熟能详。由安徽人叶文机创建的叶开泰参药店,创建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至清末民初,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广州陈李济并列中国四大中药店。叶开泰药店研制的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等名药,畅销全国并风靡港澳及东南亚。
从小在汉正街长大的萧咏山老人告诉记者,当年与叶开泰并称为十大品牌的还有汉口最早的油纸伞作坊——“苏恒泰伞店”。清同治元年,创业人苏文受在家乡湖南生活不下去,来到硚口修理雨伞,在汉正街开设制伞作坊。萧老回忆说,“苏恒泰”的伞用料上乘,可用上8至12年,很受当地人欢迎。江汉平原曾经流行在结婚时买红蓝苏恒泰伞各一把,男持红、女持蓝,以喻“红男绿女,婚姻美满”之意。
位于汉江湾内古田一路的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内陈列着“老天成”、“汉汾酒”两张百年老商标,它们见证了汉产白酒的历史。据讲解员介绍,旧时汉口制酒,称之“槽坊”。清末,河北人刘峰青买下山西汾阳“老天成”槽坊,南下汉正街,仍用“老天成”字号,开设了7个槽坊,成为汉正街产量最大的白酒生产作坊,它就是今天黄鹤楼酒的前身。
百多年前,谦详益绸布庄、高洪太铜铺等一批享誉中华的手工作坊也纷纷在此扎根开张。到清代后期更是形成了“五大作”、“八大行”的专业化发展格局,铸造了一批百年老字号。
据统计,到清末,汉江边上,硚口境内的传统手工业已超过1000户,工匠超过3000人,这里成为武汉三镇手工业最集中的地区。
【汉口开埠后】
民族工业
创下诸多第一
明清手工业的繁荣,为硚口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土壤。汉口开埠后,商贸开始向沿河和沿江展开,工业则向汉江上游延伸,进入今天的汉江湾。
今天的太平洋路,以前就叫太平洋。当地一位老者告诉记者,这一地名的得来颇为有趣:上世纪30年代,武汉的肥皂市场主要由两家汉产品牌占领——曹祥泰的“警钟”牌和汉昌肥皂厂的“七星”牌。当时,汉昌位于汉口统一街,规模不是很大。时值抗战爆发,世界局势特别引人关注,当时的报纸都在预测、谈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汉昌老板突发奇想,在汉口的所有电线杆上都贴了一句“请用太平洋肥皂”。结果一炮走红,太平洋肥皂风靡全市,大量订单雪片般涌来。扩大规模的工厂不久搬到城外靠近水厂的空旷地,这个地方就叫“太平洋肥皂厂”,后来武汉人嫌肥皂厂三字麻烦,这个地方就成了太平洋。新中国成立后,太平洋肥皂厂在公私合营后改名武汉化工厂。
“太平洋”的故事是民族工业在这里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汉口开埠后,德、美、法、日等国商人先后来此开办工厂。1889年起,张之洞督鄂18年间,兴洋务、办实业,在硚口——汉江湾这块土地上,聚集了宋炜臣、荣氏兄弟、李紫云等一批仁人志士,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谋略,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创办了一座又一座工厂,首开近代硚口民族工业的先河。从此,手工业生产进入近代机器生产时代,在城市历史上,镌刻大汉口的多个第一:
1897年,燮昌火柴厂在此诞生,生产出武汉历史上的第一盒火柴;
1908年、1909年相继建成的既济电厂、宗关既济水厂发出第一度电,流出第一滴自来水,使武汉成为中国最早使用电灯和自来水的城市之一。据《武汉简明史》记载,“汉口自来水厂在当时的中国不仅时间领先,规模亦为之最”。
1918年,人称“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荣氏兄弟在汉口宗关开办福新面粉五厂和申新纺纱四厂,申四福五全盛时期,解决了半个中国的吃穿问题。
据统计,至抗战前期,以宗关水厂为核心的这一区域,已有各类工厂30余家,成为比肩上海的“东方芝加哥”武汉的轻工重镇。
【新中国成立后】
从宗关沿汉江往上走,就是古田——今日汉江湾大片区域。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建设红色工业经济的沃土。
地方志专家董玉梅介绍,“古田”喻意“红色之路”。1967年为纪念红军长征途中举行的古田会议,将原药厂路改为古田路。随着城市建设,用“古田”命名的道路已经由古田一路发展到古田五路。
硚口古田工业区是武汉市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曾被列为国家156 项恢复性建设项目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古田及周边区域聚集了194 家工业企业,占地3085.74亩,其中99户化工企业占地1296 亩,占全市三环线内化工企业总数的82%。
从古田二路沿解放大道西行,直至舵落口,两侧不少工厂大门映入眼帘。数十家崛起于几十年前的工业企业扎堆于此。如今,这些企业已经搬走,但这些遗存的厂房仍让人想象曾经机器轰鸣的壮观与辉煌。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这里成为国家工业投入重点区域,沿解放大道两旁,扎堆建起几十家工厂,囊括汽车、机械、冶金、化工、制药、建材、印刷等行业,几乎无所不包,省柴、省内燃、无机盐、有机、印染、武药、双虎涂料、制品厂、电缆厂等各色工厂星罗棋布,仅柴油机厂就有两家,汽车厂则多达四家。
1953年2月,毛主席亲自到武汉调研硚口手工业合作化的具体做法。1958年,毛主席视察武汉柴油机厂,当看到试制成功后的中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时,连声称好,对工人的创造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上世纪60年代,影响了几代人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的救命药,就由武汉制药厂生产。如今武汉制药厂告别古田,设备和厂房被搬空,厂区内只剩下一棵60多年的老樟树。
据专家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对民族工业改造的基础上,加上国家投资,硚口的工业发展一日千里,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机电、纺织、化工基地。
今天的古田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内,竖立着格里希的雕像。30年前,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位引进的“洋厂长”,格里希来到古田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他“大胆改革,从严治厂,为中国企业改革,增进中德人民友谊做出重要贡献”。他的故事也讲述着硚口产业工人“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红色经济”
布局重点
老厂房改造成
民族工业博物馆
老厂房改造成
民族工业博物馆
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坐落在古田一路,占地3168平方米,由原武汉铜材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博物馆投资近1000万元,保留了上世纪50年代工业厂房红砖墙、红屋顶的“红色”烙印,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融合。
馆内珍藏了精品数千件(组),由硚口百坊手工业、民族工业、新中国工业3个展示厅组成,以场景再现、珍贵实物、图片资料等形式,全面展现硚口民族工业从创办、兴盛、衰落、重建的发展过程。
它也成为观察汉江湾从历史中一路鲜活走来的生动窗口。
轻汽厂重生为
“江城壹号”
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武汉轻型汽车制造厂,位于古田四路,曾诞生新中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如今,其恢弘的苏式老厂房已变身为武汉最大体量的花园式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江城壹号”。在主题广场旁,13辆报废的汽车叠罗汉样的码了十余米高,寓意为“重生”。
铜材厂化身
“古田记忆”产业园
武汉铜材厂成立于1958年,系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其老厂区已经化身为一座叫作“古田记忆”的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园。
如今这里建起了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现代建筑,但一座高耸入云的老烟囱仍矗立在此,巨型的老车间和办公楼也被改造加固,形成了一个文化创意园区。
“古田记忆”之所以选址老铜材厂,并且保留了许多当年的建筑和机械,就是为了沟通过去和现在,将20世纪工业时代的粗犷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时尚融为一体。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