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服务业投资增长20%;工商登记注册外资和实际到账外资分别完成14亿美元和10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4%以上。基本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超过90分。
(一)众志成城推进转型升级,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瞄准轨道交通、LED、先进碳材料等行业,倾斜政策和要素,加快组织实施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着力攻克和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全力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列入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推进工业设计、信息产业发展,健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全面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努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年内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按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体验为主导的旅游格局,年内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30亿元。扶持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文化龙头企业,形成优势板块,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年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全力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万亩,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抓住技术改造和品牌培育等关键环节,向传统产业植入高新技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纺织、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年内升级企业突破100家。以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为契机,加快主辅业分离,做专、做精、做特优势产业。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业改造提升,完善花园街、定安路等商圈的布局与功能,加快推进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等综合体建设,促进武进购物中心、富克斯流行广场等商贸项目提档升级,年内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亿元,亿元市场成交额达到1000亿元。
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稳增长的基础和支撑,也是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将把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作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制订落实针对实体经济的各项扶持政策,组织企业加强管理、自主创新、加快转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围绕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激发各类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引导扶持新誉集团、恒立油缸等企业设立产业园区,集聚上下游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壮大企业集团,年内新增工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超百亿元企业1家,加速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规模优势明显、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地标企业。加强对重点企业、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新增长点企业的跟踪服务,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大企业品牌的建设力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年内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只、省名牌产品5只,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继续保持在全省县区中的品牌领先地位。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引导、申报、服务力度,年内新增上市企业3-5家。
(二)一以贯之加快创新驱动,全面增强发展源动力
加快项目建设。紧紧抓住国家chutai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机遇,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重点抓好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省、市、区重点项目,确保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550亿元以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升项目的投入质量,提高服务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比重,年内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40%,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达到35%和50%。进一步充实重点项目储备库,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强的项目,确保重点项目储备库投资总规模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破解瓶颈制约,为项目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加强科技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700亿元,专利授权超过 5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研发机构,年内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建成孵化器、加速器面积40万平方米,新增“三站三中心”20家,在全省率先实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加快推进四大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引导园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年内园区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企业研发总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4%以上。大力实施“武进英才”计划,着力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年内新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00个,新增高层次人才1000名。
(三)抢抓机遇做强功能载体,全面增强平台承载力
全力办好花博会。按照“引领未来、超越期待”的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紧张快干,全面推进主展区建设攻坚、辅展区建设提升、室外展园建设突击“三大行动”,确保主展区主副场馆在6月底竣工布展、“一场五园”辅展区、主展区室外展园在8月底试运行。加快推进“迎接花博盛会,提升城乡环境”两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滨湖地区的环境整治,完善花博会周边的功能配套,深化主干道路和重点区域的管理提升,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扩展城市功能,努力展现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清洁有序的城乡新貌。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实现以花为媒、以花兴城、以花富民。全面落实展会布展、市场开发、运营管理、交通保障、安全保卫、服务接待、宣传推介等重点工作,确保9月28日第八届花博会隆重举办,花博会开闭幕式、高层次花卉产业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顺利举行,全力奉献一届精彩纷呈的花博盛宴。
全力做强高新区。抓住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的契机,瞄准2014年创成全国生态工业示范区、2015年跻身“全省十强”的奋斗目标,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以园区国际化为方向,加快“二次创业”步伐,进一步增强集聚、服务、创新功能,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坚持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并重、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并举,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龙头型企业,培育壮大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半导体照明等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加速与前黄镇的一体化发展,推进出口加工区、城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平台建设,完善载体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机制体制创新,深化目标管控和绩效考核,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国家级高新区。
全力打造科技产业园。围绕“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发展定位,深化园区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片区融合发展。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围绕以石墨烯为突破、碳纤维为先导的新材料产业,加快集聚各类高成长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全面推进5.5平方公里科技产业园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努力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在产业上形成规模、在发展上占据优势。充分利用滨湖资源,全面完善功能设施,加快推进西太湖总部经济商务区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大力引进金融、研发等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有机整合。积极推进中以科技园、石墨烯科技产业园、西太湖国际智慧园、千人计划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加快将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打造成代表常州名片的“东方碳谷”、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新城”、汇聚国际一流人才的“智慧家园”。
全力做优旅游区。积极把握旅游业转型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花博效应,整合挖掘旅游资源,实现淹城、太湖湾、花博园等“一古一今一生态”景区的联动发展。以淹城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推进宝林文化园、春秋主题酒店等配套项目建设,加强淹城遗址的保护利用,提升春秋乐园旅游品质,做足“小淹城、大春秋”文章。依托太湖山水资源,加快环太湖景观道路建设,继续实施环球动漫嬉戏海、嬉戏谷皇冠大酒店、云中部落度假村等嬉戏谷二期工程,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努力把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建成特色品牌度假区。提前谋划花博园区的后续改造,加快推进花博园旅游规划和策划,确保花博园的永续利用。
(四)全力以赴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增强地区影响力
加快推进基础建设。围绕“15·30·60”目标,启动实施青洋路南延、武进大道东延、环湖西路扩建等快速道路工程,积极推进环湖东路等交通道路建设,加快形成立体式、网格状、快速化的现代城市交通新格局。全力推进锡溧漕河二期、常溧线航道整治等省、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建设农路20公里、改造农桥30座,创建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120公里。组织实施永安河综合整治、新沟河拓浚工程,推进圩堤达标工程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进一步加强供水、供气保障,年内滆湖应急备用水源扩建工程试水运营,新增天然气用户2万户。加快重点电网工程建设,推进热电联产新建项目,增加可供电源和热源,保障全区能源供应。
加快提升城区形象。坚持规划引领,深化高新产业发展、市政管线布局等专业规划,为产业转型、城市建设指引方向。继续完善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拆迁安置,年内完成拆迁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安置房建设,年内聚湖雅苑竣工交付,长河花园一期主体完工。全面推进花园街片区改造提升,确保9月底前花园街北延工程建成通车,虹西路、广电东路等加快建设,有效提升区域环境。深入推进旧城改造和老小区整治,逐步完善城区配套功能,年内新城帝景酒店等功能项目主体竣工,25万平方米老小区得到提升。大力推进城区道路、街头景观改造,全面提高绿化、彩化、亮化水平,明显改善城区面貌。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努力实现精细化、长效化、智慧化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
(五)始终不渝改善民生福祉,全面增强社会凝聚力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和“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增量扩容、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四项工程,加强流动人员自办学校的管理和整顿;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殷村职教园区建设;加快实施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省奔中新校区等教育基础设施工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进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速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工程,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全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1.7人,创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国家级示范区。突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实施文艺精品和人才兴业战略,继续开展好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快推进环太湖艺术城等项目建设。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继续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确保新曲棍球基地和武进游泳馆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全力办好第三届区运动会,拓宽体育与旅游、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互动发展道路。继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注重国防后备力量质量提升,积极推进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建设。全面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扎实做好对口援建,加快推动外事、侨台、档案、机关事务、民族宗教、邮政通信、红十字、妇女儿童、防震减灾、保密、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