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摘要】2025年开建跨江隧道和通道
或走跨江大桥,或走跨江隧道,或走跨江慢行专用通道,未来的株洲中心城区,市民过江更为便捷。
根据《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在未来,中心城区将规划5个跨江通道。
5个通道分别为:芦淞大桥、株洲大桥、天元大桥、公园路至劳动路跨江隧道、纺织路至明珠路有轨电车及慢行专用跨江通道。前3者现已建成,后两者拟规划建设,均将有望于2025年开建。
根据规划,公园路至劳动路跨江隧道,主通道东起红旗路与白云路交叉口,西达珠江北路,途经大坪路、公园路、劳动路、嵩山路等,主要承担分流新华路的功能,满足湘江东西两岸的便捷联系。主通道地下段规划设置4个出入口,分别位于长江路、黄河路、建设路及人民路。
【专家解读】
德国维思平设计公司董事、主设计师陈凌:
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株洲中心城区湘江岸线长约3.5公里,现有3个跨江通道,分别为芦淞大桥、株洲大桥、天元大桥,平均间距1.75公里,当前基本能够满足两岸交通所需。
长远来看,尽管跨江通道较多,但由于两岸交互频繁,跨江通道通行能力仍显不足,跨江交通将成为制约中心城区交通发展的瓶颈。
调查结果表明,3座跨江大桥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均在5000pcu/h(pcu为折合小客车当量,h为小时)左右。其中,株洲大桥承担的交通流量最大,高峰时段双向5441pcu/h,单向最大饱和度为0.95,已接近饱和状态。
当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急速膨胀。据测算,到2017年,中心城区大部分路段将饱和,2019年将全面饱和,规划增加跨江通道成为未来所需。
同时,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主城区跨江通道的间距一般为1.5公里。由此看来,株洲中心城区跨江通道建设仍有空间。
【市民评说】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张元平:
市民便捷过江的需要
家住河西,工作在河东,每天在河西河东之间穿梭,对于跨江通道的作用感触颇深。
2007年,株洲跨江交通最为拥堵。当年,我上下班必经株洲大桥、中心广场,经常遭遇堵车,有时甚至堵上一小时以上。后来,城市进行“五改”,天元大桥、芦淞大桥相继建成通车,我慢慢感觉过江容易了起来。
如今,城市车辆增长迅速。就拿我所在的部门来说,23个人中有10人购买了小车,8人住在河西,每天需要多次驾车过江。未来,购车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我觉得,根据形势,一方面当然需要增加跨江通道,另一方面,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倡导大家绿色出行,才能更彻底缓解过江交通压力。
【他山之石】
城市越发达,跨江通道越多
国内外很多城市,都非常重视跨江通道的建设。
伦敦在泰晤士河上架了17座桥梁,首尔在汉江上建设了24个通道,巴黎更是在塞纳河上建了34个跨江通道,平均每隔0.4公里就有一座。而长沙在25公里的湘江岸线上规划了18座桥隧,平均间距1.4公里。
9月14日,《株洲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中心城区城市设计》两项重要规划(简称“两规划”)接受专家论证。“两规划”包含了众多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热点话题。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对此进行剖析、解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