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645|回复: 42

[综合其它] 楼,不在高,有仙则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21: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皖A_季风 于 2013-1-27 16:25 编辑


这“新华书店”四个字,对现在的人来说,想必十分亲切吧。
“新华书店”1937年诞生于延安,1939年中共中央成立出版发行部,毛泽东同志题写了“新华书店”店招。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重新题写了“新华书店”店招,1948年以后成立的全国各级新华书店均使用毛泽东同志第二次题写的店招。
合肥,最早的新华书店,貌似应该是在老十字街的西南角,后来在范巷口的西北角盖起了新华书店大楼,以后陆陆续续全市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大小新华书店,是众多爱书之人的天堂。
随着城市的建设,很多书店消失了,就连鼎鼎大名的四牌楼新华书店,都在拆迁的瓦砾灰尘中消失鸟,呜呼。
今天中午,利用吃饭时间,去长江中路段遛了个弯,有收获,新华书店,回来了,心中窃喜,外观不错,拍了几张相片。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1: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教书店,改名为新华书店,估计一段时间,合肥人可能还不适应。
在老合肥心中,只要说去新华书店,人们通常是认为四牌楼的新华书店,而三孝口这里是科教书店。

这是1985年,三孝口科教书店开业的相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1: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早几年的相片,相比之下,今天的外观,好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1: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科教书店这一块可是书味很浓厚的呢,如今,唉,大大小小的书店在网络冲击下苟延残喘了。不过有天周末一大早去图书城买书,发现不少老老小小的都在门口等着开门,嗯,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1: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哈哈,楼主好细心,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1: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完贴,才发现原来还有图片,呵呵。不过这新外观,怎么感觉日系味道那么浓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1: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还么搞好,二楼的脚手架么拆完,等装修完毕开业时,再去拍几张。
老楼,花点心思,改造一下,不是蛮好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上几张花园宾馆地段的图片,真的要拆了,里面有几栋老楼要消失鸟,可惜哇。








后面的那一栋楼,已经在拆迁了


处处都是“拆”


再回望一眼吧,
说明一下,本花园宾馆大楼,没见刷“拆”字,难道要保留做裙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几张相片,么舍得上,压箱底,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tn137


    有味道多了!改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段文字
后大街,老合肥的气质
新中国成立前,合肥后大街与前大街一样,都很窄,窄得只能容下一辆独轮车经过。那时后大街要比前大街繁华得多。随着时间流逝,城市变迁,后大街变成了今天的安庆路,一条样貌秀丽、商业繁华的道路。只是后大街的往事,极少人知道。
························
书店云集
    后大街上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书店。说起清末民初合肥的书店,主要都集中在后大街上,这让那个年代的合肥城,有了一些人文气息。
    一位网友收藏了一部清末宝善书局版的《幼学琼林》,在末页盖了朱红印章二个,一为天官赐福肖形印,另一为竖长形章,这竖长形章的上栏分格横刻的是“庐州/三坊庙”,下栏竖排“味经堂书坊”五字。因为在清代时,庐州府辖合肥、六安、庐江等地,因此可见此章为清代位于三坊庙的“经堂书坊”所刻。这三坊庙巷曾经就连着后大街。
    清朝末年,一位江西人在后大街上开办了“大启堂”书店,当时有两间门面,但在1919年前后,因为经营不善,店主便将书店转让给吴少良,改名为“大智堂”。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将“大智堂”改名为“大智书局”,以经营文具为主,兼营少量图书。
    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成员范章甫由外地回到合肥,同兄弟四人,在后大街上租了两间门面,开设“泰记书社”,为了与“大启堂”书店竞争,兄弟们又在该店对门增开了“大酉堂”。不久后,范氏兄弟翻盖了四间门面,将“泰记书社”合并到“大酉堂”,当时前场营业,后场装订图书兼作库房。图书主要来源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到了1931年时因为入不敷出而停业。
    1937年春,谢虎门、孙啸宇合伙于城区范巷口开设大众书局,主要经营《四书》、《五经》、旧小说、武侠小说及课本等,解放后转营医药。所余图书转给谢虎门的弟弟在后大街上开设的开明书店。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西人肖林(军医)随广西部队来合肥,与他人合伙在今后大街上开设了“二间书屋”,有门面房两间,经年余停业。
    1946年,卢林轩、张建生、赵荣华三人于今安庆路91号址合伙兴办“三友书店”,先是租书,第二年开始兼营图书。合肥解放后,逐步转为经营文具。
    手记
    说起安庆路,大家都会想起那琳琅满目的商店,因为有城隍庙坐落其间,为它增添了许多人气。安庆路这个名字起得很普通,作为一条历史深厚的街道,在名称上缺少了老合肥的气质。但也因此,埋下了许多被当下年轻的人们忽视的往事,再挖掘出来,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过去在一次采访中,在解放前后就居住在此的老居民们,说起后大街来,口中立刻会蹦出来一个个家族的名字,这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禁让人幻想出其中有许多故事。老街坊们彼此熟识,像是回忆共同的老朋友一般,所以外人如我一句也插不进去。他们中有人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后代,还记得家中大宅里的长工们,他们组成了“长枪队”,一面保家护院,一面下乡收租;有人能清晰地说出杨振宁家的人员关系,或是奶奶或是婶婶,这关系绕得你头昏但他们却在述说中自得其乐;有人还记得某位大地主把一位生了重病的农民救回家中并让其当上了家里的长工的故事。
    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后大街早已是物非人非,相比今日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安庆路,往日那细窄的石板路、深深的宅院,倒是让人更为向往。当年后大街上的大家族,也早已散落在不同的地方。那时的人情关系、街道模样,只留下给后人去想象的空间。采访中,从老街坊们口中听来的都是温情脉脉的一面,比如喜欢接济穷人的富商,比如给摊贩送饭的商铺老板,比如救助将死之人的大地主,因此,我们也更愿意把这些美好的情感记录下来,老合肥的气质,正是在这几条前大街、后大街、北门大街,那些小街小巷里体现出来。  文/安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上个图
图中,红色的,是今天的“三坊庙巷”,其实绿色的,才是当年的“三坊庙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教书店改成这玩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造的不错!天桥最好也整一下,带个顶棚什么的,现在的好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庆路曾经是合肥最繁华的一条路,在步行街兴起之前,当然现在也不差,就是需要修缮打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6 14:40 , Processed in 0.05205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