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6 2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段文字
后大街,老合肥的气质
新中国成立前,合肥后大街与前大街一样,都很窄,窄得只能容下一辆独轮车经过。那时后大街要比前大街繁华得多。随着时间流逝,城市变迁,后大街变成了今天的安庆路,一条样貌秀丽、商业繁华的道路。只是后大街的往事,极少人知道。
························
书店云集
后大街上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书店。说起清末民初合肥的书店,主要都集中在后大街上,这让那个年代的合肥城,有了一些人文气息。
一位网友收藏了一部清末宝善书局版的《幼学琼林》,在末页盖了朱红印章二个,一为天官赐福肖形印,另一为竖长形章,这竖长形章的上栏分格横刻的是“庐州/三坊庙”,下栏竖排“味经堂书坊”五字。因为在清代时,庐州府辖合肥、六安、庐江等地,因此可见此章为清代位于三坊庙的“经堂书坊”所刻。这三坊庙巷曾经就连着后大街。
清朝末年,一位江西人在后大街上开办了“大启堂”书店,当时有两间门面,但在1919年前后,因为经营不善,店主便将书店转让给吴少良,改名为“大智堂”。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将“大智堂”改名为“大智书局”,以经营文具为主,兼营少量图书。
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成员范章甫由外地回到合肥,同兄弟四人,在后大街上租了两间门面,开设“泰记书社”,为了与“大启堂”书店竞争,兄弟们又在该店对门增开了“大酉堂”。不久后,范氏兄弟翻盖了四间门面,将“泰记书社”合并到“大酉堂”,当时前场营业,后场装订图书兼作库房。图书主要来源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到了1931年时因为入不敷出而停业。
1937年春,谢虎门、孙啸宇合伙于城区范巷口开设大众书局,主要经营《四书》、《五经》、旧小说、武侠小说及课本等,解放后转营医药。所余图书转给谢虎门的弟弟在后大街上开设的开明书店。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西人肖林(军医)随广西部队来合肥,与他人合伙在今后大街上开设了“二间书屋”,有门面房两间,经年余停业。
1946年,卢林轩、张建生、赵荣华三人于今安庆路91号址合伙兴办“三友书店”,先是租书,第二年开始兼营图书。合肥解放后,逐步转为经营文具。
手记
说起安庆路,大家都会想起那琳琅满目的商店,因为有城隍庙坐落其间,为它增添了许多人气。安庆路这个名字起得很普通,作为一条历史深厚的街道,在名称上缺少了老合肥的气质。但也因此,埋下了许多被当下年轻的人们忽视的往事,再挖掘出来,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过去在一次采访中,在解放前后就居住在此的老居民们,说起后大街来,口中立刻会蹦出来一个个家族的名字,这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禁让人幻想出其中有许多故事。老街坊们彼此熟识,像是回忆共同的老朋友一般,所以外人如我一句也插不进去。他们中有人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后代,还记得家中大宅里的长工们,他们组成了“长枪队”,一面保家护院,一面下乡收租;有人能清晰地说出杨振宁家的人员关系,或是奶奶或是婶婶,这关系绕得你头昏但他们却在述说中自得其乐;有人还记得某位大地主把一位生了重病的农民救回家中并让其当上了家里的长工的故事。
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后大街早已是物非人非,相比今日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安庆路,往日那细窄的石板路、深深的宅院,倒是让人更为向往。当年后大街上的大家族,也早已散落在不同的地方。那时的人情关系、街道模样,只留下给后人去想象的空间。采访中,从老街坊们口中听来的都是温情脉脉的一面,比如喜欢接济穷人的富商,比如给摊贩送饭的商铺老板,比如救助将死之人的大地主,因此,我们也更愿意把这些美好的情感记录下来,老合肥的气质,正是在这几条前大街、后大街、北门大街,那些小街小巷里体现出来。 文/安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